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本文讨论计算机网络最短路径算法及其实现问题。文中先论述了最短路径算法的设计思想:然后讨论了两种典型的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和Ford-Fulkerson算法,并给出了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计算机网络最短路径算法及其实现问题。文中先论述了最短路径算法的设计思想;然后讨论了两种典型的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和Ford-Fulkerson算法,並给出了PASCAL语言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半边数据结构的最短路径算法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传统最短路径算法数据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以半边数据结构存储网络拓扑数据的最短路径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半边数据结构存储格式紧凑、操作直观高效等方面的优点,采用较传统方法不同的路径检索方式,实现了快速计算网络中任一结点到其他所有结点的最短路径。实验表明,基于半边数据结构的最短路径算法可以大幅度提高网络中最短路径的计算效率,其性能在网络结点显著增多时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例对比分析Dijkstra算法和Floyd算法特点及适用性,选用Dijkstra算法计算物流配送的最短路径,给出Dijkstra算法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实现方法及步骤并集成了一个小型系统,使用随机生成的数据进行最短路径求解,将生成的最短路径在随机生成的图上进行演示,并计算出两种算法执行时间,以期对物流配送中点对点的最短路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GIS中网络拓扑图的一般特点和对网络分析实时性的要求,主要以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为理论基础,改进原有最短路径算法中对最小权值的顶点的搜索策略,提出一种实用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实现方法,并在VB环境下用代码实现。  相似文献   

6.
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归结为图论中的求最短路径问题,Dijkstra算法是求最短路径算法中最有效的算法之一。在VB.NET编程环境下,实现了Dijkstra算法,根据指定的起始点和终点,得到了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和经过的节点。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城市道路网地理相关性特征入手,研究利用道路网的空间特性信息来解决道路网中两点间的最短路径问题.通过建立体现道路网空间特性的数据模型,根据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的原理,提出一种道路网两点间最短路径的算法,利用VC 进行了算法实现和最短路径的可视化显示.实验结果证明:利用空间特性信息可以有效地减少最短路径的搜索花费,同时算法的实现和最短路径的可视化不须依赖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归结为图论中的求最短路径问题,Dijkstra算法是求最短路径算法中最有效的算法之一.在VB.NET编程环境下,实现了Dijkstra算法,根据指定的起始点和终点,得到了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和经过的节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交通拥挤现象提出了城市交通诱导系统,最短路径寻求是其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最短路径实现算法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对传统的Dijk—stra算法和启发式搜索算法As算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基于GIS特性对最短路径算法进行优化,改进了Dijkstra算法。  相似文献   

10.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中任意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一般在交通道路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就是单纯地求解两点间的最短路径.为了保证实用性,公交车网络的最短路径算法以转车次数最少为首要目的.文中借鉴广度优先搜索的思路来求解最短路径,即逐个找出经过起点站和终点站的车次以及这些车次沿途可转的车次.首先说明了算法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再举例详细说明其过程,最后指出此算法的扩充用途.  相似文献   

