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特性黏度作为瓶级PET产品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聚酯产品的功能性,须进行严格控制。COOH不仅是PET产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同时对PET固相缩聚黏度有影响,因此研究COOH对PET固相缩聚黏度影响程度,对瓶级PET产品品质控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聚酯工业》2015,(6):24-26
针对废旧聚酯化学法回收主要经过醇解和再缩聚过程,采取在PET缩聚过程中加入着色剂的方法,通过测定每组产品切片的特性黏度、端羧基值、吸光度等指标,研究着色剂对PET再缩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在线黏度仪异常时黏度不易控制的问题,分析了终缩聚搅拌电流、熔体泵电流、熔体管道压力与产品黏度的关系,找出了3者与黏度的对应数据,使得在黏度仪异常时,可以通过终缩聚搅拌电流、熔体泵电流、熔体管道压力的变化趋势分析和控制,得到黏度平稳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聚酯工业》2017,(6):44-45
对预缩聚过滤器切换对终聚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提升预缩聚釜液位、延长过滤器填充时间、控制备用过滤器出口阀开启速度、预调终聚釜真空及进口搅拌器转速等手段,有效降低了预缩聚熔体过滤器切换对终聚黏度的影响,使过滤器切换后黏度波动由0.03~0.04 d L/g降至0.01 d L/g以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固相缩聚反应的工艺流程及瓶级PET切片的反应过程,从IPA和添加剂的用量,PET切片大小和形状,PET切片特性黏度,反应温度、结晶,氮气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固相缩聚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自主研发的功能性纳米TiO2母液中加入乙二醇,经稀释、离心和接地消除静电后,通过在线添加技术注入酯化釜后低聚物管线注射系统,经原位聚合制得全消光聚酯(PET)及纤维。与半消光PET及其他常规PET产品系列的制备工艺相比,全消光PET制备宜采用较低的反应温度,并通过调整终缩聚真空度来控制产品的黏度。与功能母粒添加法相比,原位聚合法制得的全消光PET产品及其纤维的质量更稳定,尤其是染色均匀性更好,产品优等品率提升5.6%。  相似文献   

7.
试验表明PET钛催化剂添加量与催化活性的关系基本为线性关系。钛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相较锑催化剂要高,钛催化剂在PET熔融聚合过程的活性很高,但在固相聚合过程中催化活性相对略低。缩聚温度、齐聚物COOH含量等因素对钛催化剂催化活性有较大影响。钛催化剂催化活性控制对PET黏度、色度等产品关键质量指标稳定控制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概括了影响PET反应均匀性的主要因素,指出PET生产中反应的均匀性是影响熔体品质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杜邦三釜PET装置及其工艺的特点,提出提高三釜PET装置反应的均匀性的对策,可以从合理分配各釜反应程度,以控制进入终聚釜的物料黏度;控制物料流量平稳,同时避免超负荷运行;控制终聚釜搅拌转速及终聚釜进、出口的液位等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9.
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酯化釜酯化度、预缩聚黏度、终聚釜的进口温度、真空度、停留时间、进出口搅拌器转速等因素的控制,做了一系列探讨,为保证生产稳定运行,得到黏度稳定的PBT产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氢氧化钠催化多聚甲醛与苯酚合成酚醛树脂。在氢氧化钠用量、水量恒定和加成工艺条件不变情况下,研究了缩聚温度、缩聚时间对产品黏度、固含量、拉伸强度及可发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缩聚温度相比,产品的黏度对缩聚时间敏感;与缩聚时间相比,产品的固含量对缩聚温度敏感,产品的拉伸强度对缩聚温度敏感;产品黏度和固含量综合影响泡沫的质量;红外光谱表明产品的分子结构含有酚醛树脂的特征官能团。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固相缩聚法在不同缩聚时间制备扩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对扩链PET的流变性能及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T粉末经过8 h的固相缩聚,特性黏度最佳为1.30 dL/g,此时扩链PET的流动性明显降低,熔体流动速率(MFR)由纯PET的81.3 g/10 min降至34.9 g/10 min。流变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随着固相缩聚时间的延长,扩链PET复数黏度呈现依次升高的趋势,并且与改性前的PET相比,剪切变稀现象更明显。同时,固相缩聚后PET的结晶能力变差,产物在降温过程中甚至难以形成明显的结晶峰,结晶度从30.7%降至3.6%。  相似文献   

12.
利用废弃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对国产二聚酸型聚酰胺(PA)进行改性,合成了满足热缩材料、电视机和汽车等领域使用要求的聚酰胺热熔胶。采用GPC、DSC、SEM等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分析了合成过程,考察了影响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将所得产品与改性前PA及进口同类产品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反应主要由酯-酰胺交换、醇解和缩聚三步构成;共混时间延长,温度升高,酯-酰胺交换程度加深,产品软化点升高;PET加量增加,产品软化点提高,超过20%时,体系相容性变差,产品呈脆性;缩聚时间越长,产品黏度越大,软化点越高。  相似文献   

