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Span-60和Tween-80为乳化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SDS)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法制备淀粉微球(CSM)。试验探讨交联剂用量和油水相体积比对淀粉微球平均粒径的影响;对比了淀粉和淀粉微球对金属铜离子的吸附性差异。结果表明:交联剂的用量和水油相体积比是影响微球粒径的主要因素;当交联剂用量为0.4 g,油水相体积比为5∶1时,被交联淀粉的吸附性最强;与淀粉相比,淀粉微球比淀粉对金属阳离子有更强的吸附作用,可作为一种良好吸附剂。XRD结果表明了所得淀粉微球的漫散衍射峰居多,FT-IR结果表明了淀粉与交联剂发生了明显的交联,SEM结果表明了所得淀粉微球结构致密、表面粗糙多孔。  相似文献   

2.
交联淀粉微球的制备与载药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Span-80和Tween-80为乳化剂,液体石蜡为油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及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采用反相乳液法制备淀粉微球。试验应用正交优化设计,选择淀粉浓度、油水比、交联剂MBAA用量、乳化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5个因素为考察对象,对淀粉微球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胭脂红为模型药物,研究淀粉微球的载药性能。  相似文献   

3.
徐忠  伟宁  李强  樊丽花 《食品科学》2009,30(12):57-60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Span60 为乳化剂,大豆油为油相,采用逆相悬浮交联聚合法合成淀粉微球。应用正交优化设计,选择淀粉溶液浓度、油水相之比、乳化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四个因素为考察对象,对淀粉微球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淀粉微球制备的最佳条件为:淀粉溶液浓度为25%,油水比为3:1(V/V)、乳化剂用量为0.5g、交联剂用量为2.0ml,制得的淀粉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3.73μm。  相似文献   

4.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油菜花粉淀粉微球。以包封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配方和工艺;并用扫描电镜(SEM)对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油菜花粉淀粉微球制备的最佳条件为交联温度50℃、搅拌速度3 500 r/min、油水体积比4∶1,乳化剂用量7 mL。在此条件下,包封率最高为52.80%。SEM扫描结果微球为类圆形球体,表面有大量孔洞,粒径分布较为均匀,且无黏连。  相似文献   

5.
以平均粒径和沉降积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MSM)合成工艺,得出各指标的预测模型,确定了各指标最小时的因素组合.结果表明,乳化剂浓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是影响微球平均粒径的主要因素;乳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是影响微球交联程度的主要因素,在微球合成过程中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显著.采用优化所得的较优工艺参数,制备的MSM平均粒径为4.6 μm,沉降积为0.9mL.  相似文献   

6.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液体石蜡油为油相、司盘-80为乳化剂、壳聚糖作为骨架结构,加入丙烯酸、氢氧化钠、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进行交联化反应,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复合微球。采用SEM和FTIR对所合成的复合微球进行结构表征的测定。探究了壳聚糖用量等制备因素影响,阐述各种因素对微球的粒径与形貌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优的复合微球的反应条件为:m(CTS)/m(AA)=5:3,引发剂和交联剂与单体的质量比为3.2%和4.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4 h,油水比6:1,中和度为70%,搅拌速率450 r/min,预乳化时间为15 min,在此条件下合成的复合微球的粒径均匀且分散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反相微乳液的研究及其在淀粉微球制备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淀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很好的生物兼容性和降解性,近年来,以淀粉为原料,开发新产品或新应用途径,已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首先提出以环己烷和氯仿为油相,Span80和Tween60作为复合乳化剂,碱性淀粉溶液为水相的反相微乳液,并以此制备粒度分布较均匀的,满足药物控释要求的淀粉微球。研究反应条件对微球粒度的影响,并应用SPSS统计工具推导出微球粒度与搅拌速度、油水相体积比、淀粉溶液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及交联剂用量等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环氧氯丙烷交联淀粉微球,加入三聚磷酸钠进行二次交联聚合合成阴离子淀粉微球。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乳化剂用量、交联剂的用量、反应时间、三聚磷酸钠用量4个主要因素对阴离子平均粒径的影响,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获得了合成阴离子淀粉微球最小粒径的最佳工艺条件,每3g可溶性淀粉(烘干水分)的乳化剂用量为0.5g,交联剂用量为4.0ml,反应时间为1.008h,三聚磷酸钠用量为0.6g,经验证试验,最小阴离子淀粉平均粒径为30.27μm。  相似文献   

9.
以机械活化30 min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NH4)2S2O8/NaHSO3为复合引发剂,研究了机械活化淀粉/丙烯酰胺/乳化剂/油/水反相乳液体系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油水比、淀粉乳浓度和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机械活化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考察范围内淀粉乳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影响显著;乳化剂用量、油水体积比、搅拌速率对反相乳液体系的形成及稳定有重要的影响。机械活化作用破坏木薯淀粉的结晶区,与丙烯酰胺反应几率增大,提高了木薯淀粉的化学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明胶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利用扫描电镜(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明胶微球进行表征.探讨了搅拌速度、明胶用量、水油相体积比和乳化剂用量等制备条件对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球粒径随搅拌速度和乳化剂用量的增大而减小;随明胶用量和水油相体积比的减小而减小.同时选取了3种常见直接染料直接大红4BE、直接蓝2B和直接黄R,研究明胶微球对直接染料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明胶微球对直接染料脱色性能良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