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酸洗质量的好坏对冷轧带钢的表面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酸洗温度,酸液浓度,带钢速度是决定酸洗质量的三要素,本文就如何提高酸洗带钢的表面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近开发的酸洗工艺,具有高速、浅槽和湍流式流体控制的特点,可缩短酸洗时间,使酸洗后的带钢表面均匀和和过酸洗。所附属流化酸再生系统所用的盐酸耗量少于0.2kg/t带钢,因无污染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3.
张孝福 《不锈》2004,(3):8-11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冷轧不锈钢带钢生产厂一直沿用具有不同功能的、各自独立的作业线来生产冷轧不锈钢带钢,比如,热轧带钢退火酸洗线、冷轧机组、冷轧带钢退火酸洗线或光亮退火线、平整机组、纵横切机组等。近几年来,一些冷轧不锈钢带钢生产厂为了满足市场大  相似文献   

4.
带钢酸洗终点的准确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钢热轧产生的铁锈必须在带钢进一步加工前除去。用于确定酸洗时间的比重法耗时长且短时精度不高。新开发出一种基于准确的氧化材料电位测量而确定酸洗终点的方法,精度高,重现性好,有助于了解酸洗过程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5.
从氧化铁皮厚度、酸洗试验、氧化铁皮的相结构、带钢力学性能等方面,比较了梅山SPHC带钢氧化铁皮在热轧工艺改进前后的差别。结果表明,通过热轧工艺改进,梅钢SPHC带钢产品既能满足供冷轧所要求的力学性能和冷轧轧制力,又能明显改善酸洗质量。  相似文献   

6.
不锈钢冷带在冷轧加工过程中要经过坯料酸洗和多次中间退火后酸洗。酸洗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冷带产品的表面质量。通过对连续酸洗过程中的酸液配方、酸液温度、带钢运行速度及酸洗设备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解决了不锈带钢酸洗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为冷轧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7.
连续酸洗线限制参数的最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庆锋 《钢铁》1994,29(8):78-82
论述增加热轧带卷的单位卷重,缩短酸洗线带钢入口停顿时间和合理提高酸洗线带钢入口速度对连续酸洗的产量和质量有至关重量的作用。谋求三者的最佳协调配合是酸洗线的建设和经营管理者所应追求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何立军 《山东冶金》2007,29(6):74-75
济钢连续式浅槽紊流式酸洗工艺,酸洗带钢具有较高而且稳定的张力,使带钢能精确平稳移动;酸洗槽内的高效率紊流可产生最适宜的酸洗条件,提高带钢表面的清洁度,酸洗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发生断带时可在最短时间内排空酸液。其关键设备闪光对焊机、拉矫机、圆盘剪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为生产顺行、产品质量稳定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9.
热轧带钢在进行紊流酸洗时,由于酸液在带钢表面形成高适紊流,使酸液与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能进行充分的化学反应,加快铜板表面的物质传递,从而大大减少酸洗时间,提高机组产量,另一方面由于酸液的喷射压力,使带钢表面的污染物和扎入钢基深处的铁鳞能被冲洗掉,从而提高酸洗带钢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0.
1概述 冷轧板带酸洗由酸洗段、漂洗段和烘干段组成,采用浅槽紊流酸洗技术。酸洗段分为3个酸槽,每个酸槽长30m。由于酸洗槽浅用酸量少(正常工作液位约150mm),大大缩短酸液灌注或排空的时间,可有效防止过酸洗。酸溶液在高速运行的带钢带动下,在酸洗槽内形成紊流通道加速向带钢氧化铁皮内部渗透,  相似文献   

11.
应用于四辊可逆式冷轧机的压磁式冷轧带材板形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形仪是安装在冷轧带材轧机上的检测系统 ,用于检测带材板形 ,以控制成品带材的质量 ,提高经济效益。介绍了装备于四辊可逆式冷轧机上的压磁式冷轧带材板形仪组成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二次冷轧机组轧制过程中带钢上、下表面油膜厚度存在差异的问题,通过分析油膜厚度形成与演变机理,建立了二次冷轧机组带钢上、下表面析出油膜厚度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增加带钢下表面乳化液流量和乳化液配比浓度的方法,开发出一套二次冷轧机组带钢下表面润滑工艺补偿技术。通过该技术实现了二次冷轧机组带钢上、下表面轧制变形区油膜厚度均等的目标,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了带钢表面条状斑迹缺陷的发生率。并将该技术应用到国内某钢厂1 220二次冷轧机组,应用效果显著,典型钢种带钢上、下表面条状斑迹缺陷发生率大大降低,降低程度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The general cold rolling mill cannot dynamical display and quantitative control the section properties of strip due to lack of profile gaugemeter. To this problem,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field trials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taking the general four-roll cold rolling unit as research object, comprehensive considered the equipment and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in tandem cold roll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strip thickness distribution mechanism model of tandem cold rolling, a whole set of design method for the virtual profile gaugemeter and the feedback control technology for section properties was put forward. It make full use of incoming materia??s section configuration data which come from the profile gaugemeter of hot rolling unit, and the real-time rolling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rolling force, tension, roll bending force and roll tilt amount, which come from the level 1 of tandem cold rolling unit. It can not only dynamical display the section configuration of cold rolled product and dynamic forecast the wedge quantity and plate crown, but also feedback control the section properties of strip. The section quality of cold rolled steel strip product was greatly improved. This technology should be used widely.  相似文献   

