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炮口动能大口径火炮中多点点火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炮口动能大口径火炮装药设计中的点火问题,进行了大口径炮用点火管多点点火的试验研究.设计了点火管的结构,设计加工了点火管多点同时点火试验的模拟装置,在模拟装置上测量了多段点火管多点同时点火的压力-时间曲线,分析了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大口径长药室平衡炮的射击试验,结果表明,由多个点火头、黑火药点火药盒、蛇形黑火药袋、可燃中心传火管组成的多点点火系统的点火时间短,一致性好,能够满足高炮口动能大口径火炮装药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大口径长药室平衡炮发射装药多点点火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口径长药室平衡炮内药量大,轴向点传火距离长,点传火条件复杂等问题,对设计的多点点传火结构建立了两相流计算模型。控制点火位置发火的数目,得到了几种传火管内的火药流动过程和燃气释放规律。对同一规格的传火管在相同装药量下,分别采用单点点火、两点点火及多点点火三种方式点火,对所得到的点传火时间、点传火压力及空隙率等反应点传火特性的特征量进行了对比。结合大口径平衡炮多点点火试验结果,验证了多点点火技术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单点点火和两点点火在3.3 ms左右仍有火药仍未点燃并出现明显堆积现象,而多点点火在2.43 ms时火药已经接近全部燃完,且各特征量分布较为均匀。为此,在大口径长药室平衡炮以及其它一些装药量大的大口径火炮中采用多点点火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传火时间,增加点传火安全性,抑制火药堆积。  相似文献   

3.
应用正交设计方法和两相流燃烧理论,研究影响点火管峰值压力和点火一致性的因素,建立了散装药条件下点火管的设计模型,提出点火管装药和火炮喷出孔是影响点火一致性和峰值压力的主要因素;点火管长度和中心喷火管长度对第一孔和末端孔压力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阎巧玲  许勇  张凯 《火工品》2016,(1):15-18
针对某型煤矿许用雷管生产中出现的点火失效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点火药头-延期药之间能量匹配裕度不足是导致产品瞎火的主要原因。通过设计改进提高了电点火药头点火能力及延期药的热感度,经试验验证产品发火的可靠性得到有效改善,解决了瞎火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型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点火发动机的结构特点,提出了采用多孔药型B-KNO3点火药作为点火发动机主装药,以增加装药燃面、提高装填系数。通过在某型空地导弹发动机用点火发动机的应用,验证了多孔药型B-KNO3点火药点火性能满足要求,为中型点火发动机的装药设计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爆炸网络点火系统火炮模拟装置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朗 《弹道学报》1998,10(2):64-68
介绍了安装有爆炸网络,以爆轰波传火的火炮点火系统,在一种大口径火炮模拟装置上,进行了空药室和装填模拟发射药条件下,爆炸网络点火系统对发射药点火实验,通过测量模拟装置药室不同位置压力,研究了点火系统点传火性能及其对发射装药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炸网络点火系统能够同时均匀地点燃的周围发射药,改善火炮点火条件,并同现有火炮击发方式和弹药结构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斯蒂芬酸铅的半导体桥点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半导体桥(Semiconductor Bridge,SCB)装药条件下发火电压、发火电容及积分能量对点火时间影响的对比,结合不同点火条件下,桥体两端电压曲线、电流曲线和电流二次峰出现时间的比较,研究了斯蒂芬酸铅(LTNR)的半导体桥点火机理。试验发现特定的点火电路下,SCB点火时间存在一个临界值,且SCB等离子体形成的快慢直接影响点火时间。在充电电压从大到小的点火过程中,在桥与药剂之间存在2种不同的点火机理,在较高点火电压下为等离子体点火机理,在低电压为热点火机理。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固体随行装药的随行效果,设计了一种新型固体随行装药试验弹,对不同发射药进行了密闭爆发器试验,并开展了30mm火炮内弹道试验,分析了不同点火延迟机构的点火延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RGD7-4/7发射药和2/1樟燃速相比5/7和4/7单基药更符合随行装药的速燃性要求,主装药采用5/7或4/7单基药装药,随行药室采用RGD7-4/7和2/1樟发射药,通过点火延迟机构控制合适的时间点燃随行药,可实现膛压P——t曲线压力平台;与常规装药对比,在膛压300MPa基本不变条件下,初速最高提高4.25%,表现出良好的随行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从机械感度、燃烧精度、热安定性、性能、长贮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苦味酸钾点火药与DDNP点火药.结果表明:在电点火头制造中,采用苦味酸钾作为点火药的主要组分,具有热稳定性好、药头机械强度高、生产过程废品少、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尤其有利于提高电雷管的发火可靠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火工品》2018,(6)
为使增程炮弹火箭发动机可靠、平稳工作,提出了一种后置射流点火具(锆系药)点燃前置射流点火具(锆系药)的点传火技术,进行了点传火系统总体、前置射流点火具、后置射流点火具、点火、传火及装药设计,进行了点火具射流长度、射流时间、射流流量、静态、动态及点传火系统P——t曲线等对比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射流点火具(锆系药)具有输出性能稳定、射流流量较大的射流点火特性,在点传火系统中能使前置射流点火具(锆系药)迅速稳定建压,输出较大、稳定的射流流量,使火箭发动机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1.
