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射流曝气耦合臭氧协同高级氧化工艺处理选矿废水,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臭氧投加量、臭氧流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射流曝气与微孔曝气两种曝气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射流曝气耦合臭氧协同高级氧化工艺处理选矿废水效果良好,在水力停留时间30 min,臭氧流量3 L/min,臭氧投加量240 mg/L条件下,COD去除量高达355~360 mg/L,去除单位当量COD所需的臭氧量为0.67(mg-O3 / mg-COD)。相比于微孔曝气,射流曝气在相同工况条件下能大幅度提高臭氧传质和反应效率,强化COD去除效果,并有效避免曝气设备结垢。  相似文献   

2.
基于凡口铅锌矿选矿废水特性的解析及技改需要,以"初期氧化+预处理+生化处理法"工艺处理选矿废水。通过研究不同O3浓度、催化氧化时间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处理后废水回用对选矿指标的影响,评估该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初期氧化阶段,利用O3直接或间接氧化废水中残留药剂;协同预处理去除废水中Ca2+和重金属;后续的生化处理进一步提升出水质量。在O3浓度为60 mg/L,催化氧化时间为20 min,水力停留时间为16.71 h,能够将废水COD浓度降至为34.32 mg/L,去除率为91.9%;HRT和O3浓度的增加对废水处理效果显著;将处理后废水回用于选矿工艺,与清水的选矿指标接近。该工艺在运行稳定下不仅能够实现选矿废水高效处理和回用,处理成本较低为2.65元/m3,该工艺可为国内类似铅锌选厂废水的处理及回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5000 t/d钨铋选矿废水处理工业分流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自制的氧化药剂ME22作为氧化剂,采用“ME22氧化+PAM混凝+调酸”工艺开展了5 000 t/d钨铋选矿废水处理工业分流试验,研究了氧化剂ME22投加量对COD去除效果及药剂成本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剂ME22投加量0.76 kg/m3,氧化45 min后,再投加0.20%(体积分数)质量浓度为1.00 g/L的聚丙烯酰胺絮凝15 min,处理后废水COD去除率达到65.7%,COD含量由118 mg/L降至40.6 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吨水处理药剂成本较现有工艺降低20.0%。  相似文献   

4.
《矿冶》2021,(1)
铅锌混合矿选矿废水pH值高,钙、悬浮物及无机金属离子含量高,含大量残余的选矿药剂,且流量大、水质水量不稳定、处理难度高。采用"酸化—混凝沉淀—臭氧氧化"工艺处理混合矿选矿废水,重点研究了Na_2CO_3对降低废水中钙含量,絮凝剂种类对废水中主要重金属含量以及臭氧曝气时间对废水中COD去除的影响。工艺试验和应用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在源头添加Na_2CO_3,经初步沉淀后调节pH值至中性,添加硫酸铝混凝沉淀废水中的重金属,臭氧曝气去除废水中的COD,可使废水中的钙浓度控制在100mg/L以下,重金属得到有效去除,COD降低50%以上,处理后的废水指标满足选矿全流程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5.
炼焦行业的焦化废水属于高氨氮废水,含有酚、氰、苯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为达到国家对焦化废水排放的标准,减轻环境污染,对某煤焦化厂原废水处理系统各单体构筑物的处理能力进行分析、校核,确定废水处理系统中A/O生化工艺部分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均小于设计规范是造成废水排放不达标的主要原因。通过增加一套好氧池和回沉池,优化处理工艺流程、投加相应药剂等措施,最终在实验室阶段获得较优的出水污染物指标,可为该煤焦化厂废水处理系统的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氧化?絮凝法处理钨铋选矿废水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以自制的氧化药剂ME22作为氧化剂,采用氧化-絮凝工艺处理钨铋选矿废水,研究了pH值、氧化剂投加量、氧化时间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9.00,氧化剂投加量416 mg/L,氧化45 min后,再投加体积分数0.10%、浓度1.00 g/L的聚丙烯酰胺絮凝2 min,处理后废水COD含量由196 mg/L降至59.0 mg/L,COD去除率达到69.8%,排放水水质满足GB 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许永  邵立南  杨晓松 《矿冶》2013,22(2):103-107
钼矿选矿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胶体物质,用普通絮凝剂很难将其悬浮物处理而达标。本试验采用专配絮凝剂对钼矿选矿废水进行处理,分析了絮凝剂种类和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絮凝和助凝反应时间、沉淀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处理钼矿选矿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类似钼矿选矿废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密度泥浆法处理某硫铁矿酸性废水,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研究与经济性分析。实验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系统水力停留时间30 min,气水比5:1,pH 9.0-9.2,石灰投加量0.83 kg/m3,PAM投加量15 g/m3,回调pH的硫酸(浓度98%)用量为0.0167L/m3。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下出水水质可以稳定达到《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2、《铁矿采选行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1-2012)表2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限值要求。HDS工艺的运行成本约为1.57元/m3废水,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实验结果可作为废水处理站提升改造工程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金矿选矿废水水质特征和选矿废水回用水质标准,采用胶体脱稳—絮凝沉降一吸附处理工艺进行试验,确定最佳药剂投加量和处理工艺流程,项目自2009年9月运行以来,系统运转正常,出水水质稳定.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对类似的矿山废水处理具有一定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铅锌选矿厂废水量大、污染物组分复杂,且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处理达标外排或循环利用难度大。