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朱耀东 《测控技术》2012,31(12):86-89
提出了一种实时监控CAN网络的系统.本系统基于生产者/消费者设计开发模式,利用生产者循环响应用户操作,用消费者循环处理CAN网络中的数据及生产者产生的指令.整个系统有系统参数初始化、报文数据显示、报文图形显示、报文发送以及数据存储等功能.当CAN网络中有报文传输时,系统通过CAN接口卡采集报文,经过数据解析及统计,实时显示各种监控状态(如总线负载、各报文传输比率等).实验中,通过另测试CAN节点发送不同标识符、不同数据域的报文的方法验证本监控系统的有效性,经测试,本系统能够达到实时监控CAN网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Windows实时处理中断程序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Windows3.x的中断机制,并结合DPMI接口给出一种中断程序的设计方法,以越过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消息队列,处理外部实时事件。  相似文献   

3.
针对矿用新能源电机车CAN节点发送错误造成关键信息丢失的隐患,在TTCAN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CAN总线发送容错方法,即对CAN节点发送失败的报文重新发送,当发送成功或者达到预设的最大重发次数后退出该报文的发送;给出了一种CAN总线高效接收、处理报文方法,在中断接收报文期间对报文进行缓存操作,同时修改接收到的报文数量,主程序以此为依据逐条对存放在缓冲区的报文进行后续处理,实现了报文接收与处理的分时操作。测试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可有效提高CAN总线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同时减小了各CAN节点CPU开销,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网络数字实时监控系统视频数据传输的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文涛  熊磊  毕笃彦 《计算机工程》2002,28(11):191-192,247
针对网络数字实时监控系统,给出了用网络进行实时视频数据传输及控制的方案和用软件具体实现的方法,在软件实现过程中,充分利用Windows多线程机制,采用了Windows套接字网络编程API。综合使用TCP和UDP多播通信方式,通过合理地选择及处理网络I/O模型,进行异步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并采用了循环内存缓冲队列进行了数据的收发控制。  相似文献   

5.
Windows中断程序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探讨Windows3.1的中断机制,并结合DPMI接口给出一种中断程序设计方法,以越过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消息队列,处理外部实时事件。  相似文献   

6.
MC6852同步串行数据接口适配器为同步数据信息交换提供了一个双向串行接口。它包括用于在构成系统(如 M6800微处理系统)的总线上同时发送和接收标准同步通讯字符的接器逻辑。MC6852的总线接口有选择,许可,读/写、中断和总线接口逻辑,以使数据在一个8位双向数据总线上传送成为可能。总线系统的并行数据被具有同步、满字符插入/删除和错误校验的同步数据接口所串行发送和接收。在系统被予置时,SSDA 的功能组合通过数据总线被编成程序。可编程序控制寄  相似文献   

7.
通过车载诊断系统(OBD)连接汽车的CAN总线,进行车辆数据实时采集,同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本文采用TDA61芯片和WiFi无线传输单元搭建两个模块电路,一路发送汽车状态信息,另一路接收所有CAN总线上传输的数据信息.该系统扩展了车载诊断系统的外部应用,应用的汽车协议为支持OBD II的CAN总线的ISO15765协议,收发的数据通过外接串口显示.结果显示,系统实现了汽车接口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空间相机控制器与星务计算机之间的可靠数据通讯,设计了基于TMS320C32的CAN总线通信系统;针对TMS320C32和SJA1000的工作时序特点,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实现了接口逻辑转换,编写激励文件利用Modelsim软件进行了功能仿真,给出了CAN总线通信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SJA1000的初始化、数据的发送接收及位定时参数的设定;最后通过周立功公司的ZLGCANTest软件对设计的CAN总线通信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通信速率达到307.2kbps,通讯无误,满足相机控制器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如何开发iSBC 548智能通讯控制板驱动程序,介绍了依据数据格式配置参数驱动I/O通道;采取循环队列技术与548板通讯;用复位端口命令控制双口RAM数据缓冲区指针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外部中断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经常用于系统故障处理、采集数据的处理、人机交互的键盘输入以及通过按键唤醒单片机退出掉电工作模式等工作场景。STC15系列单片机外部中断0、外部中断1增加了上升沿或下降沿均可触发中断的新特性,这种新特性在使用时如果不加以注意可能会使中断服务程序重复执行两次,导致程序出错,尤其是在采集数据的处理、人机交互的键盘输入等应用场合埋下隐患。通过对使用STC15系列单片机的外部中断0、外部中断1的实例分析,给出解决方案。对使用STC15系列单片机进行系统设计,尤其是对原来使用STC89系列等通用51单片机的系统进行硬件升级后的软件移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组件接口变异测试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XML API的组件扩展接口变异测试方法.首先给出组件扩展接口测试的框架,建立起扩展接口的定义模型.XML API在组件内部建立处理数据集的XML校验器,实现了原组件接口的扩展.借助组件外部的XML Schema变异算子,完成了组件内部数据集的自动验证和组件接口参数的测试.该方法具有多种优点,例如可视的多功能测试接口、可跨平台的通用性的测试语言等.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COM,CORBA,EJB等多种组件的测试环境.  相似文献   