激光多点点火二维两相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点火技术是一种新型点传火技术,为了研究激光多点点火对膛内压力波动、燃烧稳定性等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某短身管30 mm火炮激光点火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两相流数学物理模型,采用MacCormack两步预估校正差分格式及"运动控制体"运动边界处理方法实现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有较好的一致性,对激光点火系统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点火导线型号的不同对多点点传火系统一致性的影响,也为大口径高速平衡炮选择合适的点火导线提供参考,该文对常用的2种点火导线进行了多点点传火具的发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根导线并联降阻,减小连接线长度,可以有效减小导线电阻对点火时间延迟的影响。在试验的基础上,对多点点传火管进一步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试验中所用24 m、10 mm2铜导线可以有效发挥点火同步性,减小压力波强度,满足了480 mm大口径高速平衡炮对多点点传火系统性能的需求。该研究为相关大口径火炮的点传火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现役坦克炮配备的穿甲弹难以击穿未来主战坦克装甲的现实,从大口径火炮发射装药角度,研究分析了采用高能发射药、提高装填密度、设计合理的发射药几何形状、采用温度补偿技术、探索随行装药技术、研究相适应的点传火方式等提高穿甲弹初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粒状高能硝胺发射药为基础药,经过表面钝感、包覆、模压处理,制备颗粒模压发射药。设计底部结构和传火管结构两种点传火结构方案,利用30 mm高压模拟火炮,研究颗粒模压发射药装药的点传火性能。结果表明,与底部结构相比,传火管结构将颗粒模压发射药装药的点火延迟时间缩短15.2%,膛内最大负压差降低8.41 MPa,装药床受到的最大挤压力减小11.93 MPa。传火管结构方案使颗粒模压发射药装药具有良好的点传火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大口径火炮设计了中心金属传火管,在点传火模拟试验装置上进行了该金属传火管的点传火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传火管管内压力、火焰传播速度、破孔时间差以及点传火时间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对影响金属传火管点火性能的点火药种类和装药量两个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大粒黑和小粒黑相比,当点火药为苯萘药条时更有利于提高药床的透气性,能够明显提高火焰的传播速度,缩短破孔时间和点传火时间,且随着苯萘药条药量的增加,火焰传播速度、点火能量也随之增加,具有更为良好的点传火性能,该结论可以为下阶段工程化应用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多点均匀点火模拟装置。使用大功率Nd: YAG激光器产生激光,通过光学玻璃窗和光纤把能量传到火药床中点燃火药,并在点火管内实现多点同时点火。把激光单点点火、不同直径光纤多点激光点火实验结果与普通的电点火进行了比较,发现前者能达到抑制膛内异常压力波的作用。建立了激光点火过程的两相流体力学数学物理模型,对激光点火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其结果与实验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典型的膛炸事故的压力曲线出发,从炮—弹—药系统总体配合的角度,研究了可能造成危险性事故的原因,及发射药用于火炮试验之前检测其射击使用安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火炮点火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朗  张寿齐 《火工品》1997,(3):49-52,,45,
回顾了火炮点火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几种新的点火系统,对火炮点火技术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