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对3MZ1410S双头自动球轴承外圈沟道磨床进给系统的导轨和精进给机构进行改进,提高了进给精度和定位精度,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纪洪涛 《哈尔滨轴承》2010,31(1):17-18,50
通过对3MZ141OS双头自动球轴彖外圈沟道磨床进给系统的导轨和精进给机构进行改进,提高了进给精度和定位精度,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凸轮轮廓的加工质量是影响凸轮机构运行质量的关键因素。文中以木材单板旋切机进给控制凸轮机构的盘状沟槽凸轮的数控加工为例,提出了对盘状沟槽凸轮轮廓的加工要求和改进的工艺措施,介绍了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轮廓的过程以及数控加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机床的进给机构,进给机构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着数控机床的整体精度和质量。所以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及机床的工作效率,就需要着重关注数控机床的进给机构,尽最大力度对进给机构智能设计优化系统进行重点研究,本文主要对进给机构智能设计优化系统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合理的优化方式,希望可以通过本文对数控机床进给机构的优化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利用普通卧式车床加工圆锥表面时,经常会出现圆锥表面粗糙度不合格的现象,这是由于小拖板手动进给耐进给量不均匀所导致的。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套小拖板自动进给机构,利用此机构加工圆锥表面,可以提高加工质量及自动化程度,降低加工难度。小拖板自动进给机构利用车床自身的动力,把光杠的转动传递给小拖板,从而使小拖板匀速进给。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加工精度或进给伺服系统的稳定性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机构的轴、毂联接应采用改进的键、销联接结构或过盈、胀紧联接结构。  相似文献   

7.
Hz3HZ2210滚子轴承内圈挡边磨床是加工滚子轴承内圈挡边的自动化机床,用于加工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大挡边或圆柱滚子轴承内圈挡边。在经过二十年的使用后,设备的进给机构等传动装置都已磨损,严重影响了加工质量。针对以上问题,对进给机构等传动装置进行了改造,使设备的加工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探讨国内外机床横向进给精度保障机构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提高机床横向进给精度机构,经实用证明,提高了生产率和产品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我厂一台T612镗床,经十多年使用后,进给 控制机构开始出现误动作现象。主轴起动后,在不需 要进给时,进给机构有时会自行进给,造成工件报 废。维修工人按使用说明书调整摩擦结合子无效果, 更换结合子上的弹簧环和液压缓冲器上的磨损件后也 均未见效。 为了消除进给机构误动作的现象,我厂对该镗床 进行了大修理,对进给控制机构作了改进和简化。改进后使进给机构结构简单,重量减轻,所占空间位置也减少了,改进后的控制机构不必进行调节,维修方便。经过七年来的使用,未发生误动作现象,工作情况可靠。 图 1是T612镗床原进给控制机构的示意图。进…  相似文献   

10.
分析现用3MZ1410SA轴承外圈沟道磨床进给机构中进给丝杠与钢球之间存在磨损的原因及其影响,选用球轴承代替原有的滚珠套和钢球,改进了进给机构。实践证明,改进后的进给机构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摆动给料机构国产化过程遇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改进前后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使改进后的机构更加简单实用,降低了采购成本。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超细磨粒的电泳效应实现一种磨削技术称之为电泳磨削,通过超细磨粒电泳吸附层的研究,提出了自切深进给电泳磨削新工艺,即在机床无切深进给的条件下利用吸附在磨具上的磨粒层本身厚度的增加来实现微量进给。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在普通磨床上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同时还可以实现μm级的磨削深度。  相似文献   

13.
在通用台式旋铆机上增加齿盘式自动进给机构,由电气控制箱通过电磁阀控制3个气缸的协调动作,实现了半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提高5倍以上,同时改善了铆接品质。  相似文献   

