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松木在加工利用前必须进行脱脂处理,而传统的脱脂工艺成木高.效果欠佳,作者采用全因素试验法,对马尾松木材进行过热乙醇溶液脱脂处理,以获取马尾松木材高效脱脂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新西兰产的辐射松木材松脂特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辐射松单板脱脂的机理,着重对碱液皂化法进行了研究,旨在寻求切实可行的工艺和技术,为工厂成功利用新西兰辐射松木材制造胶合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该课题详细研究了马尾松板材脱脂保色的机理及工艺,马尾松板材经脱脂保色处理后,基本保持了原有色泽,改善了木材干燥性能,木材加工性能,油漆性能,增加了木材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实验以高温脱脂豆粕蛋白溶出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比较加热搅拌法与超声波法两种方法处理脱脂豆粕粉制备豆浆的工艺,得到了脱脂豆粕制备脱脂豆浆的最佳工艺参数。加热搅拌法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18,蛋白溶出率为80.9%;超声波法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16,蛋白溶出率为81.8%。从节能角度考虑,选取超声波法为高温脱脂豆粕制备脱脂豆浆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的方法对新鲜米糠进行脱脂处理,以脱脂率为指标确定米糠脱脂的最佳工艺并进行脱脂效果的储存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对提高米糠脱脂率有显著影响(P 0.05),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脱脂的最佳工艺是料液比1∶17.5(g/mL)、超声波功率450 W、超声波时间11 min,在此条件下脱脂率可达到96.97%,比单独使用乙醇浸提所得脱脂率提高了2.43倍。经脱脂处理的米糠在较长时间内脂肪酸值变化和感官评分均表现良好,储存期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6.
以马面鱼皮为原料,研究鱼皮的脱脂除杂蛋白工艺。对脱脂除杂蛋白工艺中试剂种类、试剂浓度、料液比、处理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试验结果表明,马面鱼皮脱脂的最佳工艺为:异丙醇溶液为脱脂试剂,浓度15%,料液比为1∶15(g/mL),在40℃时处理25 h,脱脂率达到93.10%;除杂蛋白最佳工艺为:采用NaCl与NaOH溶液联用进行鱼皮除杂蛋白处理,浓度均为0.3 mol/L,料液比1∶20(g/mL),处理25 h,除杂率为31.09%。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是中国主要的人工林树种,其蓄积量最大,分布地域最广。但由于富含树脂。其用途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松木脱脂成为提高其利用价值的重要手段。基于传统的脱脂方法不甚理想的状况,作者探讨了一种新的脱脂工艺方法——溶剂汽相法。该方法不仅能保证脱脂效果,而且降低了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绵羊皮两步法脱脂工艺的优化。通过对脱脂前后皮样油脂含量检测和组织切片染色观察等的分析,得到第一步脱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性脂肪酶浓度15 u/mL,温度43℃,pH 10.0,时间120 min,采用此工艺,脱脂率达32%左右;第二步脱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脂剂FG-B浓度4 g/L,温度43℃,pH10.0,时间120 min,采用此工艺,累计脱脂率达到58.9%。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碱性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腺中的脂肪,使绵羊皮乳头层产生一些空腔和腺体管道,有利于进一步脱脂,减少脱脂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3种不同脱脂方法对牛骨的脱脂效果,探索最适脱脂方式,并确定最佳脱脂工艺方案。方法:研究正己烷,乙醇和常压蒸煮等不同脱脂方法对牛骨基本成分、色泽的影响,确定最佳脱脂方式。在确定最适脱脂方式的前提下,研究脱脂温度、料液比、脱脂时间、搅拌速度等对脱脂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脱脂工艺条件。结果:常压蒸煮脱脂为最适脱脂方式,脱脂最佳工艺条件为:洗后鲜牛骨以料液比1:2加入纯水,95℃条件下2000 r/min处理3 h。脱脂后牛骨呈粉白色,脂肪含量4.05%,蛋白损失0.15%。结论:常压蒸煮脱脂方式成功地去除牛骨中大部分脂肪,为牛骨深加工产品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对重庆糯小米米糠进行稳定化处理,经正交试验优化微波工艺参数,考察米糠水分含量、处理时间和微波功率对小米米糠贮藏6 周酸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料层厚度为1 cm时,小米米糠稳定化最佳工艺参数为:水分含量27%、微波功率600 W、处理时间90 s。此条件下,样品37 ℃贮藏6 周后,脂肪酸值为21.40 mg KOH/g,远小于空白组的171.00 mg KOH/g。通过响应面优化工艺设计获得超声波辅助重庆糯小米米糠脱脂的最佳工艺,研究脱脂温度、脱脂时间、料液比对小米米糠脱脂率的影响,得出小米米糠脱脂工艺的最佳组合为:脱脂温度59 ℃、脱脂时间17 min、料液比1∶2.5(g/mL)、超声功率60 W。在此条件下进行小米米糠的脱脂,其脱脂率为90.89%,有较好的脱脂效果。  相似文献   

