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连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连翘叶不同提取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别以水、60%乙醇、80%乙醇、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为溶剂制备连翘叶提取物,测定不同提取物中多糖、总酚和黄酮含量;以BHT为阳性对照,采用DPPH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ABTS自由基(ABTS~+·)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法考察各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考察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与其活性的相关性。连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均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且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随评价方法的不同而不同。连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酚含量和黄酮含量均与·OH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黄酮含量还与O_2~-·清除活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连翘叶80%乙醇提取物和60%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比较夏枯草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别以蒸馏水、70%乙醇、无水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为溶剂制备夏枯草提取物,以V_C为阳性对照考察各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夏枯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70%乙醇提取物具有较高的DPPH·、·OH清除活性和脂质体过氧化抑制活性,蒸馏水提取物O_2~-·清除活性最高。总酚含量与提取物DPPH·清除活性、·OH清除活性、O_2~-·清除活性、脂质体过氧化抑制活性相关性较高,黄酮含量与DPPH·清除活性相关性较高。夏枯草70%乙醇提取物和蒸馏水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蓝莓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蓝莓叶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酚和黄酮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分别用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蓝莓叶中的活性物质,采用Folin-Cioeaile法、三氯化铝显色法分别测定不同提取物中总酚和黄酮的含量;应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体系及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考察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蓝莓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随提取溶剂极性的减小而减小.水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和ABTS+·的EC50分别为(12.78±0.10)、(6.35±0.03) μg/mL,抑制β-胡萝卜素淬灭IC50值为(25.33±0.02) μg/mL.含量测定显示水提物中总酚含量最高,为(264.67±0.29)mg/g,而甲醇提取物中黄酮含量最高,为(68.94±0.08)mg/g,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差别较大,总酚和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具有相关性,提示水可作为蓝莓叶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的优选溶剂,而总酚和黄酮含量可作为蓝莓叶抗氧化提取物的质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紫苏梗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测定紫苏梗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并讨论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为91.47 mg/g;紫苏梗不同溶剂提取物均显示了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DPPH·及ABTS~+·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80.78%(0.50 mg/mL)、99.78%(0.10 mg/mL)和92.75%(1.0 mg/mL),正丁醇提取物和总提取物次之;乙酸乙酯提取物总还原能力(A=1.378)强于总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酮含量与DPPH·清除率显著相关(P0.05)。结论:紫苏梗乙酸乙酯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山杏种皮提取物总多酚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选用体积分数80%的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法制备山杏种皮提取物。采用Folin-酚试剂法测定山杏种皮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采用FRAP法测定山杏种皮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以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没食子酸丙酯(PG)为对照样品,分别测定山杏种皮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軈)、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的抑制能力及其还原力。结果:山杏种皮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为(186.7±15.6)mg/g,其FRAP值为(3.715±0.012)mmol/g;对DPPH·、O2·軈、·OH具有清除作用,清除率分别为80%、97%、98%;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山杏种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苦荞麸乙醇粗提物中抗氧化活性最强的部分,为分离该部分的有效成分提供参考.方法:以营荞麸为原料,用95%乙醇提取苦荞麸总黄酮粗提物;水悬浮,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测定各萃取相以及苦荞麸总黄酮粗提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通过DPPH·的清除能力、ABTS·+的清除能力、总还原力以及抑制β-胡萝卜素褪色能力的测定,比较不同萃取相和粗提物的抗氧化性.结果:乙酸乙酯相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乙酸乙酯萃取物的DPPH·清除能力(EC5078.86 μg/mL)优于芦丁(EC50135.71 μg/mL),弱于VC(EC5071.26 μg/mL);ABTS·+清除能力(EC5029.79 μg/mL)优于芦丁(EC5072.96 μg/mL)和VC (EC50112.71 μg/mL),还原力高于芦丁和槲皮素,抑制β-胡萝卜素褪色的能力(EC50101.24 μg/mL)低于BHT(EC5015.80 μg/mL).苦荞麸粗提物和萃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与DPPH·和ABTS·+清除率EC50值呈负相关性.结论: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优于粗提物.据此分离苦荞麸乙醇粗提物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成分.  相似文献   

