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结合项目实际,进行爆破地震波的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用不同的置信度进行拟合,确定K、α系数。用安全系数对回归公式预报爆破震动强度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爆破震动强度预报的置信度和安全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振儒  雷俊丽  范磊  方向  毛志远 《工程爆破》2005,11(3):69-71,65
结合项目实际,进行爆破地震波的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用不同的置信度进行拟合,确定K、α系数。用安全系数对回归公式预报爆破震动强度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张建华  黄刚 《爆破》2012,29(2):114-118
频繁的爆破震动会对露天矿已有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以HML露天矿为背景,监测爆破震动对边坡的扰动,用回归分析原理得出爆破地震波在岩体中传播衰减规律公式。为今后的爆破设计和震动的预测提供依据。在原有的数据基础上,利用LS—DYNA显式动力分析软件模拟矿山爆破,分析爆破地震波对边坡的影响。在边坡模型上选取点和单元体,通过分析比较其震动速度和有效应力的衰减规律,可以总结出地震波在HML矿山岩体中的传播规律和危害机理。为确保矿山生产顺利进行,维护矿山边坡的稳定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般地下岩体中都含有孔隙水,孔隙水的存在对于隧洞爆破工程有着重要影响。多条隧洞爆破开挖时,含水隧洞围岩在爆破激励作用下,巷道之间也会互相影响。采用现场爆破监测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含水、不含水2种不同的工况进行了计算研究:对隧洞群的爆破开挖进行了监测,提取其中较强的震动信号,根据最不利工况的选择,把它加载到根据实际情形建立的地下隧洞群模型上,模拟某次实际的爆破过程。提取计算时程中不同巷道部位较危险位置围岩点的震动数据加以分析,得到饱和水围岩在爆破震动下的变化规律,对含水围岩的安全趋势做出研判,对同类工程的安全施工作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恒伟  吴新霞  王文辉 《爆破》2006,23(4):78-81
阐述了彭水水电站导流隧洞进口围堰及岩埂拆除爆破对周边建筑物的震动影响.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部位,采用原位质点振速测试的方法对整个爆破的振动影响进行了全过程监测,对实测结果分析表明,爆破对周边需保护的建筑物未产生明显的危害.监测成果可供类似工程爆破震动安全设计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
爆破震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危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魏晓林  郑炳旭 《工程爆破》2000,6(3):81-88,73
在广州数个临近建筑爆破实例的基础上 ,对点源爆破地震波辐射时程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以模拟调整的实测爆破地震波 ,应用时程分析法计算了建筑结构和非结构的地震响应。在使用超过安全规程允许的药量进行临近建筑的浅眼爆破时 ,除了利用计算方法校验爆破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外 ,还应采取稳妥的试爆措施 ,并配合薄弱结构处的震动监测 ,才能确保爆破安全。利用本文推荐的方法 ,解决了建筑物附近爆破的设计与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广州数个临近建筑爆破实例的基础上 ,对点源爆破地震波辐射时程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以模拟调整的实测爆破地震波 ,应用时程分析法计算了建筑结构和非结构的地震响应。在使用超过安全规程允许的药量进行临近建筑的浅眼爆破时 ,除了利用计算方法校验爆破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外 ,还应采取稳妥的试爆措施 ,并配合薄弱结构处的震动监测 ,才能确保爆破安全。利用本文推荐的方法 ,解决了建筑物附近爆破的设计与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8.
爆破震动的幅值、频率与持续时间是结构爆破震动响应与破坏的重要参数,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地面建筑物的爆破震动判据采用质点峰值震动速度和主震频率,但没有指明是三向速度的合速度还是单向速度,给爆破震动判据应用带来不便。文中采用有限元时程分析讨论了不同爆破震动频率速度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态响应,指出在较高频率的爆破震动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对竖直向地震波响应较大,易在竖直向地震波作用下产生破坏,并可以将三维爆破震动中最大震动速度幅值作为爆破震动安全标准值;在较低频率的爆破地震荷载作用下,震动的水平荷载引起结构的破坏是主要的,应考虑水平最大荷载的爆破震动安全标准值。即结构抗震的安全标准在高频时以垂直荷载速度峰值为准;在低频时以水平荷载速度峰值为准。  相似文献   

9.