13.
废弃PET聚酯/二聚酸聚酰胺共聚物的合成及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郢  蔡华兵  杨恩华  张寿军  高国生 《化工进展》2007,26(12):1779-1783
以010树脂、废弃PET聚酯和二元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满足国家通信行业标准要求的电缆热缩套管用聚酰胺热熔胶。采用FTIR、DSC、SEM等测试手段跟踪反应过程,对产物进行表征,推测了反应机理,研究了产品主要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反应为酯-酰胺交换、醇解和缩聚反应;共混时间越长,酯-酰胺交换程度越深,产品的软化点越高;醇的加量越多或缩聚时间越长,产品的黏度越大。  相似文献   

14.
《橡塑助剂信息》2005,(6):11-11
瑞士Clariant公司的CESA色母料一扩链添加剂色母料一可以增强压榨机的熔化强度、增加产量并降低加工聚酯树脂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日前这些产品已经得到美国FDA批准,可以用于食品相关包装领域。据称当用在像PET、可循环使用PET或再压榨低黏度缩聚物树脂生产过程中,CESA扩链添加剂产品能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5.
使用普通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接枝型反应挤出机和缩聚型反应挤出机研究了废旧聚酯瓶片的挤出反应情况和产品的特性黏度([η])变化。结果表明:使用普通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对废旧聚酯瓶片进行挤出时,产品的[η]均低于原料瓶片的[η]平均值;使用接枝型反应挤出机加工PET瓶片时,产物的[η]可达0.83dL/g;使用缩聚型反应挤出机加工PET瓶片时,挤出生产稳定,产品条韧性好,产物的[η]均在0.70~1.0dL/g之间,扩链剂用量较少,扩链效果最佳。通过DSC、WAXD分析表明,扩链后的PET产品与纯PET工业料相比,其热性能、晶型都没有改变,产品达到中空吹塑加工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PET终缩聚反应器轴封的工作原理和出现的问题。运用艾志公司的新技术,在线加装一套剖分V型圈,解决了终缩聚反应器轴与轴套密封处吸气的难题,确保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挤出机的选择对加工废旧聚酯瓶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普通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接枝型反应挤出机和缩聚型反应挤出机研究了废旧聚酯瓶片的挤出反应情况和产品的特性黏度([η])变化。结果表明:使用普通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对废旧聚酯瓶片进行挤出时,产品的[η]均低于原料瓶片的[η]平均值;使用接枝型反应挤出机加工PET瓶片时,产物的[η]可达0.83dL/g;使用缩聚型反应挤出机加工PET瓶片时,挤出生产稳定,产品条韧性好,产物的[η]均在0.70~1.0dL/g之间,扩链剂用量较少,扩链效果最佳。通过DSC、WXD分析表明,扩链后的PET产品与纯PET工业料相比,其热性能、晶型都没有改变,产品达到中空吹塑加工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合成的基本原理,以及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单体经缩聚反应合成PET的反应机理、合成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详述了BHET缩聚合成PET的主要影响因素。由BHET缩聚合成PET属于逐步缩合聚合过程,缩聚过程中存在多个化学反应,包括链增长反应、链降解反应及网状结构凝胶物生成的副反应。BHET缩聚合成PET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稳定剂种类及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釜余压及物料的液层厚度等。今后,在PET及其共聚酯的合成中,应加大无毒催化剂的使用与推广、非石油基原料的开发及化学改性共聚酯的开发,以及废旧聚酯的化学法回收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9.
《合成纤维工业》2016,(5):43-45
采用2 L不锈钢反应釜,考察了自制钛系催化剂对聚酯(PET)生产过程中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以及产品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钛系催化剂对PET生产过程中的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同三氧化二锑催化剂相比,自制钛系催化剂可缩短酯化反应时间33%;自制钛系催化剂在缩聚过程中的催化反应活性高于三氧化二锑催化剂,可缩短缩聚反应时间45%;随着反应体系中钛含量的增加,缩聚产物达到一定黏度所需的缩聚反应时间降低,但缩聚产物的色相b值升高;合理的自制钛系催化剂的起始添加量应控制在7μg/g以下。  相似文献   

20.
马欣 《合成纤维》2019,48(6):4-12
随着聚酯(PET)行业对能耗与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集成整合了水下结晶造粒以及后段固相缩聚的新型固相缩聚技术——EcoSphere应运而生,且已在国内成功投产。从化学反应以及传递原理的角度对固相缩聚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对工业领域中固相缩聚的几种工艺路线做了简述,并将EcoSphere与传统固相缩聚技术从工艺路线、产品性能上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EcoSphere具有一系列的工艺先进性。最后对EcoSphere的进一步改进做出展望,以期推动PET产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