12.
基于DSP的现场测控装置及通信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测控技术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和纺织等行业.本文设计了基于"CAN现场总线的测控网络中下位机节点的设计,开发了基于DSP的下位机节点CAN现场硬件智能测控装置及通讯软件.通讯软件主要包括三大模块:CAN现场智能测控装置初始化,报文发送及中断接收,基于自定义协议Proto-Can节点的协议实现即D/A,A/D等子程序.  相似文献   

13.
运用CAN现场总线的应用层CANopen协议栈,在PowerPC架构处理器上实现一种高效可靠的PDO传输从站系统。该系统通过在硬件平台上搭建的Vxworks操作系统来构建多线程的CAN任务管理,其中包括在Vxworks操作系统下创建CAN通讯的状态机管理线程、定时器线程、报文收发线程,以此方式实现CANopen从站应用。利用Vxworks系统高实时性和并发处理能力等特点,提高设计从站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基于Codesys设计了PDO数据收发的接口组件,方便应用户程序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高性能通用型工业显示屏SYLD,该工业显示屏内部采用基于ARM920T的高性能微控制S3C2410x,外部扩展大容量FLASH,方便程序和数据的保存;该工业显示屏还带有包括CAN,RS422在内的多种通讯接口,使其非常适合与工程机械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文中主要研究了基于TMS320LF240DSP控制器实现CAN总线通讯的原理和方法,以TI公司生产的定点DSP-TMS320LF240和CAN控制器SJA1000为例,详细讲述了怎样用C2xx汇编语言完成SJA1000的初始化;放开TMS320LF2407的可屏蔽中断INT1,以中断方式接收CAN总线的数据,以及用查询方式向其它外围设备发送数据。  相似文献   

16.
NI FP-2010与DSP串口通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用NI FP-2010网络控制器模块与TI LF2407A数字处理器芯片(DSP)进行串口通讯的方法。主要是为了应用DSP处理器芯片的CAN模块来监测并接收CAN总线上的CAN信号,然后用DSP芯片上的SCI模块把接收到的CAN信号通过串口传送给NI FP-2010网络控制器模块的串口,实现下位机独立采集CAN信号的功能。LabView7.1作为FP-2010端的程序开发平台,用LabView开发的串口接收程序在FP-2010的实时模块中运行,实时接收DSP通过串口发送的数据,详细介绍了LabView串口通讯软件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已有的CAN总线网络中为实现人机交换而需要加入触摸屏时,由于触摸屏只具有485或232串行总线通讯接口,不能直接连入CAN网络中。基于此类问题,提出通过加入一块DSP来实现485串行通讯接口和CAN总线通讯接口转换。采用TI公司的DSP(LF2406A),在不使用昂贵的总线转换模块下,实现了将触摸屏的485总线转CAN总线转换,成功将触摸屏纳入CAN总线网络,并大大增加了通讯的灵活性,扩展了触摸屏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基于CAN总线技术的车辆虚拟仪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的车辆虚拟仪表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系统详细框图和关键电路图,详细分析了CAN通信子程序,并给出了CAN通信初始化子程序、数据发送和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介绍CAN总线节点的设计以及在实时操作系统Small RTOS51下CAN总线的数据接收与发送原理。读者通过阅读本文可以了解一个CAN节点的设计过程,CAN总线接口驱动程序的编写以及实时操作系统Small RTOS51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添琦  王丽丽  李奎 《测控技术》2014,33(9):98-100
针对异构网络不能互联互通及CAN总线传输数据量小,高速传输分包数据丢包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透明传输和分包重组规则且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CAN通信适配器。通过采用分包重组规则使CAN可发送数据达378 B,采用透明传输理论实现遵从Modbus协议的智能低压电器通过CAN总线简单、实时集中监控;通过研究不同波特率下适配器发送数据的延时时间,采用软件实时修正的方法避免高速发送分包数据时数据丢包。利用该适配器组建小型智能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测控数据传输准确无误,实时性高,满足智能低压配电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