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提高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水平。方法将4种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沙门氏菌食品分离菌株)和6种干扰菌(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粘质沙雷氏菌和恶臭假单胞菌)分别接种到不同选择性培养基中,观察菌落形态特征及显色情况,结合生化实验和血清学实验结果比较不同选择性培养基的分离鉴定效果。结果研究发现沙门显色培养基的分离鉴定效果最好,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不产H_2S,而弗氏柠檬酸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这2种干扰菌产H_2S,肠炎沙门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在沙门显色培养基中的菌落形态区别于其他沙门氏菌。结论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不能将产H_2S作为判定是否检出沙门氏菌的唯一标准。在挑取和鉴定典型、可疑菌落时必须结合不同的选择性平板和显色平板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只从单一平板上的菌落形态下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参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的NIFDC-PT-135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活动, 提高实验室沙门氏菌的检测能力, 增强实验室的竞争力。方法 按照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与血清学鉴定, 辅以VIDAS 30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进行快速初筛, 并以VITEK 2 Compact自动微生物快速检测分析系统对分离出的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结果 样品编号为0148的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 0546的检出肠沙门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沙门氏菌Ⅲb), 0676未检出沙门氏菌。结论 本次实验发现的肠沙门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在沙门氏菌属显色平板上出现蓝色菌落, 与以往判定的紫红色菌落有差异, 在检测中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3.
比较4种不同检验方法对亚利桑那沙门氏菌检测的优缺点,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API 20E肠杆菌和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系统和国标方法对巧克力中亚利桑那沙门氏菌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检验结果准确性上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沙门氏菌鉴定准确率高达98%,而其他3种方法都不能直接鉴定出准确的菌种类型;在操作步骤和时耗上PCR最佳,其次是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操作简便,检验周期短,且更精准,因此更适合对巧克力中亚利桑那沙门氏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参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的NIFDC-PT-135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技术能力与水平。方法按照盲样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依据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中的方法,对3份样品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和血清学鉴定,对分离出的可疑菌落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结果CODE0109样品中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CODE0143样品中检出肠沙门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沙门氏菌Ⅲb),CODE0835样品中未检出沙门氏菌。本实验室顺利完成考核,测定结果与考核结果一致。结论本次能力验证检出的肠沙门双相亚利桑那亚种在沙门氏菌显色平板上出现蓝色菌落,而以往则为紫红色菌落,因此在检测中应引起重视。通过此次能力验证,本实验室的沙门氏菌检测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验证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认盲样考核样品中分离到的罕见可疑沙门氏菌。方法依据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将可疑沙门氏菌通过分离纯化、生化鉴定、16S测序、Ribo-printer基因指纹鉴定、MALDI Biotyper质谱鉴定以及血清型分型等方法对其进行确认。结果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该分离菌的鉴定结果为大肠埃希菌,而16S测序结果为沙门氏菌属,基因指纹鉴定结果为沙门氏亚利桑那亚种,质谱鉴定结果为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且血清型分型也表明该菌应为IIIb型,综合判断该检出菌应为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结论采用基于不同原理的多种鉴定手段联用的鉴定方法更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实时荧光PCR法辅助鉴定能力验证样品中的沙门氏菌,以提高检验准确度。方法采用传统的增菌、选择性培养、生化鉴定方法进行样品检验,实时荧光PCR法作为辅助手段对BPW增菌液及可疑菌落进行扩增,最后用API20E鉴定系统对可疑菌落进行确认。结果 3个样品经增菌、选择性培养、生化鉴定后均无显著符合沙门氏菌菌落特征及生化特征的可疑菌落;缓冲蛋白胨水增菌液实时荧光PCR法扩增结果表明样品S02为可疑样品,其分离得到的菌落S02-4有典型扩增曲线;经API20E鉴定系统确认,样品S02为阳性样品,阳性菌为猪霍乱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结论实时荧光PCR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作为传统检验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参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的NIFDC-PT-135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实验结果。方法巧克力样品的前处理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及鉴定按照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沙门氏菌检验》进行,传统生化试验结合VITEK 2鉴定结果进行综合判定。结果 CODE0559样品中检出沙门氏菌属,CODE0205样品中检出肠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CODE0863样品中未检出沙门氏菌, 3个样品能力验证结果均与组织方一致。