14.
新型双列螺旋槽端面密封的静态性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研究了一种新型双列螺旋槽机械密封结构的工作机理。从可压缩流体Reynolds方程出发,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出了一定工况条件下双列螺旋槽机械密封端面间稳态下的密封间隙、液体的压力分布、开启力、供液小孔的压力损失及泄漏量等。计算结果表明,供液小孔所产生的压力损失提高了双列螺旋槽机械密封的静态轴向刚度。  相似文献   

15.
重点研究了传动机构齿轮精密制造技术中,硬质合金插齿刀磨削用碟形金刚石砂轮的内侧进给、外侧进给和交替进给修整方式,对砂轮整形精度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进给方式修整后的碟形砂轮磨制硬质合金插齿刀时,对插齿刀齿形精度的影响,同时采用粉末冶金棒、GC杯形砂轮、D/GC杯形砂轮3种修整方法,修整碟形金刚石砂轮,与原有修整方法进行对比试验,使修整后的碟形砂轮磨制整体硬质合金插齿刀而获得的齿形精度,分别提高了2.3倍、2.6倍和5.3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础钻机给进机构强度不一、等效应力以及总变形位移多变、给进机构的角速度与给进位置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微型桩基础钻机给进机构自动化控制技术。以非线性振动理论为基础,获取不同工况下钻机给进机构的控制参数,确定动力学参数并采用模糊 PID 控制技术,构建不同给进方向对应的基础钻机机械振动模型,确定隶属函数以及模糊逻辑控制规则,改进给进机构模糊控制器,自动化控制微型桩基础钻机给进机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以更短的时间达到期望的角速度,自动化控制时间和控制精度皆得到优化,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钻机给进机构控制。  相似文献   

17.
谭玉双  刘万录 《机械》2012,39(4):64-66
棒材砂轮倒棱机输送机构目前均采用螺旋进给机构,但螺旋进给机构在大规格棒材生产中存在螺旋辊不同步,造成圆钢进给速度不均匀,影响倒棱质量的缺点.为此,设计了一种高效柔性进给机构,该机构传动机构简单,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匹配棒材进给、横移、旋转三个工艺动作,达到设备造价低,工作可靠、维护简单、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实现了高质量倒棱的连续生产.  相似文献   

18.
利用超细磨粒的电泳效应实现一种磨削技术称之为电泳磨削,通过超细磨粒电泳吸附层的研究,阐述电泳磨削的机理,提出了自进给电泳磨削新工艺。通过加工实验介绍电泳磨削技术在硬脆性材料精密加工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加工技术能明显改善脆性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和破损率。  相似文献   

19.
自动防卡钻控制是潜孔钻机凿岩过程的一个关键控制技术,它直接影响机器的性能指标。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已有的潜孔钻机防卡钻方案及其卡钻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推进压力突然下降的信号控制推进系统回退来预防溶洞卡钻,利用回转压力的缓变信号无级控制推进系统推进力及推进速度来预防缓变卡钻和利用回转压力突变信号控制推进系统回退来预防裂隙卡钻的综合自动防卡钻控制方案,并对其控制规则进行了理论研究。本文所提出的潜孔钻机综合自动防卡钻控制系统稳定,能够实现自动预防各类卡钻控制,增强了钻机对复杂岩层钻进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设计一种基于视觉引导的工业棒材上料系统。首先,为了实现视觉引导进行工业棒材上料,设计了工业棒材上料总体方案,并对上料机械结构模型进行选型设计。然后,为了实现棒材的自动识别和位姿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旋转目标识别与定位算法。该方法在YOLOv5主干特征网络上,添加高效ECA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利用其避免降维,并通过适当跨通道交互策略提高特征提取能力;为了增强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融合,将原特征增强网络替换成BiFPN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尺度特征融合,提高棒材识别准确率并获取平面位置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双目视觉进行立体匹配获取棒材的深度位置信息,最终实现棒材立体位姿检测。对所提上料系统进行实验验证,棒材识别的平均精度为99.4%,抓取棒材成功率达到90%及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