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针对多变环境条件下的交通堵塞问题,将强化学习、神经网络、多智能体和交通仿真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用于优化多路口条件下交通状况的trajectory reward light(TR-light)模型。该方法具有几个显著特点:基于红绿灯拟定交通组织方案;将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用于红绿灯控制;通过红绿灯的协同达到区域级的交通组织优化;在智能体每次行为执行结束后实施轨迹重构,在OD对不改变的情况下改变车辆行驶路径,根据方案和重构轨迹来计算智能体的最终回报。通过SUMO进行交通仿真实验和交通指标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在多交叉口中能够提高路网畅通率,改善交通状态。实验表明该模型可行,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2.
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统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针对现代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路网建设中的对象种类复杂、采集数据量大、传输及计算需求高以及实时调度控制能力弱等问题,基于云控制系统理论,以现代智能交通控制网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智能交通信息物理融合云控制系统方案,包括智能交通边缘控制技术和智能交通网络虚拟化技术.基于智能交通流大数据,在云控制管理中心服务器上利用深度学习和超限学习机等智能学习方法对采集的交通流数据进行训练预测计算,能够预测城市道路的短时交通流和拥堵状况.进一步在云端利用智能优化调度算法得到实时的交通流调控策略,用于解决拥堵路段交通流分配难题,提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动态运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Petri网理论,提出一种对十字路口交通控制系统建模和性能评估的方法.该方法根据路口间的交通流量,计算在不同红绿灯相位差的情况下,各个路口的平均等待队列长度和平均等待时间,从而得出最优的红绿灯相位差.与通常的Petri网模型相比,该模型减少了分析的复杂性,提高了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平面交叉口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提出了多相位路口实时的模糊控制方案。根据各相位的车辆排队长度实际交通量,设计信号灯配时方案,减少车辆在路口的排队长度。对上述控制方案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能很好的改善实际交通状况,控制效果优于定时控制的方法,从而有效的提高平面交通路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job 《微型计算机》2010,(8):27-27
饭桶每天上班时,都会经过一个丁字路口。虽然这里没有红绿灯,但由于不是主干道,通过这里的司机各显神通,所以倒也显得井然有序,从来没有拥堵过。可不久之前,“相关部门”在这里竖起了红绿灯,于是路口开始堵车,每天早上至少排队一分半钟才能通过路口。这件事情搞得饭桶很郁闷,红绿灯不是为了有序地引导交通的吗?为何增加之后反而开始堵车了呢?  相似文献   

6.
在十字路口安装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可通过无线传感器探测路口车流量和正在等候放行的车辆排队长度,并将数据这些实时的反馈给交通信号灯现场控制系统,由系统进行模糊控制算法适时计算红绿灯的时间长度并动态调整红绿灯的时长,从而能够有效减少车辆等候的时间,使繁忙的道口变得高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针对交叉口因施工占道、交通管制以及车流量增加等原因导致交叉口拥堵以及交叉口相位存在空放情况的问题。提出了信号配时结合渠化设计的交叉口组织方案优化方法,来替代单一信号配时优化与渠化优化方法。以北京市月泉路与学清路交叉口为实验环境,搭建SUMO仿真路网模型进行单一组织方案优化与结合组织方案优化的对照实验。通过对照实验得出,二者结合的方案在减少车流延误、停车排队次数、排队长度上均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交通流量的预测是实现智能交通控制的核心问题。利用电子车牌识别法对车辆进行计数,根据数理统计原理筛选对决策路口影响最大的样本数据,建立NARX动态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路网多路口交通流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训练,预测后一天同时段的车辆数,计算出两方向总体配时差值,再分配于早晚高峰时段,并进行实验得出理想现象;严重拥堵情况下启动实时配时与应急方案。选取上海市长宁区常年拥堵的金沙江路与中山北路交叉口为中心点,进行MATLAB仿真实验,所得预测数据与实际值比较差值较小,验证了以多路口数据预测单路口的创新设计能在实际交通中应用,且能与实时配时方案合作,缓解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9.
基于FNNC的城市交通智能红绿灯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冬栋  王振家 《控制工程》2003,10(Z1):14-17
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FNNC(Fuzzy Neutral Network Controller),通过离线学习,使其记忆得到了经验知识,同时根据被控过程的运行状态在线自调整,达到模糊自适应的能力.将其应用于城市交通红绿灯智能控制系统中实现全局优化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度指令,利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实现交叉路口的红绿灯控制.用Matlab进行仿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将此方案用于多路口交通控制,可以达到减少全局等候车辆总数的目标,是一种适用于我国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通行效率直接决定了城市交通网络的通行能力。为了提高城市交通路网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根据相邻交叉路口车流量具有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车流量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建立基于门限服务策略的交通灯轮询控制模型,利用马尔科夫链和概率母函数分析了交叉口车辆平均排队长度和信号灯配时方案,并根据实际交通情况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车流量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比传统的固定配时控制更加合理,能有效地降低车辆通过交叉口时的平均延误时长和排队长度,提高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路网宏观基本图(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MFD)实施城市区域交通控制时,为了防止边界交叉口受阻方向的车辆排队长度过长,同时提高路网内车辆完成率,提出了考虑受控区域边界交叉口交通拥堵状况的交通流反馈阀门控制方法,通过对边界控制阀门处路段存放车辆富余空间的分析,提出了阀门交叉口位置和数量选择模型;针对可能造成的阀门交叉口交通拥堵,提出了受控区域边界拥堵交通流分配算法,也即通过提前调节阀门上游交叉口的绿灯时间,把部分交通流提前控制在其它相邻上游交叉口.通过实际路网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阀门交叉口的车辆排队长度,降低阀门交叉口车辆平均延误时间和平均停车次数.  相似文献   