结论基于国标法检测沙门氏菌时,应综合使用几种分离平板,传统生化试验并结合VITEK2作为辅助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与分离培养法对食品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检测效果。方法 1RT-PCR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体检肛拭子进行初筛;2分离培养法:按照国标方法GB/T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和GB/T 4789.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对所筛选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RT-PCR法对食品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分离培养法。结论 RT-PCR法相对于分离培养法在从业人员体检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检测中,无论从检出率、准确度,还是检测时效性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从业人员体检中运用RT-PCR法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参加能力验证,提高检测技能,验证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依据GB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方法对代码为A414的样品进行沙门氏菌的检测鉴定。按照标准操作,使用TTB和SC两种增菌液,BS、XLD和沙门显色平板结合使用,通过API20E、VITEK并结合血清学试验综合判定,从能力验证样品中准确鉴定出肠道沙门氏菌亚种Ⅲa,即亚利桑那亚种,同时从样品中还检测出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两种干扰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全自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对国标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改进效果。方法从肉鸡专项监测中选取106份样品,采用全自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和GB 4789.4-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菌检验》进行沙门氏菌对比检测。与国标法相比,全自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取消了SC和TTB增菌,经BPW增菌后直接使用系统富集目标菌并接种显色平板。结果免疫磁珠法阳性检出率为32%,国标法阳性检出率为31%,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磁珠法取消了二次增菌的步骤,检测时间比国标法节省24 h,且平板上的单个菌落生长率和菌株特异性也更好。采用磁珠法检测的106份样品中,有34份样品检出可疑显色菌株,都有单个可疑菌落生长,最后均鉴定为目标菌沙门氏菌;采用国标法有38份样品检出可疑显色菌株,其中3份无单个可疑菌落生长经再次转种,最后有5株经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等干扰性杂菌,仅33株为目标菌沙门氏菌。结论全自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特异性好、单个菌落生长率高且检测时间短,可以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显色培养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定量的检测效果。方法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食品样本分离菌株: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0株其他葡萄球菌,5株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分别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和Baird-Parker培养基进行培养试验,并用国标法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对培养结果进行确证鉴定。结果 试验定性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显色培养基上呈紫红色,30株其他葡萄球菌呈蓝色或乳白色,5株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呈蓝绿色、表皮葡萄球菌呈乳白色、其余3株不生长,可在直观上对几种食品中常见葡萄球菌进行有效区别,而且目标菌在显色培养基和Baird-Parker培养基上计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确证结果显示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结果与GB 4789.10-2016方法结果一致。结论 显色培养基能快速锁定疑似目标菌落,为溯源调查指明方向,定量计数直观有效,配合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更提高了对目标菌的鉴定效率,更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依据GB 4789.4-2016标准对沙门氏菌ACAS-PT526能力验证样品进行常规培养法检测,同时使用Taq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对预增菌培养物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定。本研究首先以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hut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提取各类食源性菌种的核酸DNA进行实时荧光PCR反应,仅沙门氏菌属出现阳性扩增,非沙门氏菌属、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均无扩增信号,验证设计合成的引物探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次将能力验证样品和加标样品经预增菌、增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同时将预增菌培养物经实时荧光PCR测定后,18-D319和加标样品有显著的S型扩增曲线,Ct值分别为24.34和26.21,为沙门氏菌阳性,18-M906无显著荧光信号,Ct值>40.00,为沙门氏菌阴性。经API20E试剂条鉴定,18-D319为猪霍乱沙门菌亚利桑那亚种,鉴定百分率为99.90%,T值为0.97,18-M906为大肠埃希氏菌,鉴定百分率为99.80%,T值为0.94。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与常规培养法检测结果一致,且更为简单快速,从预增菌到结果判定仅需12 h,结果准确度高,一批次可检测多个样品,可用于大量样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筛查和对能力验证样品的检测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国标法(生化试剂鉴定法和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法)、实时荧光PCR法在能力验证项目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验中的优缺点。方法分析2种方法的不同检测原理,比较生化试剂鉴定法、BD 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法、实时荧光PCR法在细菌鉴定应用中的优缺点。