7.
采用rDNA ITS序列分析对一株野生桑黄菌(SH)进行鉴定,研究了其子实体不同溶剂(70%乙醇、甲醇、乙酸乙酯、氯仿)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以及4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野生桑黄菌为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其子实体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黄酮、总多酚、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甲醇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4.78±0.16)mg芦丁/g和(67.42±1.41)mg没食子酸/g;70%乙醇提取物的和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最强,分别为(43.83±0.03)和(116.08±0.24)mg Trolox/g,甲醇提取物的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为(126.24±3.02)mg Trolox/g;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FRAP法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多酚与ABTS+·清除能力和DPPH·清除能力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而总黄酮与ABTS+·清除能力和DPPH·清除能力不相关;70%乙醇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其中对草莓灰葡萄孢霉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30 mm),其次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15 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差(抑菌圈直径>10 mm)。研究发现粗毛纤孔菌甲醇提取物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最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8.
薄荷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Fe+还原法(FRAP)三种抗氧化模型对薄荷的水、甲醇、70%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五种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同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薄荷不同提取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含量呈极显著相关,与黄酮含量相关性较小.其中,水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EC50值为(0.53±0.04) mg/mL;甲醇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EC50值为(1.57±0.03) 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的FRAP值最高为(4.73±0.03) mmol/g;水提物中总酚含量最高为(58.81±3.10) mg/g,甲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较高为(162.95±1.91) mg/g.  相似文献   

9.
葡萄皮渣提取物总酚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葡萄皮渣提取物总酚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处理葡萄皮渣,选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作为溶剂。使用Folin-Ciocalteu试剂对葡萄皮渣提取物的总酚含量进行测定。采用FRAP法测定葡萄皮渣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ABTS+.的清除作用,及其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的抑制能力。选择5种供试菌(G+,G-)考察葡萄皮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选用70%乙醇超声辅助提取葡萄皮渣,得到的提取物(GREs)中总酚含量为106.4mg/g,其FRAP值为(3.215±0.017)mmol/g,对DPPH自由基、O2.、.OH和ABTS+.的IC50分别为20.5、52.5、566.4、16.8mg/L。GREs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抑制作用的IC50为28.2mg/L。GRE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强,MIC为900μg/L,高于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黄曲霉。结论:GREs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革兰氏阴性细菌,GREs对真菌的抑制作用相对...  相似文献   

10.
采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三种测定法对木瓜叶和木瓜果实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总多酚与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木瓜6个提取物中,木瓜叶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IC50=6.66μg/mL,TEAC=1293.25μmol/g)最强,其中,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和阳性对照BHT(IC50=6.56μg/mL)相当,还原Fe3+能力低于BHT(TEAC=2503.17μmol/g);木瓜果实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IC50=48.99μg/mL)能力最强,弱于阳性对照BHT(IC50=24.49μg/mL)。木瓜叶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的能力可能与其多酚、黄酮含量高有关,木瓜果实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可能也与其多酚、黄酮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观音座莲叶为材料,探究其乙醇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部位中总黄酮、总酚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Al(NO33络合法和福林酚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各萃取部位中总黄酮、总多酚的含量,以(DPPH、ABTS、普鲁士蓝)法和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综合评价各部位抗氧化活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2种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福建观音座莲叶乙酸乙酯部位中总黄酮含量(271.05±2.82 mg/g)与总酚含量(59.62±3.23 mg/g)均最高;各部位均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呈明显量效关系。相关性分析显示,各部位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福建观音座莲叶各部位均含有总酚、总黄酮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部位最佳,可能活性成分为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覆盆子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别用正丁醇、乙酸乙酯、丙酮、去离子水、50%乙醇和石油醚进行萃取,测定各提取物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并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总还原能力4种体系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最高,5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最高;50%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ABTS自由基能力最强,水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最强,丙酮提取物总还原能力最强。结果表明覆盆子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  相似文献   

