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实验室不同人员对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制定措施,从而加强实验室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手段。方法:采用GB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中的第二法及相关要求进行样品检测,对3名检测人员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质量控制的符合性。结果:实验室制定出相应措施,统一人员操作细节,实现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评价要求。结论:在不同人员检测结果数据差异分析过程中,识别人员间操作的不同之处,细化操作标准,要求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对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实验室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食品和药品等对卫生标准要求较高的时代,在投入市场之前需要做严格的质量和卫生检测。而在检测过程中,对验室工作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可以有效地检测质量,保证工作成果。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分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或生活合同要求,对药品食品进行质量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工作环节。而相关监督部门或机构也要按照相关要求对实验室质量检验工作进行特定频率或者持续性验证与监督,其代表着最高管理者权限,在整个食品、药品质量监督过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食品分析水平测试计划(Food analysis performanee assessment scheme,FAPAS)转基因检测的能力验证中对样品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的要求,分析了转基因检测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方法选择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根据比对参与FAPAS验证的其它实验室的数据,判断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FAPAS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显示实验室的相关检测能力和水平。加强对转基因检测过程中的方法分析和质量控制,对提高检测水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是食品控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其检测结果关系到食品的质量是否在可控范围内,菌落总数检测方法的提升,检测环境的改善是影响其检测结果的直接因素。本文就食品中菌落总数检测能力验证质量控制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措施,为提升实验室检测技能,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 对于检验业务的开展及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 可全面控制影响食品检测数据的诸多因素, 从而进一步提高实验室食品检测的质量水平, 为食品消费者提供坚强的技术保证。因此需要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 为相关检验检测机构提供参考。本文主要从人员、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内部比对等内部质量控制方面和实验室间的比对, 能力验证, 测量审核等外部质量控制方面详细地解析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全过程, 同时借鉴了一些实验室的实例, 并对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现实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质量, 减少并避免检验事故的发生, 使检测结果更科学、更准确、更全面、更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实验室食品菌落总数检测人员检测过程与结果进行比对,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根据内部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按照GB 4789.2-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进行检测,对4名实验人员测定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其质量控制。结果 4名检验人员的测定结果均允许范围内,但A人员的测定结果普遍偏低,log值接近于满意范围临界值。结论检验人员严栺觃范地按照有兲操作觃程及标准觃定进行实验,定期进行人员比对,为实验室质量控制及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及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食品质量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以及健康,重视食品检验检测工作非常有必要。在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检验的结果,同时也要严格控制食品检验检测的各个环节,保证检验工序的准确性。在控制检验检测时,对样品采集、制备、仪器准备、检验方法选择和实验室环境都有严格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影响食品检验检测准确性提高的控制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保证食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正食品检测检验结果是直接反映食品安全性的数据,但是在具体检测中还存在很多因素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仪器、技术、人员、环境等都是直接影响因素。为了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食品安全质量,就需要在检测的过程中加强监督和管理,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要达到标准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以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阐述样品抽取的原则及制备要求,其次对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仪器和试剂的选择要求进行论述,同时还分析了食  相似文献   

9.
<正>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将食品检测实验误差降到最低,以此来保证实验质量。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措施及实验室检测过程的控制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实验室质量水平,以保证食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实验室来说,检测工作至关重要。为了能够获取质量比较高的检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逐渐提高,对食品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食品安全,应当加强食品检验,不断提高食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如何提高食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能够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1.