乌龙泉露天矿深孔爆破震动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乌龙泉露天矿的生产实际 ,阐述了该矿深孔爆破震动的测试方法和测定结果。测定结果的分析表明 ,在当前的生产爆破规模下 ,爆破震动不会对主要建 (构 )筑物产生影响。通过测定数据的回归分析 ,得出了能描述该矿深孔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的表达式 ,为该矿预测生产爆破地震强度和采取降震、减震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 ,对该矿的生产爆破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结合乌龙泉露天矿的生产实际 ,阐述了该矿深孔爆破震动的测试方法和测定结果。测定结果的分析表明 ,在当前的生产爆破规模下 ,爆破震动不会对主要建 (构 )筑物产生影响。通过测定数据的回归分析 ,得出了能描述该矿深孔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的表达式 ,为该矿预测生产爆破地震强度和采取降震、减震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 ,对该矿的生产爆破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以长河坝水电站泄洪放空系统及中期导流洞工程出口边坡爆破开挖为背景,分析了边坡爆破地震波对下邻地下洞室安全的影响。运用理论分析及现场监测等方法,在充分分析现场工程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放空洞和3#泄洪洞的振动测点位置,共获得了21组爆破振动测试数据。结果表明:放空洞底脚处峰值振速为垂直方向4.32cm/s;3#泄洪洞洞壁距底板0.5m处的峰值振速为水平方向4.05cm/s;洞室与爆区的相对空间位置不同,其峰值振速所在的方向不同。认为尽管边坡爆破位于洞室群的上方且距离较近,但只要爆破方案及其参数控制得当,可以保证洞室群安全。  相似文献   

12.
以长河坝水电站泄洪放空系统及中期导流洞工程出口边坡爆破开挖为背景,分析了边坡爆破地震波对下邻地下洞室安全的影响。运用理论分析及现场监测等方法,在充分分析现场工程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放空洞和3#泄洪洞的振动测点位置,共获得了21组爆破振动测试数据。结果表明:放空洞底脚处峰值振速为垂直方向4.32cm/s;3#泄洪洞洞壁距底板0.5m处的峰值振速为水平方向4.05cm/s;洞室与爆区的相对空间位置不同,其峰值振速所在的方向不同。认为尽管边坡爆破位于洞室群的上方且距离较近,但只要爆破方案及其参数控制得当,可以保证洞室群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控制下穿于建筑密集、交通流量大的重庆市主干道洪湖东路地铁车站,爆破开挖产生的爆破振动对围岩和施工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其产生的爆破振动进行了监测,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围岩质点振动速度峰值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该围岩中爆破地震波的衰减规律。根据开挖区域允许的爆破振动速度,计算其爆破施工安全许可的单段最大起爆药量为1.8kg,从而为车站开挖爆破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监测结果表明,在车站开挖爆破近区围岩中,垂直方向质点振动速度较大,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加,垂直方向振动速度与水平方向振动速度趋于接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控制下穿于建筑密集、交通流量大的重庆市主干道洪湖东路地铁车站,爆破开挖产生的爆破振动对围岩和施工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其产生的爆破振动进行了监测,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围岩质点振动速度峰值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该围岩中爆破地震波的衰减规律。根据开挖区域允许的爆破振动速度,计算其爆破施工安全许可的单段最大起爆药量为1.8kg,从而为车站开挖爆破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监测结果表明,在车站开挖爆破近区围岩中,垂直方向质点振动速度较大,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加,垂直方向振动速度与水平方向振动速度趋于接近。  相似文献   

15.
