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简述750 k V烟墩变电站SF6罐式断路器绝缘放电缺陷检测情况,介绍了针对750 k V超高压SF6罐式断路器超声波和特高频局部放电缺陷的检测流程和定位方法,深入分析该断路器内部放电特征并进行放电原因分析。设备解体结果表明,通过采用超声波和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可以实现SF6罐式断路器内部放电缺陷的诊断和定位。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LW56-550/Y型落地罐式SF6断路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SF6罐式断路器的现场安装调试中密度继电器、SF6气体湿度测量及检漏、断路器操作试验方法、套管安装步骤、交接试验的技术要求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对断路器的设计和运行维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吉林省电网近几年发生的几起500kV罐式断路器的断流事故、盆式绝缘子闪络事故、SF6气体泄漏故障,通过分析3起典型500kV罐式断路器事故原因,发现相应存在主导电回路不通、盆式绝缘子的表面有一条放电沟道、盆式绝缘子两侧密封圈处严重渗水现象,提出应加强罐式断路器的超高频或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以及气体压力表数值变化的运行巡视工作,定期进行SF6气体泄漏检测,及时发现气体泄漏情况,尽早采取补气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提升断路器设备的运维检修水平,介绍超声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在SF_6罐式断路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完善途径。通过一例SF_6罐式断路器内部螺栓松动缺陷产生放电信号的案例,介绍该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具体应用。案例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可正确获取、分析异常信号,有效识别了运行中断路器的潜在缺陷,为专业人员及时消除隐患提供了可能。最后提出了超声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在SF6罐式断路器故障诊断中应用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SF_6高压断路器故障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介绍了高压断路器内绝缘介质——SF6气体的分解,详细说明了现行较先进的高压断路器特高频法及超声法局部放电技术。同时也引入了SF6纯度分析方法及其中微量水分的检测方法,介绍了交接时SF6气体的控制指标。引入一运行断路器,对其进行缺陷分析诊断,利用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分析判断高压断路器的缺陷。对SF6纯度分析提出了一些见解,为今后运行SF6气体的控制指标、特高频法、超声法局部放电技术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750kV GIS隔离开关内部局放检测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述兰州东变750kV GIS 75221 A相隔离开关局放发生情况,简介GIS超声局放测试系统原理和测试流程,比较GIS设备局放测试的超声法和传统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联系,深入分析75221 A相内部局部放电特征,以诊断放电类型并进行放电定位原因分析。结果表明,AIA型超声局放仪适用于已经投运的GIS设备、SF6罐式断路器等设备的局放带电检测和短期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能满足SF_6罐式断路器和全封闭组合电器要求的SF6气固介质断路器电容器(以下简称气固电容器)。十种元件试品的局部放电特性,工频、雷电和操作冲击耐电强度,电容、tgδ和绝缘电阻特性,耐受短路放电和长期过电压作用的能力等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发展气固电容器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8.
《高压电器》2016,(1):198-203
为掌握750 k V SF6罐式断路器出现闪络故障的原因和积累故障分析经验,针对新疆哈密750 k V变电站一起750 k V SF6罐式断路器故障,通过设备故障现场勘查、返厂解体、元件试验检测、产品质量溯源等手段,深入分析了故障元件的电气特性,寻找到该断路器发生故障的内因,确认该断路器是由于断口并联电容器介质损耗偏大引起的电容器爆炸,进而导致断路器断口击穿,最终演变成对地闪络,从而为今后750 k V断路器的故障查找和运维保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GIS超声局放技术是带电测试GIS设备局放的试验方法之一,通过对缺陷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判断故障点位置和故障性质,提高GIS设备的故障诊断水平,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介绍了超声波局部放电带电测试的原理、方法、典型图谱及判断依据,通过辅助检测手段和图谱诊断,分析了某220 k V罐式SF6断路器超声局放异常的原因,并通过解体检查确认了故障点位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内部局部放电缺陷的综合诊断方法(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SF6分解物测试),通过工作中大量实践对几种方法的性能做了对比与探讨。以现场一起故障的定位和分析为例,提出了SF6分解物测试和其他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佐证,提高检测准确性。最后对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深入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李强 《青海电力》2004,23(4):31-33