结果 3个能力验证样品检出1阳性2阴性, 2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 3个样品实验均获得满意的结果。结论国标的常规培养法与仪器检测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参加能力验证工作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VITEK2COMPACT、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assisted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实时荧光PCR法(real-time 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4类方法,分析其对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效果。方法挑取12株阳性野生菌株复苏,配以1株标准菌株作为对照,分别用VIKEK2COMPACT、MALDI-TOF-MS、Real-timePCR、LAMP四类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并比较4类方法的结果差异。结果 Real-time PCR与LAMP单对通用引物能鉴定到属水平,此外, LAMP测定沙门氏菌时会有假阴性的情况出现;VITEK2生化鉴定能将少数沙门菌株鉴定到种的水平;质谱方法能鉴定到亚种水平,同时会出现鉴定不准确的情况。结论基于沙门氏菌属水平上, 4类方法都能快速准确鉴定沙门氏菌,但在使用快速检测技术时均应考量该方法的优点对实际工作的帮助以及缺点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才能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快速鉴定克罗诺杆菌的方法,实现对该菌显色培养基上生长的可疑菌落高通量、低成本初筛。方法 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设计针对克罗诺杆菌的属特异性引物,以7株参考菌株为对照,对2013年国家食品安全污染物监测网上报、初步鉴定为克罗诺杆菌的214株菌株进行复核鉴定。同时随机挑选其中84株菌,采用MALDI-TOF-MS技术和VITEK革兰阴性细菌鉴定卡鉴定。结果 7株参考菌株的PCR结果与对应大小一致,214株待测菌株PCR结果均为阳性。84株菌MALDI-TOF-MS和VITEK鉴定的结果均为克罗诺杆菌,符合率为100%。结论 PCR和MALDI-TOF-MS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耗时短等优势,可以实现大量可疑菌落的初筛,为我国克罗诺杆菌的监测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A total of 4,581 Salmonella strains isolated from nonhuman sources, including foodstuffs associated with foodborne Salmonella outbreaks, from January 1996 through December 2000 were serotyped at the Enteropathogens Laboratory, Instituto Adolfo Lutz, S?o Paulo, Brazil. Among the 123 different serotypes identified, 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 enterica serotype Enteritidis (Salmonella Enteritidis) was the most prevalent (32.7%), ranking first for almost every kind of source. The next most common serotypes were Salmonella Senftenberg (10.3%), Salmonella Hadar (6.8%), Salmonella Agona (5.1%), and Salmonella Typhimurium (2.4%). Rough strains belonging to the subspecies S. enterica subsp. enterica (4.8%), S. enterica subsp. arizonae (<1%), S. enterica subsp. diarizonae (<1%), and S. enterica subsp. houtenae (<1%) were also detected. Foodstuffs (including poultry meat for consumption) contained 38.1% of the studied Salmonella strains, poultry flocks (from several farms under salmonellosis control by the owners) contained 21.7%, the environment contained 10.6%, sewage contained 9.4%, water contained 6.6%, animal feed contained 4.4%, chill water from poultry-processing operations contained 2.2%, and other sources contained 7.0%. Foodstuffs extensively contaminated with Salmonella strains were poultry meat (40%), cow meat (11%), desserts (8%), mayonnaise (6%), sausage (5%), and unpasteurized shell eggs (4%), and there were several other food sources (26%). Homemade mayonnaise was the most common vehicle for Salmonella foodborne outbreaks, and Salmonella Enteritidis was the serotype most isolated (95%) from that source. According to these data and previously published data concerning Salmonella strains isolated in S?o Paulo State, almost the same serotypes have predominated among nonhuman sources for the last decade.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一株分离于冰鲜金鲳鱼样品中的菌株进行分析鉴定。方法利用TCBS培养基和弧菌选择性培养基从冰鲜金鲳鱼样品中分离到1株菌株sznj V083,并对该菌株的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标准菌株ATCC33847,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标准菌株ATCC27562的质控检验。结果该菌株在TCBS平板上呈现蓝绿色菌落,而在弧菌显色平板上呈现深蓝色菌落,其全自动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其为创伤弧菌。PCR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为副溶血性弧菌并与参考菌株Vibrio parahaemolyticus BB22OP(登陆号CP003973.1)的同源性最高。且该菌株的毒力基因tdh、trh检测为阴性。结论分离于冰鲜金鲳鱼样品中的菌株sznj V083为副溶血性弧菌。在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中,除了常规的生理生化等方法外,还应该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或PCR方法提高检测结果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