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主要介绍了一款内嵌硬件TCP/IP协议栈的高速网络芯片FS8610,及其构建Web服务器的过程。该过程包括硬件连接,TCP/IP协议的实现以及服务器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基于TCP/IP的智能安检网络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TCP/IP网络的过程控制系统能很好的解决现有硬件资源短缺,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本文主要针对车辆安检系统,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结构,采用TCP/IP技术,完成了对控制现场的网络化监控,通过现场试验证明,该系统实时性好,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网络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网络在远程控制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以Atmega16单片机和CP2200网络芯片为硬件平台,设计和实现了一个面向远程工业控制领域的精简TCP/IP协议栈,包括ARP,IP,UDP及TCP等协议模块.文中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详细论述了精简TCP/IP协议栈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一个远程控制的应用实例.该系统具有低成本、易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TCP/IP协议历来是处理网络上数据传输的通用语言,iSCSI和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DMA)等最新标准更使其成为存储和群集领域的首选协议。然而,传统的TCP/IP技术在处理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服务器资源,因此,由特定的软件和集成的硬件组合而成的、一种称之为TOE(TCP Offload Engine.TCP负荷缓解引擎)的技术便应运而生了,它能缓解服务器的处理负荷。TOE技术对TCP/IP堆栈进行了软件扩展,使部分TCP/IP功能调用从CPU转移到了网卡上集成的TOE硬件。这种方法使操作系统得以把TCP/IP数据流全部卸载到TNIC的专用硬件上,服务器只负责TCP/IP控制决策。基于数据通路卸载架构的这一方案得到了大多数操作系统厂商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传统TCP/IP协议栈要占用大量计算和访存资源,主要表现在中断上下文切换、协议处理和数据拷贝三方面。为减轻飞腾处理器计算负载,逐步采用软硬件一体化即协议卸载引擎(TCP/IP Offload Engine)技术,用硬件部分或全部实现TCP/IP协议处理。因飞腾平台处理器频率较低,网络负载较重时容易成为网络I/O瓶颈。文中对TCP/IP卸载引擎(TOE)技术及其相关原理进行研究,设计并实现了飞腾平台TOE协议卸载引擎的驱动,利用TOE对飞腾平台的网络性能进行优化。测试表明:飞腾平台使用TCP/IP卸载引擎能提高网络吞吐量并减少CPU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TCP/IP网络与CAN网络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TCP/IP与CAN异构网络间互联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方法。通过分析TCP/IP网络与CAN总线网络的特点,给出了网关硬件设计方案及软件模块。该方法采用PC外挂EPP-CAN盒子的方式,适用于任意TCP/IP网络,与一般的嵌入式网关只针对某一类计算机网络(如以太网)而扩展较难相比,具有更好的灵活性、通用性、程序可移植性和易开发易维护性。  相似文献   

7.
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时,不用考虑目的节点的网络类型。TCP/IP协议的这一特性使全球所有互联的网络成为一个单一的“虚拟网”。这就是TCP/IP协议能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网络互联标准协议的原因。但是在物理网络上发送IP数据报时,最终的通信必须通过硬件提供的编址方案(物理地址)进行。本文探讨了在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互联网络上,IP地址映射到硬件物理地址时的各种实现方法和相关问题,着重讨论了ARP协议的实现原理和存在问题。也希望读者就此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与网络》2013,(19):47-47
在实现TCP/IP协议的网络环境下,一个IP包走到哪里、要怎么走是靠路由表定义的,但是,当IP包到达该网络后,哪台机器响应这个IP包却是靠该IP包中所包含的硬件MAC地址来识别的。也就是说,只有机器的硬件MAC地址和该IP包中的硬件MAC地址相同的机器才会应答这个IP包,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一种在TCP/IP网络中进行故障节点诊断的程序实现,该方法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网络测试仪环境,但此程序算法的实现,并不依赖于底层的操作系统及硬件环境,经过少量修改可以在任何提供TCP/IP协议栈的操作系统中实现,比如Linux,Windows等。  相似文献   

