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荧光联用法同时检测营养强化淀粉类食品中7 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的方法。样品经淀粉酶60 ℃酶解45 min,调pH值提取后,经十二烷基硫酸钠(5 mmol/L,加入0.1%磷酸,三乙胺调pH 3.0)-乙腈梯度洗脱,VB1、烟酸、烟酰胺在不同波长下进行检测,VB2、吡哆醛、吡哆醇、吡哆胺采用目标物出峰时间段转变激发、发射波长检测。7 种维生素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6~0.999 9,加标回收率为90.5%~102.5%,检出限为0.01~0.08 mg/100 g,定量限为0.025~0.26 mg/100 g。方法快速、高效,适用于大批量强化淀粉类食品中7 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高职生物食品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高职生物食品类专业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高职生物食品类专业定岗实习网络管理的人员素质要求,网络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网络管理的注意事项,指出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将因为其高效性和方便性成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3.
谷物及其制品在生产、贮藏、运输的各个环节均易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且真菌毒素种类多、浓度低、毒性强、性质差异大,防治困难。文章综述了谷物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前处理技术(液液萃取技术、固相萃取技术、QuEChERS技术、免疫亲和层析技术)和检测技术(免疫层析技术、光谱技术、液相色谱技术、液质联用技术),并对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串联式生防真菌产孢箱的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生分生孢子是生防真菌应用和剂型化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该研究对自行研制的具有应用潜力的串联式产孢箱发酵生产气生分生孢子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对球孢白僵菌ChB9菌株在两种常用培养基质(籼米和粳米)以不同重量面积比、不同灭菌方式下发酵得到的孢子粉产量、气生菌丝产量和培养基利用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来优化该产孢箱在发酵生产气生分生孢子过程中的相关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粳米、105℃灭菌30 min与重量面积比(g:cm2)为1∶2的组合条件最符合产业应用实际,产量为17.56±2.79 g孢子粉/kg稻米,为最佳选择。该研究获得的优化参数不仅可以指导生防真菌孢子粉的小规模实验室生产,而且可为以麦类等其他发酵基质的发酵生产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重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加工产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转基因大豆及其深加工制品进行筛选检测。通过设计大豆内源基因植物凝集素(Lectin)和常用的外源基因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CaMV35S)、根癌农杆菌胭脂碱合成酶基因终止(nos)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特异性、重复性和灵敏性的实验比对分析等开发建立了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以10%Roundup Ready转基因大豆标准品为材料,建立并优化转基因大豆的定量检测体系,对大豆中的转基因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检测特异性强,扩增效率在90%~110%,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 98,确定了最低检测限为每20μL反应2. 4个拷贝。结论:由于使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技术,可实现一管多检的实际需要,降低试剂成本,缩短检测时间,为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转基因成分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有效方法,为促进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四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转基因玉米及其深加工制品进行筛选检测。选定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pCaMV35S)、农杆菌的胭脂碱合成酶基因终止子(tNOS)以及根癌农杆菌CP4蛋白基因和5-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EPSPS)为外源基因,选定编码玉米淀粉合成酶异构体zSTSII-2 (zSSIIb) 基因作为玉米物种的内参照基因。设计和合成靶标基因特异性引物和多重荧光探针,经特异性、重复性、灵敏性和适用性等方法学验证建立了四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扩增效率在90%~110%,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最低检测限为每20 μL反应13个拷贝,最低定量限为每20 μL反应1.3个拷贝,其检测结果与SN/T 1204-2016标准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由于四个目标基因可以在一个反应管中进行扩增反应,且含有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可降低试剂成本,简化操作程序,缩短检测时间,为玉米及其深加工产品转基因成分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课程是食品检测专业群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涉及与微生物相关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检验检测等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依据GB 4789.4-2016标准对沙门氏菌ACAS-PT526能力验证样品进行常规培养法检测,同时使用Taq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对预增菌培养物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定。本研究首先以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hut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提取各类食源性菌种的核酸DNA进行实时荧光PCR反应,仅沙门氏菌属出现阳性扩增,非沙门氏菌属、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均无扩增信号,验证设计合成的引物探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次将能力验证样品和加标样品经预增菌、增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同时将预增菌培养物经实时荧光PCR测定后,18-D319和加标样品有显著的S型扩增曲线,Ct值分别为24.34和26.21,为沙门氏菌阳性,18-M906无显著荧光信号,Ct值>40.00,为沙门氏菌阴性。经API20E试剂条鉴定,18-D319为猪霍乱沙门菌亚利桑那亚种,鉴定百分率为99.90%,T值为0.97,18-M906为大肠埃希氏菌,鉴定百分率为99.80%,T值为0.94。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与常规培养法检测结果一致,且更为简单快速,从预增菌到结果判定仅需12 h,结果准确度高,一批次可检测多个样品,可用于大量样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筛查和对能力验证样品的检测验证。  相似文献   
9.
Bt11转基因玉米品系具有抗草铵膦除草剂,鳞翅目昆虫抗性的耐除草剂抗虫玉米,MIR162和Mon89034是鳞翅目昆虫抗性的单抗虫玉米,均是国内外出入境监管主要关注的转基因玉米品系。本研究通过靶标基因筛选,转基因阳性样品采集,核酸样本制备,多重引物和荧光探针组合筛选,反应体系优化以及方法学验证等过程开发建立了四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的使用可实现一个反应管中同时检测MIR162、Bt11、Mon89034三个玉米品系的特异性基因序列和一个编码玉米淀粉合成酶异构体zSTSII-2 (zSSIIb) 玉米内源基因。通过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特异性S曲线与对应的阈值大小分析可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这三个转基因玉米品系及其转化体成分。经方法学特异性检测,结果与转基因检测金标准的单实时荧光PCR结果一致;经平行样和灵敏度测试,最低检测限为18个拷贝;经标准曲线扩增分析,四个基因的扩增效率均在90%~110%范围内,扩增效果良好。该方法从DNA提取到报告结果不足3小时,可缩短检测时限,节约试剂耗材成本,操作简单易行,满足高通量特征,可为市场流通产品品系和转基因成分的实时监管和快速鉴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重实时荧光 PCR技术的高通量特征,对转基因玉米MIR604、GA21、DAS-40278-9和98140的特异性靶标序列设计TaqMan-MGB荧光探针,通过退火温度和引物探针浓度梯度优化建立了四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经特异性,重复性和灵敏性等方法学验证确认了方法的可靠性。MIR604、GA21、DAS-40278-9、98140四个特异性基因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3.263x+36.632,y=-3.422x+36.384,y=-3.294x+38.978和y=-3.278x+37.514;Ct值变化范围分别在23.556~37.524,22.893~37.412,25.304~39.110和24.501~37.618之间;标准偏差分别在0.078~0.476,0.085~0.463,0.120~0.487和0.148~0.353之间;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7,0.996,0.995和0.993;检出限可达10个拷贝,扩增效率满足欧盟等国际要求。该方法一管多检,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适用于大批次样本的高效分析检测,为转基因产品合规使用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测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