14.
对比研究了武钢CSP厂和传统热轧工艺提供的冷轧基板的力学性能以及由其生产的冷轧普板的力学性能,并对CSP厂供冷轧基板的组织和第二相粒子进行了研究分析。CSP厂供冷轧基板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比传统热轧工艺生产供冷轧基板分别高30~40MPa、10~40MPa,其晶粒度为8级,比常规热轧供基板细。对该冷轧基板第二相粒子分析看出,有较多Ti(C,N)、CuS、MnS的复合相存在,故该冷轧基板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热轧板结疤缺陷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凯  刘雅政  谢彬  周乐育  崔娟 《钢铁》2007,42(3):44-46
对热轧板结疤缺陷和冷轧板成串孔洞缺陷进行取样,金相分析认为具有黑色纤维状组织的疤皮部分是钢基受撞后的分离物.现场观察发现了钢板撞击精轧机组侧导板现象.移植结疤缺陷进行热、冷轧模拟轧制实验,再现了结疤缺陷的生成、演变过程.分析认为钢板撞击精轧机组侧导板是产生结疤缺陷的原因,而冷轧板成串孔洞则是结疤缺陷的遗传产物.避免钢板撞击精轧机组侧导板是消除结疤缺陷提高热轧板材质量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唐伟  杜凤山  林海海  文杰 《钢铁》2020,55(1):65-71
 冷轧高强集装箱板由于其屈服强度、成形性能及尺寸精度的要求,对冷轧轧制稳定性和板形控制提出极大挑战。针对某钢厂薄规格冷轧高强集装箱板生产过程存在的肋浪和边裂情况进行分析,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热轧带钢库区冷却过程对钢卷温度及性能均匀性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该钢种在UCM机型冷轧轧制过程中带材变形特征,揭示了带材浪形和边裂的并发机理,同时分析了不同工艺对带钢变形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结合理论及仿真分析,提出了针对热卷性能均匀性及酸轧轧制稳定性的优化方案,改进后冷轧板形质量明显提高,带材边裂缺陷完全消除,冷轧高强集装箱板的轧制稳定性及产品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7.
考虑轧件材质横向差异对冷轧带钢板形的影响,采用末架轧机出口带材横向厚度分布和板形作为验证模型精度的指标,定量研究了热轧来料局部硬度对冷轧带钢板厚和前张应力分布的影响程度及规律,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证明该模型提高了轧后板形的计算精度。研究结果显示,局部硬度对冷轧带材的张应力分布影响显著,附加张应力与硬度峰高度成正比,给出了冷连轧过程中轧后带材附加厚度和附加张应力与热轧来料局部硬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实现厚规格精冲带钢的顺利卷取是精冲钢冷连轧生产工艺成功应用的关键。利用4辊可逆冷轧机进行轧制试验,在MMS-200热模拟试验机上测定精冲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建立精冲钢冷轧终态变形抗力模型。针对1750mm冷连轧机组配置的卡罗塞尔卷取机,进行精冲带钢卷取过程的机理分析和卷取状态的受力分析,为精冲钢冷连轧极限厚度卷取能力的分析和计算提供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不同摩擦条件下多规格精冲钢冷连轧生产卷取机的极限厚度计算,并给出相应的安全卷取厚度窗口。该研究适合于工业生产实践,对精冲钢冷连轧生产工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鲁海涛  曹建国  张杰  贾生晖  曾伟 《钢铁》2007,42(5):42-46
通过现场跟踪测试和生产实践发现武钢1700冷连轧机组 "酸轧联机"改造工程中存在常规凸度辊形配置方案不合理,由此引起了薄规格轧制的工作辊"压肩"现象和轧制过程欠稳定导致成品板形质量欠佳等问题.采用二维变厚度有限元方法建立辊系弹性变形仿真模型,研制了酸轧联机条件下的VCR变接触支承辊,经过工业轧机现场轧制已成功投入1700冷连轧机实际应用.现场应用表明:改善了轧机板形调控性能,提高了带钢板形质量,增强了薄规格品种轧制能力,支承辊辊形自保持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冷轧带钢生产技术进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 《鞍钢技术》2000,(5):13-18
现代冷轧带钢生产技术飞束这发展,工艺与设备不断更新,新式除鳞设备、轧机、退火设备、多种联合生产线的出现及AGC计算机系统的采用,都极大地提高轧带钢的质量,全面介绍了现代冷轧带钢生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鞍钢的冷轧生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