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某钢铁企业为例,分析了钢铁企业余热余能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影响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措施,通过回收低品质余热替代采暖蒸汽、增加发电用户消化富余蒸汽、关停及优化洗浴分散用户、新建燃气-蒸汽高效发电系统等,实施后可以做到区域供热平衡,减少蒸汽消耗,提高余热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济钢利用低品质热源供暖,利用余热蒸汽发电。发电低品质热源主要集中在6#、7#焦炉初冷器区域和3座1750m3高炉的冲渣水、冷却壁循环水系统,余热蒸汽主要为新东区济钢1#~3#120t转炉汽化冷却、1700薄板加热炉汽化冷却、中厚板加热炉汽化冷却产生的约98t/h饱和蒸汽。低品质热源的回收利用,保证了宿舍区的采暖,余热蒸汽年发电45900MW·h。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目前国内钢铁企业余热蒸汽的利用方式,分析钢铁企业蒸汽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钢铁企业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建设提出建议。提出随着钢铁企业余热蒸汽回收量的增加,应该大力发展蒸汽制冷、余热蒸汽发电等技术。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大型铅冶炼企业的工艺特点及余热蒸汽现状,采用饱和蒸汽余热发电技术回收富余蒸汽余热,介绍了中压饱和蒸汽余热发电系统的组成、主要设备、技术特点。重点研究了纯凝工况下进汽量对汽轮机发电功率及汽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蒸汽发电系统适应余热蒸汽波动的能力较强,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钢铁企业用电自给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采用高炉-转炉长流程钢铁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余热余能资源,具有巨大的回收利用潜力。系统分析了典型钢铁流程的能量流和具备回收利用价值的主要余热余能资源情况,提出了采用当前先进的工艺技术进行回收发电。通过建立分布式电站,使得钢铁企业余热余能就近回收、就近输送、就近使用,从而实现钢铁企业用电基本自给。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一个年产1 000万t规模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采用分布式发电方式回收该钢铁生产流程的余热余能资源,其发电量可达到41.95亿kW.h,折合吨钢419.5 kW.h。钢铁企业通过余热余能回收发电完全可以做到用电基本自给,甚至完全自给,乃至外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某公司为例,遵循匹配用能和能量梯级利用原则,详细介绍了铜冶炼各工序余热回收利用方式,获得的过热蒸汽进入余热发电系统发电将蒸汽热能转换为电能使用,为避免因冶炼系统工艺作业变化导致进入汽轮机发电的蒸汽品位变化,在汽轮机前增设了蓄热装置,通过以上余热的三级叠加利用发电,吨蒸汽发电量达到200 kW·h/t蒸汽。  相似文献   

7.
采用双压饱和蒸汽发电系统,可解决烧结余热发电系统中热源不稳定的问题.本文以某厂520m2烧结机环冷余热发电系统为例,就双压饱和蒸汽发电系统的压力选择对其余热利用率和发电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烧结余热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钢铁企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余热,主要有高炉、转炉、电炉及其他冶炼炉高温烟气;烧结、焦化过程中的余热;各种加热锅炉供生产后的多余热量;自备蒸汽动力发电机组发电后的背压蒸汽等。这部分能源一般以废气、产品余热形式等排放,占企业全部生产能耗的60%。鉴于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这部分资源越来越受到钢企的重视,利用锅炉转化为蒸汽利用,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利益。当前余热蒸汽的利用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类:(1)生产自用蒸汽回收用于VD炉、VOD炉、RH炉等冶炼炉自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八钢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系统采用了新型环冷机密封技术,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控制参数,烧结余热回收系统的蒸汽回收效率和发电量大幅提升,取得了较好效果。对环冷机密封改善前后的烧结余热回收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天铁炼钢厂转炉汽化冷却系统回收的饱和蒸汽因其品位低而难以充分利用。通过对炼钢转炉汽化冷却系统回收蒸汽用于发电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和论证,对转炉汽化冷却系统蒸汽系统进行工艺优化和改进,应用回收蒸汽发电关键技术,成功地实现了饱和蒸汽的完全回收并转化为高品质电能,避免了蒸汽放散,节约了电能。  相似文献   