SF6罐式断路器是户外三相交流高压电器设备,也是电力系统的控制和保护电器,文章就近年来发生在青海电网中的SF6罐式断路器在运行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诸如CT受潮、SF6气体泄漏、异音震动等事故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为今后各供电企业做好SF6罐式断路器的运行、检修、维护工作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GIS组合电器的日常局部放电现场巡检以超高频法和超声波法为主,而随着GIS电缆终端的应用,利用脉冲电流法对电缆终端局部放电巡检的方式可有效发现GIS故障,在手段上对GIS巡检是一个良好的补充。针对天津电网220 kV某变电站带电检测发现的某线GIS电缆终端局部放电异常信号,给出了异常设备概况和局部放电发展过程。利用超高频、超声法和SF6气体分解产物进行了复测,并用超声波法对放电源位置进行了定位,确定GIS侧断路器位置存在局部放电。对GIS解体情况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通过GIS电缆终端的局放检测发现GIS缺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330kV罐式断路器中六氟化硫气体湿度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330kV罐式断路器中六氟化硫(SF6)气体湿度测量的意义、原理和系统。对11台330kV罐式断路器进行了湿度测量 ,发现环境温度对SF6 气体湿度有显著影响。环境温度升高时 ,SF6气体湿度升高。通过理论分析 ,认为吸附作用是导致SF6 气体湿度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李建基 《电气时代》2006,(10):128-129
自主研发成功800kV双断口和550kV单断口SF6断路器西开电气自主开发的800kV高压SF6(双断口)罐式断路器和550kVSF6(单断口)罐式断路器,被评为2005年高压开关行业十件大事之一。该公司生产的高压SF6断路器,电压等级从126~800kV,额定电流至4000A,短路开断电流800kV断路器达到50kA,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带电检测技术的成熟应用,可以便捷地对一次设备内部闪络、部件松动等潜伏性故障实现确认和定位。综合利用超声局放和SF6气体分解物检测,对一起220kV罐式断路器内部部件松动故障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通过解体检查进行验证。研究表明,超声局放和SF6气体分解物联合检测简便易行,可广泛应用于GIS、罐式断路器设备的带电巡检和故障设备跟踪测试。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2日,陕西省电力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对陕西电科院(原西北电研院)的《SF6气体湿度与环境温度间关系研究》科研项目进行了技术验收。验收委员会听取了各项报告后,经讨论认为:该项目提出的罐式断路器的温-湿特性曲线居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由电科院的王宏、朱跃、李久红、朱红梅、单玉涛,省公司薛军和外协人员共同完成。它介绍了SF6气体中水分的来源及危害,指出对SF6电器设备中气体湿度进行测量和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证明了环境温度对SF6气体中湿度有显著影响,说明了对SF6气体的湿度进行温度校正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有关SF6气体湿度的校正方法。课题组详细对比分析了目前现场测量常用的几种SF6气体中湿度的测量方法及优缺点,研究了湿度测试仪示值受环境温度影响的问题。通过实验模拟330 kV SF6罐式断路器装置,研究了SF6气体压力、断路器罐体大小、20℃时SF6气体中起始湿度和断路器内主要的几  相似文献   

17.
对500 kV罐式断路器存在的SF6气体泄漏问题,查找了泄漏原因,确认是由断路器传动机构室端盖铸造存在开口性缺陷并通过相关试验得到了验证;另一台500 kV罐式断路器运行时由于盆式绝缘子放电引起跳闸,经返厂解体检查,确认了安装工艺控制不到位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孟可风  张志胜  张仲秋 《青海电力》2006,25(4):11-12,60
通过前期对330 kV SF6开关设备运行情况的评估分析,结合大修,填补了青海省电力系统对330 kV高压开关设备的大修空白,积累了SF6罐式断路器现场解体检修经验,对青海省电力公司系统中运行的罐式开关性能状况的分析、判断提供了参考依据,为青海省电力公司系统下一步的SF6开关大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特高频、超声波及SF6气体成分分析等GIS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的原理、现场应用及主要优缺点。对不同的定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目前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现场应用的发展趋势。认为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及智能化带电检测是后续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发展的重点及难点。  相似文献   

20.
李琼 《电气制造》2013,(3):62-63
分析了断路器内部异物来源途径及其控制方法,从断路器的制造工艺、装配工艺和现场安装三个方面论述防止断路器内部异物的方法,并且总结了优化改进设计结构及工艺方法后的罐式断路器现场运行的可靠性。GCB及GIS用断路器现场放电事故,多数原因都属于内部金属微粒所致,通过分析断路器放电原因,对于双断口罐式断路器,金属微粒主要在灭弧室两端屏蔽罩处及中部传动框架处。微粒掉落到断口处罐内壁上,导致灭弧室屏蔽(灭弧室与接地外壳最小绝缘距离处)对接地外壳内壁放电。尽管改进型的断路器已经从结构上采用了粒子捕捉陷阱,但是,由于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