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华龙一号机组核电站内,上充泵设备故障影响核反应堆系统水位控制、化学控制等功能。为保障重要机械设备的长期健康状态运转,并综合考虑降低设备维保费用、提高电厂设备维保效率,提出结合设备技术层面的状态信息与技术管理工程师关注的后果信息,利用模糊多属性方法制定维修决策的理念,对设备检修行为、检修时机、检修间隔进行合理评估,可为同类电厂上充泵维修决策提供依据,也为其他重要设备检修策略的制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方建新 《华中电力》1999,12(1):53-55
从隔河岩电厂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对空压机,检修渗漏水泵等技术进行自动化改造的实例中,提出了改造过程中程序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肯定了利用PLC进行电厂的控制改造,是一种既节省投资又能极大提高设备可靠性,减少设备维修工作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厂设备状态评估及综合维修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目前国内外电厂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并根据国外现在比较先进的设备维修经验提出今后我国电厂设备的状态评估和综合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设备受损、人身伤亡,某核电站在GSY负荷开关改造中,需对原有"五防"闭锁系统进行改造;结合项目要求和电厂自身特点,确定了改造以钥匙闭锁为主、与设备电气联锁相结合的闭锁方式,分析了其设计原理、工作逻辑及应用情况;改造后的闭锁系统可以有效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运用RCM分析方法完成电厂关键的50多个系统分析后,对分析步骤中的系统功能故障、设备失效模式、设备关键度和维修任务逻辑树选择等实践过程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对目前电厂的系统设备可靠性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形成报告,用于指导设备工程师在电站投产后开展设备性能监测和预防性维修等项目的开发、筛选与PM工作有效性评价,同时也为系统工程师对不同系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供基础依据,为电站进入商运后全面的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文件体系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继电器逻辑保护系统硬件设备多,可靠性差,反应速度慢的弱点,沙岭子电厂对3号机1号小机保护系统进行了改造,保护功能由可编程序控制器完成。文章对小机保护系统改造前后的系统情况,保护设备,保护功能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并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主在电厂保护系统中的应用作了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设备管理系统的实施目的是提高电厂的设备可用率.缩短维修时间.降低维修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效益。通过CMS现状和实施过程的介绍.重点分析了该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需要提高之处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嵩屿电厂高压加热器的运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其疏水水位控制系统的改造方案与试验确定基准水位的方法,并对改造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力设备智能化的发展,对设备效能的分析有助于实现变电站的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和经济运行。文中在研究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的基础之上,对电力二次设备的效能进行评估。采用可用性、可信性和固有能力(ADC)效能评估方法,建立二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可用性、可信性和固有能力3个维度的量化模型。从板卡级别提取指标,建立二次设备固有能力指标体系,形成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效能评估模型,并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典型设备——合并单元,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张琨  林广银  尹珂珂 《中国电力》2000,33(11):93-95
介绍沙角电玫C厂从国外首次引进的Q4w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软件,阐述Q4w系统运行的网络平台和数据平台,通过Q4w系统的实施和完善,规范了电厂设备维修管理,缩短了任务流的传递周期,保证了电厂生产任务有序进行;提高了材料管理水平,使设备维修管理与材料管理之间建立了动态联系,为维修工作实行成本控制提供了手段;同时也为电厂信息管理建立了规范构架。  相似文献   

11.
提出基于可靠度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优化决策模型。首先,讨论计及检修策略的设备可靠度表达,并基于此对前瞻时间内设备可用度进行求解,从而在给定设备检修策略的前提下,对电网整体的故障风险和检修风险进行量化,最后,以电网总风险最小为目标,计及状态检修的约束条件,形成电网状态检修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IEEERTS79系统算例分析表明模型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定期维修费用较高且不能充分利用系统实时状态而动态调整维修策略的问题,在考虑设备运行状态和天气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集和可用度的光伏发电系统动态组合维护策略。首先,从设备功能相关性出发建立关联集,以关联集为单位进行维修决策,并通过改进的马尔可夫模型预测设备和关联集状态,计算其可用度。然后,在设备维修决策阶段,以维修成本最低和可用度最高为目标,通过引入方式因子结合设备状态类型确定维修时间及方式。在关联集维修策略优化阶段,依据设备之间经济结构相关性建立共同维修决策集,从而确定系统最佳维修策略。最后,以某光伏电站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节省系统维修总费用,提高系统可用度。  相似文献   

13.
谢楠  马吉 《宁夏电力》2021,(3):50-54
针对变电站直流电源屏中整流模块发生事故时检修时间长,影响变电站直流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设计出了一款便携式直流电源。该整流电源具有集成度高,携带方便,功率因数高,开关损耗小,输出电压可调,直流电压稳定等特点。可应用于变电站直流馈电屏中的充电模块抢修和变电站二次设备屏柜改造时作为临时电源。经实践验证,其便携式的特点代替了二次设备屏投运或改造时需向实验电源屏敷设临时电缆取电的工作,缩短了检修时间,提升了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14.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在现代电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实施该项技术,减少了电力设备的停电时间和运行操作以及检修费用,提高了设备的可用率。研究了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实施细节,对继电保护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作出了有益的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电网状态评估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继承  吴娟 《中国电力》2007,40(4):90-92
基于对电力设备技术参数、试验数据、负载、环境、外观、故障、缺陷等信息,运用设备、材料老化,其使用寿命随着投运年限的增长而减少的工程学原理,结合设备运行情况,综合分析可能影响设备运行状态的因素,最终得出量化数值(健康指数、使用寿命和故障率)来表征每台设备在当前和未来健康状况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实践表明,电网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有助于供电企业制订技术改造的优化方案,对各种投资方式下技术改造方案进行风险评价,为企业的正确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lmination of a 24000-man-hour effort to collect operational and maintenance data on 239 power generation, power distribution and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items, including gas turbine generators, diesel engine generators, switchgear assemblies, cables, boilers, piping, valves and chillers. This program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new technology” equipment, i.e., equipment installed after 1971, on availability. The central hypothesis was that this new equipment would exhibit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vailability, with corresponding decreases in required maintenance and the occurrence of failures.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on a variety of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facility types (including office buildings, hospitals, 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prisons, utilities,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schools, universities, and bank computer center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maintenance quality. Data collection guidelines and goals were established to ensure that sufficient operational and maintenance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statistically valid analysis  相似文献   

17.
详细介绍了设备管理五级责任体系的内涵与使用方法。五级责任体系的创新点就是从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维护、报废等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设备管理。五级责任体系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每级都有各自的设备管理任务,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可通过专业组技术攻关组来协调运行、维护、点检及技术支持体系的工作,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对同行有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郭征  刘志东  张平 《陕西电力》2007,35(12):79-82
详细介绍了设备管理五级责任体系的内涵与使用方法。五级责任体系的创新点就是从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维护、报废等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设备管理。五级责任体系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每级都有各自的设备管理任务.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可通过专业组技术攻关组来协调运行、维护、点检及技术支持体系的工作,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对同行有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钦  舒茂龙 《浙江电力》2012,31(7):45-47
宁海发电厂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后,热控系统逐渐暴露了一些重复性设备缺陷,有些就地设备日常维护也很困难,在机组首次检查性检修中对部分热控设备进行了技术优化改造,改造后的优化效果明显且便利了日常维护,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彭楠  邢希东 《发电设备》2012,26(2):122-124
针对目前火电厂燃料品质大多长期偏离设计煤种的状况,结合某电厂实际研究了火电厂掺烧劣质煤后锅炉运行存在的问题,并从配煤、辅机设备改造和锅炉运行维护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措施,以提高锅炉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