11.
张钢有效回收烧结工序产生的烟气余热、炼钢转炉产生的高压蒸汽和轧钢加热炉产生的低压蒸汽用于发电,改善了张钢余热余能过剩且得不到利用的局面,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年发电量3758.4万kW.h,实现经济效益1879.2万元。  相似文献   

12.
在钢铁企业烧结工序中,环冷机在冷却烧结矿的同时,也将会产生大量的高品位余热余能.凌钢将320m2烧结环冷机一段、二段高温废气余热回收,产生过热蒸汽和饱和蒸汽,用于蒸汽发电和蒸汽管网用汽,回收三段废气余热作为解冻库的热源,用于冬季对冻结物料的解冻.环冷机余热回收对凌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烧结余热竖罐式回收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烧结矿余热回收方式,其技术关键在于烧结矿的取热技术和能量转换技术。以空气闭式循环为取热方式,以CO_2跨临界循环和R123有机朗肯循环为能量转换方式,创新地构建烧结竖罐余热复合循环发电系统,并确定工艺流程中各个节点的热工参数。此外,从发电量和■效率等方面,探究循环工质的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吨矿发电量为43.03 kW·h,■效率为55.66%;同时,适当提高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可以提高系统吨矿发电量和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钢铁企业余热资源高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毅  史德明 《钢铁》2011,46(10):88-93,98
钢铁工业是能耗大户,采取措施充分提高企业的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了钢铁企业余热资源分布及回收利用方式,结合马钢在烧结余热回收、转炉汽化蒸汽发电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提出了钢铁企业发挥能源转换功能、高效利用余热资源技术的前期研究结果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莱钢炼铁厂通过分析480 m2烧结系统流程可控因子,治理余热系统汽、水、油设备跑冒滴漏,完善余热发电系统控制程序,制定余热发电系统操作法,统一4个班操作,提升了烧结矿吨矿发电稳定性。通过试验分析、探测关键因子烟气温度、循环水温度最佳控制水平,优化控制区间,将烧结矿余热发电量西格玛水平提升至1.47,吨矿发电量提高到24(kW·h)/t以上。  相似文献   

16.
王毅  刘旭 《钢铁技术》2007,(2):52-54
针对钢铁厂转炉饱和蒸汽的有效利用,着重介绍了转炉余热锅炉饱和蒸汽用于发电的主要系统和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冶金企业各工序余热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包括烧结余热及干熄焦余热高效利用、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及饱和蒸汽发电技术等,建议大力发展余热回收系统集成系统及冶金渣有压热闷技术,扩大余热利用和余热资源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冶金》2008,18(6):53-56
炼钢转炉余热废气发电装置;转炉烟道余热饱和蒸汽发电方法及其系统设备;转炉废气的处理装置;一种焦化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转炉排烟除尘设施。  相似文献   

19.
吕子祥  王飞  房洪杰 《山东冶金》2010,32(3):19-20,26
为充分利用烧结废气余热,泰钢拟建立一套回收环冷机烟气余热进行蒸汽动力发电的系统。采用热风循环的方式,确定烟气设计参数、烟气流程和汽水流程,装机方案为1台BN4.5-1.57/0.35+QF-6-2/6.3kV补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和1台产22.5t/h、1.57MPa、320℃过热蒸汽的双压自除氧余热锅炉。分析认为,该项目发电量可达28800MW·h/a。  相似文献   

20.
济钢120烧结区域1#、2#余热锅炉因超期服役,蒸汽发生器烧损,蒸汽加热器下垂变形,改造在1#烟囱处配置蒸汽过热器、余热锅炉、水预热器各1台,2#烟囱处配置余热锅炉、水预热器各1台,3#烟囱处配置水预热器1台。改造后平均月回收热量由5.12×107J增加为7.64×107J,余热锅炉产汽量稳定,除满足烧结工艺消耗外,外供蒸汽量达5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