精确延时条件下的爆破振动响应特性是当前工程爆破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基于岩质边坡爆破振动响应的理论分析,结合溪洛渡水电站边坡开挖爆破振动的数值模拟,研究了精确延时条件下的岩质边坡爆破振动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边坡的爆源近区,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及第一主应力的变化随延时时间的不同具有明显的低峰值,而在爆源远区,则难以确定明确的变化规律。在爆源的近区,合理的延时时间可以降低甚至避免振动效应叠加,该延时时间的最小值约为爆破振动的主周期;爆源的远区,虽然振动峰值降低,但是难以避免爆破振动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以二维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的三自由度弹性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Matlab编程实现用时程分析方法求解该体系的动力响应。通过分析各种情况下的结构响应幅值结果,探讨了爆破振动幅值、频率、持续时间等爆破振动三要素对二维爆破地震波作用下三自由度弹性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为建立多维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物的多参数安全判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爆破振动作用下地下洞室临界振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长平  卢文波  张建华 《爆破》2005,22(4):4-7,28
利用波函数展开法,分析了爆破地震波与邻近圆形洞室的相互作用,推导了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圆形地下洞室围岩的应力和位移表达式,求出了爆破地震波频率不同和围岩性质不同时围岩周围的应力和振速分布.结合应力和振速分布及围岩的抗拉强度,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围岩的临界破坏振速.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挤淤爆破规律以及爆破地震波的传播特性,结合连云港连云新城示范区填海造地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挤淤爆破工程实例,对挤淤爆破的全过程进行高速摄影录像和爆破地震波监测与分析。高速摄影再现了挤淤爆破过程中"水—淤泥—围堰"系统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有效解释了挤淤爆破过程中预埋石料与淤泥置换的作用机理。利用实测的爆破地震波数据修正与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K和衰减系数α,获得了适于挤淤爆破过程中计算质点振动速度随距离衰减的Sadovsk计算公式,为有效预测类似工程中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特征提供了一种方法参考。挤淤爆破过程中测得的爆破地震波主振频率范围在8~50 Hz之内,说明淤泥介质对爆破地震波不同频率成分的传播具有选择性:高频地震波通过淤泥时产生大幅度的衰减,低频地震波通过淤泥后对建(构)筑物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19.
叶海旺  周建敏  余红兵  王超  雷涛 《爆破》2016,33(1):12-18
为探索岩体结构面对爆破振动速度峰值、主频和信号中的能量分布等的影响,在钻沟石灰石露天矿爆破生产现场进行爆破振动测试。分别采用小波包分析和ANSYS/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对结构面影响下的爆破振动信号和爆破振动传播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小波包分析结果表明,当地震波穿过结构面时,爆破振动频率介于0~15.6 Hz之间的能量占爆破地震波能量比例随之增加,增幅达63.1%,而振动频率介于15.7~31.3 Hz之间的能量比例随之降低,降幅达56.9%。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爆破地震波在未穿过结构面之前和穿过结构面后,振速峰值没有明显的衰减;而穿过结构面时,振速峰值衰减明显,其平均减震率为40.66%。此外,地震波在坡体内受高程和结构面双重作用,导致其放大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爆破地震波穿越不同充填介质结构面的振动速度、频率和能量分布的衰减规律,采用混凝土边坡相似模型进行爆破振动试验。通过分析爆破地震波的峰值振动速度、边际能量谱和各频带能量百分比,获得了爆破地震波穿越无结构面与结构面充填泥、细沙、水和空气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当充填介质波阻抗越小,地震波的峰值能量和峰值振动速度衰减越快,频率上表现出高频滤波作用越强,在频带间能量分布变窄,主频带有往低频带0~20 Hz聚集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当水作为充填介质时,不仅水的波阻抗会影响地震波的衰减,而且水的微压缩连续性也会使峰值能量和峰值振动速度衰减更慢,能量在频带间分布更广,水的流动性则会造成爆破地震波的主频带在各传播方向上分布不一。在相同充填介质条件下,随着结构面倾角增大,峰值振动速度在各传播方向上均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