小麦粉比对检验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比对检验的结果,找出企业在检验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保证企业化验室数据的准确性,防止在检验过程中由于系统误差、操作不当导致错误的检验结果,确保企业化验室在控制食品质量安全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方法各实验室按照国家标准对小麦粉灰分进行测定,提交检验的原始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对企业提交的报告进行数据汇总,先利用格鲁布斯检验法对离群值进行剔除,然后对数据用统计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运用统计方法对泰兴市小麦粉比对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有2个实验室数据离群。结论小麦粉生产企业检验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对少数企业灰分检验结果偏离较大的现象进行了探讨,对实验室在检测过程控制、检测结果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食品种类与数量丰富的当今社会,繁荣发展的食品理化检测实验室不仅维护了食品行业的公平竞争,也为广大人民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因此,全方位地提高食品理化检测实验室的检验能力对食品质量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长期食品理化检测实验室中工作和学习的基础上,参考《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可靠、全面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分析归纳食品理化检测实验室的管理要素,提出有效措施,以期提高实验室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实验室管理能力,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日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其中兽药残留问题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总结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常用检测标准,包括β-受体激动剂类、氯霉素类、孔雀石绿和结晶紫、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6类物质共12个检测标准;详细论述了部分标准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标准溶液的配制、提取和净化方法的操作、定量方式的选择等。最后,从考核样品的保存方式、实验方案的确定、标准溶液的配制、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数据结果的处理5个方面,对能力验证工作提出了建议,旨在促进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水平的提升,确保能力验证的满意结果,从而更好地为食品质量安全监控部门提供支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4.
试剂耗材的质量是食品理化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基础, 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正确度, 是质量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为了全面加强试剂耗材的质量把关, 确保食品理化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质量管理全流程可控可追溯, 本文从食品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角度, 分析试剂耗材的采购管理、贮存管理、使用管理3个方面的质量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其中重点讲述了正确使用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对试剂耗材进行技术指标的检验验收, 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以对食品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试剂耗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标准物质是保证准确量值和量值溯源的重要工具,标准物质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是确保实验室检测数据准确的关键步骤,关系着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对标准物质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充分发挥标准物质的功能,是当前检测实验室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探究了从标准物质的购买、验收及验证、储存管理、配制、标识、使用、期间核查、失效后处理等全过程进行系统地控制,保证标准物质的质量,确保标准物质在质量控制、校准测量仪器、评价测量分析方法、赋予物质特性量值、考核评价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产品检测过程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检测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检测技术能力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技术法规, 检验检测机构如何正确获取和合理利用食品安全标准开展工作, 对检验检测过程控制以及评价、判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了食品安全标准管理中标准的获取、查新、变更、受控与分发、培训以及跟踪、评价的过程, 同时探讨了食品安全标准在合同评审、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以及报告结果中的应用, 指出其存在问题并从标准查新、受控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检验检测机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的解决措施, 为有效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正确和可靠提供了管理方法及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实验室稻谷水分、脂肪酸值检测人员检测过程与比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方法 按照GB/T 20569-2006《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及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检测, 对2名参试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评价其质量控制。结果 参试检测人员的测定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 比对结果满意。结论 人员比对试验能较好的判定检验人员的能力, 对于新老员工数据差异性分析过程中, 有效分析引入误差, 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法规标准是我国食品包装行业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首先梳理和综述食品接触铝罐安全标准体系现状,通过对比分析中国、ISO、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的食品接触铝罐标准法规现状,研究国内外食品接触铝罐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差异,总为我国食品接触铝罐及其他金属容器的标准法规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和依据。其次,开展国内外食品接触铝罐的食品安全标准指标对比分析,通过对国内外食品接触铝罐的食品安全标准指标如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总迁移量及迁移试验方法的对比分析,为完善我国食品接触铝罐安全标准指标提供依据。最后,在开展上述对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食品接触铝罐法规标准的发展建议。本文为食品包装行业了解国内外相关标准法规、理解相关安全指标提供知识信息,为完善我国食品接触铝罐安全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在农贸市场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室,通过每日抽样检测,能有效发现和消除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从而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本文以目前农贸市场快检室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加强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是开展快检工作的首要任务,进而就实验室能力建设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政府单位和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食品检验工作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一环。食品检验工作的质量是整体检验工作的关键所在, 检验质量不达标准, 出具的检验报告不准确, 会造成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 严重危害公众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加强食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就对食品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食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 如何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 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增强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 从人员、设备、设施和环境、样品管理、检验方法、质量监督、测量溯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以更好促进食品检验工作的开展, 满足客户和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 为食品监管执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和执法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