10.
传统门禁控制系统不支持网络功能,本文通过引入网络通信平台,给出了一种实现TCP/IP的新方法,通信平台在操作软件客户端和控制器之间架起了TCP通道,通过对串口数据和客户端TCP/IP数据包进行转换可以使任意客户端访问网络节点上的硬件服务器,实现TCP/IP通信。  相似文献   

11.
正原版畅销36万册!TCP/IP圣经级教材268张图解轻松入门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网络管理技术书籍,旨在让广大读者理解TCP/IP的基本知识、掌握TCP/IP的基本技能。书中讲解了网络基础知识、TCP/IP基础知识、数据链路、IP协议、IP协议相关技术、TCP与UDP、路由协议、应用协议、  相似文献   

12.
TCP/IP协议是实现网络通信最基本的协议,对网络数据的可靠性传输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嵌入式系统中引入TCP/IP协议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然而受到嵌入式系统资源的限制,需要将TCP/IP协议进行简化,从而实现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的有效利用。本文对TCP/IP协议状况进行概述,并对TCP/IP协议的特点和TCP/IP协议的简化进行分析,最后提出TCP/IP协议的实现方法,旨在简化操作,提高嵌入式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TCP/IP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艳  陈新 《福建电脑》2005,(3):47-48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CP/IP网络进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 ,该系统包括数码云台数据采集 ,TCP/IP数据包处理和主控端命令控制、图像显示三个部分。为了在TCP/IP环境下实现监控目的 ,系统从软件角度自定义了用户数据包来解决在TCP/IP环境下控制命令字和图像数据的交叉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华镕 《自动化博览》2005,22(2):73-74
1为什么要用TCP/IP?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送控制协议/网际协议)之所以强大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可以使用在多种物理网络技术上,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并能适应几乎所有的底层通信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先在X.25上运行TCP/IP协议,而后,又在一个拨号语音网络(例如电话系统)上使用TCP/IP协议,又有TCP/IP在令牌环网上运行成功,最后,又实现了TCP/IP远程分组无线网点与其他Internet网点之间进行TCP/IP的通信。所以说,TCP/IP协议是及其灵活的,几乎所有的底层技术都可以用于传输TCP…  相似文献   

15.
网络中使用TCP/IP网络通信技术和Windows平台中消息的钩子处理机制对远程计算机硬件进行控制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以VisualC++为编程工具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TCP/IP卸载引擎可以减少操作系统通过中断来处理协议的负担。本文讨论的是如何用硬件方式来处理TCP/IP的协议,从而增加操作系统的效率和网络的速度。本文通过FPGA+NIOS处理器的SoC系统来实现卸载引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Internet的主要通信标准是TCP/IP协议,这一协议基于IP形成TCP/IP协议簇,互联网的基本通信机制由TCP/IP协议簇来提供。TCP/IP协议包括网络互联网协议和传输控制协议两个部分,其中面向连接的、点对点的、全双工的、可靠的通信服务由TCP协议来提供,它能够保证数据可靠地、没有重复地、按照顺序到达。随着互联网用户越来越多,网络宽带等资源也在持续增加,但是用户的需求仍然不能得到满足,逐渐暴漏出网络拥塞问题。如何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拥塞,使网络具有同时到达资源并且低延时和低丢包率的最大效用,针对这一问题该文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嵌入式系统中,可以利用TCP/IP协议,成功的实现双机网络互连,既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又保证了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同时也扩展了数据传输的有效半径.该文介绍TCP/IP通信模块的硬件构成、功能和以太网接口芯片的驱动方式,完成了以太网硬件电路和驱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基于Internet的网络化传感器系统接口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Internet的网络化传感器是在传感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Internet功能的新型传感器,其实质是在传统传感器的基础上实现TCP/IP网络通信协议接口。文章介绍了网络化传感器系统结构及其工作机理,详细阐述了实现TCP/IP网络通信协议接口的硬件、软件设计以及软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程序流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一种实用的基于嵌入式TCP/IP技术的实时数据传输系统,分析了其硬件和软件系统。结合系统控制对象的分散性和网络化管理的特点,重点论述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TCP/IP技术、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