11.
猪皮超声波乳化脱脂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丽清  陈清  韩佳冬  马良  张宇昊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6):265-267,272
以新鲜猪皮为原料,以脱脂率和胶原损失率为评价指标,研究超声波结合NP-10、AEO-9和SDBS等表面活性剂对猪皮的乳化脱脂效果,优化最适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猪皮超声波乳化脱脂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超声波脱脂效果,其中以超声波SDBS乳化脱脂效果最好,最适脱脂工艺参数为0.75%SDBS、脱脂时间2h、料液比1∶2.5。该条件下鲜猪皮的脱脂率可达68.67%、胶原损失率为10.01%。  相似文献   

12.
碱性脂肪酶Greasex 50L在猪皮上的脱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碱性脂肪酶 Greasex 50L在猪皮上的脱脂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将酶处理前后及有无酶处理的皮进 行了油脂抽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 Greasex 50L的作用,皮的油脂含量(二氯甲烷浸提物)显著降低。通 过对试验方案的多次筛选,得到比较适于碱性脂肪酸 Greasex 50L作用的工艺条件,油脂去除率可达 60%。  相似文献   

13.
乳化法脱脂对猪皮中某些蛋白质组分及表皮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采用近十种表面活性剂对鲜猪皮的脱脂效果,脱脂废液中还原糖含量和氮含量以及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对几种具代表性的表面活性剂脱脂前后生皮组织构造的观察,发现在碱性条件下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除有润湿,去污,脱脂作用外对生皮的纤维间质有较强的溶出作用对生皮表皮也有一定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脱脂条件下米渣蛋白的结构及功能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法、脂肪酶法、乙醇浸泡法模拟工厂米渣蛋白脱脂工艺,制备脱脂米渣蛋白,比较不同脱脂方式对米渣蛋白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脱脂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种脱脂方式的脱脂率分别为醇法95.66%、酶法81.29%、碱法77.35%;脱脂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米渣蛋白的蛋白组成及三级结构,但对蛋白的一级和二级结构没有显著影响;另外,通过表面微观结构分析发现,脱脂会影响米渣蛋白的重聚集行为。脱脂工艺对米渣蛋白的组分及结构特性的改变会显著影响其功能性质。其中,酶法脱脂可以明显改善米渣蛋白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优化鱼皮超声乳化法脱脂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晔  马良  张宇昊 《食品科学》2012,33(24):127-131
以巴沙鱼皮为原料,研究鱼皮超声乳化法脱脂工艺。对脱脂工艺过程中的脱脂剂种类、超声时间、脱脂剂浓度、料液比等因素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脱脂剂选择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NP-10结合超声脱脂效果较优。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较优工艺为选择体积分数1%的NP-10溶液,在超声功率密度为2.22×104W/m3条件下超声处理3h,料液比为1:5.5(g/mL)。在此条件下,鱼皮的脱脂率为82.59%,胶原蛋白损失率为5.32%。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以俄罗斯鲟鱼为原料,对脂肪酶法脱脂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通过比较脱脂前后鲟鱼肌肉脱脂率、蛋白质损失率,确定其最佳脱脂条件为:酶浓度20 U/mL、pH 值为9、浸泡时间50 min。对脱脂前后的鱼肉进行脂肪酸组成、组织形态、脂肪分布、腥味物质的分析发现:酶法脱脂虽对鲟鱼肌肉组织结构有一定的破坏,但在减少腥味物质、保持营养成分的同时能明显达到脱脂效果。  相似文献   

17.
马骨脱脂工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己烷为脱脂试剂,对前处理后的马骨粉进行脱脂条件筛选。运用DesignExpert8.0Tnal统计软件优化试验,以总蛋白质含量为响应值,确定最佳脱脂条件为:选择料液比为1:4.5g/mL、脱脂温度40%、脱脂时间9h,在此条件下,马骨总蛋白含量为26.55%。结果表明,优化处理马骨后可以确定最佳脱脂工艺,减少马骨中蛋白质的损失,提高马骨中总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8.
王大为  周清涛  丰艳  杜彩霞 《食品科学》2010,31(20):215-219
运用响应面法优化米糠超临界流体脱脂纯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为响应因素,脂类及异杂物质脱除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 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脱脂工艺。结果表明当萃取温度46℃、萃取时间94min、萃取压力27MPa 时脂类及异杂物脱除率18.34%(g/100g 米糠),脱脂除杂有效率为92.19%,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表明数学模型对优化脱脂工艺可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米糠脱脂除杂率的影响强弱顺序依次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  相似文献   

19.
刘贺 《皮革与化工》2012,29(6):20-24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是一种低泡沫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低温条件下(低于40℃)具有优异的脱脂性能,特别是分散力出众,在净洗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防止油脂在转鼓内积聚,避免油脂的反沾污,适用于毛皮表面与内部的油脂和其它杂质的清洗。本文详细介绍了非离子净洗剂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的合成以及在清洗动物油脂过程中的应用和优点,探讨了FMEE在毛皮实际脱脂生产工艺中的参数以及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超临界 CO2 抽提去除绵羊皮中油脂的新技术。试验了皮样水分、CO2 浓度、CO2 流速和抽提时间等因素对脱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绵羊皮脱脂率随着 CO2 浓度、CO2 流速和抽提时间的增大而提高 ;随着水分的增加而降低。在最佳试验条件下 ,脱脂率可达 94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