以栖霞山铅锌矿和会泽铅锌矿为研究对象,概述了矿石性质、所用选矿工艺和浮选药剂,对比分析了选矿废水的源头分质回用和末端处理回用,阐述了选矿废水零外排的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在选矿工艺的选择制订时,应将选矿废水的处理回用一并纳入考虑。选矿废水的源头分质回用是实现选矿废水回用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在选矿废水源头分质回用的基础上进行选矿废水末端适度处理,甚至深度处理回用,不仅可以提高选矿废水处理回用效率和降低处理回用成本,且能达到选矿废水零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催化协同臭氧氧化滴状黄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铁矿浮选中含有的黄药为处理的目标物质,采用活性炭和紫外光与臭氧联用氧化雾化后的黄药。试验考察了pH值、臭氧通入量、活性炭、雾化、自由基捕获剂对黄药去除率的影响,并比较了曝气/O3/UV/GAC和雾化/O3/UV/GAC两种方法。结果表明,将废水雾化,不调节pH值,反应35 min,臭氧通入量为300 mg/L, 黄药的去除率达到96.3%,比曝气/O3/UV/GAC联用黄药的去除率提高了15%。该工艺可以作为含有黄药废水的深度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2.
残留有难降解有机浮选药剂的选矿厂废水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回用于磨矿或浮选流程会影响分选指标,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有前景的水处理技术。为促进高级氧化技术在此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系统介绍了臭氧及其复合氧化技术、Fenton氧化法、光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及过硫酸盐氧化法降解有机选矿药剂的降解效率、工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并对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选矿废水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某金精矿由于金矿物嵌布粒度微细且多被硫化矿物包裹而造成氰化浸出困难。为此,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对该金精矿进行了氧化预处理试验研究,并确定了合适的氧化预处理条件为磨矿细度-48 μm占90%、矿浆浓度40 g/L、搅拌速度200 r/min、反应温度50 ℃、硫酸用量0.7 mol/L、过氧化氢用量0.3 mol/L、反应时间8 h。金精矿经氧化预处理后,氰化浸出的金浸出率从51.6%提高到了78.3%,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某钨钼企业在选钨和选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难以回用至钨精选工段的问题,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技术、芬顿高级氧化技术、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尾矿库废水,降解其中部分COD,对比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钨精选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钨精选对WO3品位和回收率等指标没有产生影响,次氯酸钠氧化技术、芬顿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引入新物质到回用水中,浮选过程中泡沫丰富,易溢槽,对钨精选指标影响很大。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后的尾矿库废水代替或部分代替新水,从而减小了尾矿库的储水压力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节水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某铅锌选厂产生的尾矿废水中残留乙硫氮和丁基黄药、PH、CODcr、金属离子和浊度较高,影响铅锌矿物分选和生态环境污染,实践通过采用“絮凝/沉淀-电催化氧化-超过滤”的工艺提高了水质,但CODcr去除率低。为了进一步净化铅锌选矿废水,小试研究采用Fenton氧化剂法代替电催化氧化法降低CODcr,考察了氧化剂种类、试剂条件和用量对结果的影响,选择PH=9.0、18×10-3mol/L H2O2、300ppmFeSO4.7H2O的条件,CODcr从461.1mg/L降低至128.7mg/L,去除率达到72.09%。从工艺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综合考虑,Fenton氧化剂法代替电催化氧化法明显提高了CODcr的除去效果,实现了铅锌选矿废水的净化与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6.
以微细浸染型金矿为研究对象, 直接采用非氰化药剂TL浸出时, 浸出率较低。结合TY-TJ氧化体系在废水处理中的成功应用, 将该氧化体系应用于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湿法化学预处理。采用TY-TJ氧化、碱两段预处理-非氰化浸出工艺, 在TY用量4 kg/t、TJ用量2 kg/t、氧化预处理时间2 h、氢氧化钠用量20 kg/t、碱预处理时间10 h、浸出剂TL用量10 kg/t、浸出时间4 h、液固比3∶1的条件下, 金浸出率达89.93%。该工艺具有环境友好、金浸出率高等优点, 在微细浸染型金矿开发利用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选矿废水是矿山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废水中残留的浮选药剂大多都是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通常都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且不易自然降解,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将会对环境和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而经过有效处理后,可达到废水排放标准,还可回用到选矿过程中。本文从选矿废水的具体来源、特点以及危害展开深入探析,综述了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中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及其机理,主要有物理吸附法、过滤法、好氧-厌氧降解、Fenton氧化和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法等。并对选矿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处理所取得的成绩和其中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展望今后选矿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开发和应用经济、高效和绿色的选矿废水处理技术,是减轻选矿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对选矿废水低成本有效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