11.
最短路径分析是GIS网络分析的基础。传统的最短路径算法中,比较经典的算法是Dijkstra算法。由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具有不确定性、数据量庞大等特点,因此采用传统的Dijkstra算法进行最短路径分析就不适应。为此本文分析了传统网络中的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在时变权值网络结构中的局限性,给出了一种适应于时变权值网络的最短路径算法,并且利用改进的邻接表作为存储结构对算法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求解最短路径和TSP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高效地求饵最短路径和TSP问题,利用速度恒定的蚂蚁群,行走最短路径的蚂蚁首先达到终点这个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因为只要有一个蚂蚁达到终点,算法停止,所以该算法避免了蚂蚁往返爬行所消耗的时间。针对一定规模的最短路径和TSP问题,设置足够量的蚂蚁群,通过该算法能较快地求出全局最优解或者能很好逼近最优解的近似解,算法的时间复径杂度是线性级的,迭代次数较少,而且该算法是并行处理的。通过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GIS领域最短路径搜索的一种优化模式.在Dijkstra's算法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改进了最短路径的计算.首先引入了多级路线图,在读取线路数据时,根据路线的级别有所选择;其次,在计算最短距离时考虑速度的影响;最后,在道路的转弯处,引入虚拟路径来估算转弯对汽车行驶的影响.应用以上三种方法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杜景林  侯大俊 《计算机应用》2016,36(6):1506-1509
针对社交网络中随机抽样算法抽样结果不能很好地代表原始网络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Dijkstra最短路径的抽样算法。首先,利用Dijkstra算法多次抽取社交网络中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然后,对抽取到的路径中边出现的频率进行排序,选择较高频率的边组成抽样的子图。该算法解决了随机抽样算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了较好的生成抽取社交网络的功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随机抽样方法相比,所提抽样算法能减少抽样误差,更好地反映原始网络。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efficient shortest path algorithms to solve single origin shortest path problems (SOSP problems) and multiple origins shortest path problems (MOSP problems) for hierarchically clustered data networks. To solve an SOSP problem for a network with n nodes, the distributed version of our algorithm reaches the time complexity of O(log(n)), which is less than the time complexity of O(log 2 (n)) achieved by the best existing algorithm. To solve an MOSP problem, our algorithm minimizes the needed computation resources, including computation processors and communication links for the computation of each shortest path so that we can achieve massive parallelization. The time complexity of our algorithm for an MOSP problem is O(m log(n)), which is much less than the time complexity of O(M log2 (0)) of the best previous algorithm. Here, M is the number of the shortest paths to be computed and m is a positive number related to the network topolog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odes incurring communications, m is usually much smaller than M. Our experiment shows that m is almost a constant when the network size increases. Accordingly, our algorithm is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e best previous algorithms to solve MOSP problems for large data networks  相似文献   

16.
卫星时变拓扑网络最短路径算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涛  柳重堪  张军 《计算机学报》2006,29(3):371-377
在提出卫星时变拓扑网络模型的基础上,首先证明了传统网络中的最短路径算法(如Dijkstra算法)在卫星时变拓扑网络中使用存在局限性,给出了一种可适用于卫星时变拓扑网络的最短路径算法并利用卫星节点间邻居关系的相对规律性,对算法进行了优化.相关仿真表明该算法比目前常用的卫星网络路由算法(如DVTR)更适合于切换频繁的卫星网络.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Kth最短路径搜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背离”路径的概念,论文在2nd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Kth最短路径搜索算法,并将其应用至实际环境中。通过K-1次2nd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的迭代,该算法可以求出网络中任意两个给定节点之间的Kth最短路径,2nd最短路径搜索算法在计算上具有简单性,因而也同样具有简洁、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将附有条件的最短路径概括为点约束、边约束和属性约束的最短路径问题。以栅格数据模型为图或网络描述方式,基于贪心算法思想,提出栅格数据模型中附有条件的最短路径算法。最后,通过实例进行了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栅格数据模型中附有条件的最短路径算法是完全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求解三角网格表面任意两点间近似测地线长度和路径问题的时间开销,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细分法的并行近似测地线算法。采用类矩阵乘最短路径并行算法求解点对间初始最短路径,并用源分割法映射子网格数据;所有处理器并行执行,对其所拥有点对之间的初始最短路径周围三角面片上的边进行细分操作;最后基于局部细化后的细分图并行,求得所有点对间的近似测地线长度和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并行近似测地线算法能够有效降低求解该类问题的计算时间,计算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运输网络分析和最短路径问题,提出加权标识S-图最短路径算法。根据Petri网基本原理和加权S-图的特点,给出交通网络加权S-图的网模型。阐述加权标识S-图最短路径的基本原理、求解加权标识S-图的最短路径定理及证明。通过交通运输网络示例和实验对算法进行验证,对比分析算法性能。结果表明,加权标识S-图最短路径算法能够更有效地求解交通网络最短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