12.
针对路口交通拥堵现象,结合雾计算和强化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FRTL(fog reinforcement traffic light)交通灯控制模型,该模型根据实时的交通流信息进行交通灯智能协同控制。雾节点将收集到的实时交通流信息上传到雾服务器,雾服务器在雾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雾平台结合处理后的共享数据和Q学习制定交通灯控制算法。算法利用检测到的实时交通数据计算出合适的交通灯配时方案,最终应用到交通灯上。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分时段控制方式和主干道控制方式(ATL)相比,FRTL控制方法提高了路口的吞吐量,减少了车辆平均等待时间,达到了合理调控红绿灯时间、缓解交通拥堵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中小流量交叉口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Petri网(Timed Petri Net, TdPN)的可变相序信号控制模型。利用TdPN建立交叉口车流模型和信号控制模型,结合马尔可夫链,建立交通流的动态生成模型。通过将通行权赋予当前等待车辆数最大的相位来实现相位的随机选择。以平均延迟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通过遗传算法求解最优相位配时。在信号周期固定的情况下,分析基于TdPN的四相位可变相序控制模型在不平衡交通流下对交叉口平均排队长度的影响,并将此模型与四相位固定相序控制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减少了交叉口的平均排队长度。  相似文献   

14.
一种提高稳定性和公平性的主动队列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平均队列和负载衡量拥塞,实现选择性丢包,提出早期选择性丢包算法(ESD).ESD采用指数函数计算丢包概率,使丢包概率随拥塞程度增大而指数递增;引入记录活跃连接状态信息的虚队列,并在虚队列上假轮转,以检测发送速率大的连接;区分非响应性连接和响应性连接,挑选丢包的候选连接,拥塞时优先丢弃候选连接在队列头部的数据包.实验结果表明,ESD可提高队列稳定性,降低Web流和RTT较大连接的丢包率,提高连接占用带宽的公平性,缩短应用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交通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随机丢包造成交通拥堵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交叉口排队长度均衡控制方法。考虑到交叉口交通控制的重复特性和强非线性,将无模型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方案应用于交叉口排队长度控制中,通过实时调整各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案来调节路口车辆的排队长度,实现各交叉口排队长度的均衡。针对道路交通网络控制中排队长度差值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的丢包现象,将数据丢失现象描述为概率已知的伯努利序列,提出数据丢失情况下的补偿算法,即利用上次迭代的输出数据、伪梯度的估计值和控制输入差值对丢失数据进行补偿,解决存在数据丢包情况下多交叉口排队长度均衡控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据丢包的情况下迭代100次左右能够收敛于期望值并达到期望控制效果,验证了补偿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城市快速路的运行效率,避免快速路入口匝道处发生拥堵并影响地面交通,结合快速路交通状态的实时判别、匝道调节率及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提出了针对快速路典型交通状态下的精准协同控制模型。协调控制模型的四个子模型为,流量精准推送模型、交叉口关键相位迟闭、早断配时优化模型、匝道排队调节控制模型。案例仿真表明:协调控制信号迟闭策略下匝道通过流量、车均延误,交叉口平均排队长度、车均延误分别优化了2.3%、40.4%、21.8%、22.4%;协调控制信号早断策略下匝道车均延误、平均排队长度,交叉口平均排队长度、车均延误分别优化了22.6%、31.7%、9.7%、4.5%;协调控制较大程度上提升了研究区域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车流高峰时段的道路拥堵问题,提出基于激光传感数据的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方法研究。在道路两侧均匀布置激光传感器节点,采集实时的激光传感数据和车流量信息,并构建一种两层级的交通信号灯控制模型,以提取的交通路口实时传感数据作为输入项进行模糊推理,并求解出交通信号控制模糊子集,最后推导出当前车流长度、车辆在路口的平均滞留时长及车辆的延误时长等变量,达到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的目的。仿真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拥堵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可以明显减少车辆延误时长,提高道路通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传统拥塞避免机制所采用的随机早期检测(Random Early Detection,RED)算法是建立在网络流量按Poisson分布的基础上,因此不适应具有自相似业务流量特征的Internet网。针对自相似业务流量特点,对RED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间隔的随机早期检测(Based Interval Random Early Detection,BIRED)算法。BIRED算法能够在自相似业务流量特征下,通过控制平均队列长度,避免网络进入拥塞状态。通过仿真比较了BIRED和RED的动态性能,显示了BIRED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证明了BIRED比RED、DropTail更能适应自相似业务流量,减小系统负担,有效稳定平均队列长度,改善系统的暂态特性。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a robust fractional-order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control the congestion in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networks with time-varying parameters. Fractional controllers can increase the stability and robustness. Regardless of advantages of fractional controllers, they are still not common in congestion control in TCP networks. The network parameters are time-varying, so the robust stability is important in congestion controller design. Therefore, we focused on the robust controller design. The fractional PID controller is developed based on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QM). D-partition technique is used. The most important property of designed controller is the robustness to the time-varying parameters of the TCP network. The vertex quasi-polynomials of the closed-loop characteristic equation are obtained, and the stability boundaries are calculated for each vertex quasi-polynomial. The intersection of all stability regions is insensitive to network parameter variations, and results in robust stability of TCP/AQM system. NS-2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provides a stable queue length. Moreover, simulations show smaller oscillations of the queue length and less packet drop probability for FPID compared to PI and PID controllers. We can conclude from NS-2 simulations that the average packet loss probability variations are negligible when the network parameters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