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BINGO9000半潜式钻井平台整体和局部结构强度进行了分析和校核.首先,根据DNV船级社规范的要求,采用三维格林函数法对该平台在7种工况下所受的波浪载荷进行了计算,然后应用ANSYS程序建立了该平台的空间板梁组合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对平台结构进行了整体应力分析和强度校核.对于平台撑管结构中的管节点,则通过建立局部有限元模型进行二次分析,计算其局部应力.为今后我国进行该类平台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BINGO9000半潜式钻井平台整体和局部结构强度进行了分析和校核。首先,根据DNV船级社规范的要求,采用三维格林函数法对该平台在7种工况下所受的波浪载荷进行了计算,然后应用ANSYS程序建立了该平台的空间板梁组合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对平台结构进行了整体应力分析和强度校核。对于平台撑管结构中的管节点,则通过建立局部有限元模型进行二次分析。计算其局部应力,为今后我国进行该类平台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固定式海洋平台上的吊机承受往复荷载,吊机底座相关结构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疲劳问题。基于ANSYS软件,建立吊机底座加强筋板的数值模型,依据API-2C规范计算吊机荷载,通过数值分析计算筋板结构的热点应力,并依据DNV-RP-C203规范对筋板结构进行疲劳校核,建立一套吊机底座加强筋板疲劳损伤的计算方法。对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不同参数的变化对疲劳应力的影响,可为吊机底座筋板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冗余强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冗余强度,应用SESAM软件,建立了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破损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依据生存工况计算设计波参数,通过计算获得生存工况下六种波浪载荷。然后再将设计波浪载荷施加到结构模型上,通过结构有限元计算分析获得了总体结构的应力计算结果和应力分布趋势,通过对比完整结构与破损结构的最大应力的变化,对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破损强度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5.
应用ANSYS软件建立起自升式平台和冰相互作用的数学仿真模型,对自升式平台进行动力分析,并校核平台桩腿的极限强度和疲劳强度。方法对渤海某自升式平台桩腿进行了强度校核,计算了不同海冰参数下平台桩腿的冰激疲劳损伤。研究结果为自升式平台冰激疲劳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并为自升式平台在冰区的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该文提出了一种手工总纵强度校核方法,并依据ABS规范,使用ANSYS软件校核了自升式平台悬臂梁在不同悬伸和不同钻台位置时的结构屈服强度。并采用非线性弹簧模拟具有非线性力学性能的高分子材料,通过多次迭代计算悬臂梁在固定载荷、钻井可变载荷作用下的总纵弯矩和结构应力。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悬臂梁结构强度分析,对悬臂梁的设计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经验类比和传统材料力学简化计算方法设计的空气包,其强度富裕、质量偏大。应用Pro/E对传统方法设计的空气包建立三维模型,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应力分析,采用ASME标准进行强度校核,实现空气包结构的优化设计,既满足强度要求,又减轻了空气包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自升式平台桩腿开孔后的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自升式平台的开孔桩腿有限元模型,对桩腿开孔时在自存和作业工况下的应力进行了计算,并对开孔后桩腿结构强度与屈曲强度进行了校核。计算结果表明,开孔后的桩腿符合安全规范。  相似文献   

9.
单点系泊海洋平台结构管节点强度校核与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海洋平台结构管节点设计准则,自行开发了海洋平台管节点强度校核和可靠度分析软件,应用冲剪校核和名义应力校核法对渤海BZ28-1单点系泊海洋导管架平台结构管节点进行了强度校核。并用可靠度分析软件计算了管节点强度可靠度。找到了海洋平台的最不利的节点和工况组合,为合理设计海洋平台结构和现役平台结构的科学评估、检测、维护和修理提供了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桩靴是自升式平台的主要支撑构件,其结构强度影响着平台的安全。结合某结构高度106.68 m平台的桩靴参数,通过必要简化,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该桩靴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结构在预压载、偏心、风暴工况条件下的强度进行计算。通过评估桩靴屈曲和后屈曲失稳以及屈服引起的塑性破坏情况来进行强度分析,并依据规范进行校核。还研究了在预载工况LC1中,各个构件应力最大处板的屈曲对于结构构件的影响。所得结果可为其他桩靴强度计算、屈曲分析提供参考,并可为桩靴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