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晟 《重庆钢研》1995,(20):21-30
D542钢是我所研制的一种无钨低合金高速钢。它在平衡状态下不发生共晶反应,是一种过共析高速钢,本文用TEM研究了D542钢铸态,退火态和回火态的碳化物。结果和分析表明:D542钢铸态中碳化物类型主要是M7C3,M3C,M23C6等,没有发现莱氏体高速钢中共晶碳化物的主要类型M6C0。该钢二次硬化的主要特殊碳化物同M2C型碳化物。  相似文献   

2.
钴基高温合金DZ40M高温高周疲劳过程中碳化物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DZ40M合金900℃高周疲劳过程中碳化物的行为,在900℃疲劳试验过程中,DZ40M合金中初生碳化物M7C3和MC发生溶解,同时,沉淀析出大量细小的二次碳化物M23C6,它与其他具有立方取向关系。M23C6相钉扎位错及亚晶界,强化合金基体,提高形变抗力。初生碳化物发生了断裂,降低了疲劳断裂抗力。DZ40M合金表面发生了严重的氧化,优先氧化的碳化物是疲劳裂纹源。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电炉工艺和电渣工艺生产的8Cr20Si2Ni钢中碳化物类型、形貌、分布循环及其室温性能随温度的变化。在PhilipsC同2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1050℃加热时,晶内块状和粒状M23C6数量最多,尺寸最大,冷却时原奥低体晶界块状M23C6之间还析出少量精细颗粒和薄片M7C3;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块状M23C6数量减少,粒状M23C6,精细颗粒和薄片枝晶M7C2的数量增多,在大于1150℃加热和加  相似文献   

4.
巴征馨 《四川冶金》1994,16(4):96-100
本文采用了物理化学相分析的方法研究比较了1Cr12Mo钢在不同淬火介质,不同回火温度的热处理制度下,析出相的类型、数量、组成和颗粒度。1Cr12Mo钢在试验的热处理制度后均析出M23C6型碳化物,数量基本相同,分子组成相同,颗粒度不同。淬火温度相同,介质为空冷比油冷的碳化物颗粒度小。淬火温度、介质及回火介质相同,回火温度低的碳化物颗粒度小。  相似文献   

5.
李玉清  顾兆丰 《特殊钢》1993,14(5):19-23
合金晶界和晶内的主要存在相为粒状和小块状M6C和MC型碳化物及都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的尺寸约为88nm的球形γ′相。测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发现M6C大都为A3B3C,MC中含有较高的钛,M6C中含有较高的钼,γ′中钛含量较低,但含有一定的钨量。合金的高温强化机制为:γ′相周围的较高应力声对位错运动的阻碍和γ′的较高反相畴界能使超点阵位错难于切割通过;数量较多的M6C和MC的有效高温强化。  相似文献   

6.
合金元素影响高速钢中MC碳化物析出温度的热力学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速钢中初生MC碳化物从液相中的析出温度是决定初生MC碳化物尺寸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冶金热力学估算了合金元素Si、Al、W、Mo等对初生MC碳化物析出温度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结果表明,Si和Al提高通用高速钢中MC碳化物的析出温度,而W、Mo等对MC碳化物析出温度影响不大。理论估算和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M2高速钢共晶碳化物的分布,本文利用小凝固试样变质的方法研究了Ti,N和Mg对M2高速钢凝固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Ti或Ti-N后,共晶碳化物形态和分布有很大改善,而加入Ti-N后对凝固组织有轻微的细化作用,但只添加Ti不补碳时,钢的淬火硬度和回火硬度均下降;加入适量的Mg可以使片状的M2C型共晶碳化物转为鱼骨状的M6C型共晶碳化物,使其分布有所改善,Ti和Mg复合加入可以明  相似文献   

8.
氮、铌和稀土微合金化的25-12铸钢的显微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晓玲  罗承萍  陈和兴 《钢铁》1999,34(11):55-58
研究了经氮,铌和稀土微合金化的25-12奥氏体耐热铸钢的显微组织。淬火时效组织由树枝状初晶奥氏体基体及分布于枝晶间的M23C6碳化物组成;锅炉燃煤喷嘴的烧嘴区显微组织中含有M23C6碳化物、富含稀土元素(RE)的氮碳化物ε-(Cr,Fe)2(N,C)和σ相。  相似文献   

9.
张芳 《中国锰业》1996,14(1):56-58
锰和炼钢工业历史的发展(上接1995年第6期)6锰对钢的特性的影响锰原子半径,与铁原子半径相接近,相反地其熔点较铁熔点(1536℃)要低,约为1244℃,它与碳能生成5种不同形式的碳化物;主要碳化物Mn3C与Fe3C能生成一系列连续的固熔体,由于这个...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在锻造过程中不同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对Rene′41合金组织和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ene′41合金的锻造温度过高和锻压比低时,锻造过程中容易在晶界形成二次MC型薄膜状碳化物,影响后序的变形工艺;锻造时的过热也使合金在随后的时效过程中,在粗大晶粒上形成连续的M23C6型碳化物薄膜。晶界薄膜相严重影响Rene′41合金的持久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