13.
对元宝枫翅果的果翅、种皮、仁粕中的总酚、缩合单宁和总黄酮3种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应用FRAP法、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清除能力等方法对翅果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种皮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最高,其总酚、缩合单宁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42. 83 mgGAE/g、847. 45 mgCE/g、57. 66 mgRT/g,仁粕中含量最低;翅果不同部位提取物的FRAP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和ABTS+·的清除能力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依次表现为:种皮果翅仁粕;相关性分析发现,翅果不同部位提取物中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探究黑枸杞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分别以水、50%乙醇、75%乙醇、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制备不同溶剂提取物,测定各提取物中总酚、黄酮含量,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分析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0%乙醇提取物总酚、黄酮含量均最高,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黑枸杞50%~75%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初步研究金银花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将金银花药材用石油醚脱脂后,分别用无水乙醇、95%乙醇、90%乙醇、80%乙醇、70%乙醇、60%乙醇和50%乙醇提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绿原酸、总黄酮和总酚含量进行分析,并测试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OH)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以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金银花95%乙醇提取物绿原酸、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23.99、242.62和48.76 mg/g;95%乙醇提取物清除·OH和DPPH·能力也最强,清除率分别为90.69%和65.64%。可见,金银花清除·OH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绿原酸、黄酮和多酚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选用盐酸、Na OH两种破壁方法以及甲醇、乙醇、丙酮、石油醚/丙酮(体积比3∶7)4种溶剂对法夫酵母进行提取。以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O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测定提取物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并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a OH破壁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强于盐酸破壁提取物;在4种提取溶剂中,甲醇提取物清除ABTS+自由基、·OH自由基的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显著强于其他3种溶剂提取物,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稍弱乙醇提取物,显著强于丙酮、石油醚/丙酮(体积比3∶7)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中总类胡萝卜质量最大(16.133 mg±0.284 mg),所得浸膏质量最小(0.7107 g),提取物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22.7±0.4)mg/g DW】显著高于其他3种溶剂提取物;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ABTS+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765和0.9616,而与DPPH、·O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分别是0.1185和0.5794。  相似文献   

17.
采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3种测定法对槟榔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总多酚与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槟榔提取物乙酸乙酸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14.60、2.04μg/m L)和还原Fe3+的能力(TEAC=4762.99μmol/g)均强于阳性对照BHT(DPPH方法:IC50=24.49μg/m L;ABTS方法:IC50=6.56μg/m L;FRAP方法:TEAC=2503.17μmol/g),正丁醇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44.32、7.62μg/m L)和还原Fe3+的能力(TEAC=1587.42μmol/g)均弱于阳性对照BHT,且乙酸乙酯部位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大于正丁醇部位。可见,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的能力可能与其总多酚、总黄酮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测定核桃油对DPPH·、ABTS+·的清除能力,结合β-胡萝卜素脱色法,评价核桃油体外抗氧化能力。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评价核桃油中共轭烯烃、羰基化合物、多酚、生育酚、黄酮、β-胡萝卜素及磷脂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油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DPPH·和ABTS+·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161 g/m L和0.841 g/m L,通过β-胡萝卜素脱色法测得的核桃油抗氧化半抑制浓度(IC50)为1.292 g/m L,且核桃油体外抗氧化活性与其OSI显著相关(P<0.05)。同时发现,核桃油中7种微量组分含量与其OSI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相关程度依次为:生育酚>总酚>黄酮>共轭烯烃>羰基化合物>β-胡萝卜素>磷脂,且抑制初级氧化的能力为:生育酚>β-胡萝卜素>黄酮>总酚>磷脂,而抑制次级氧化的能力:总酚>生育酚>黄酮>磷脂>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9.
猴头菇不同活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筛选提取溶剂,制备出抗氧化活性较好的猴头菇提取物。以蒸馏水、乙醇、丙酮为溶剂提取猴头菇不同部位的成分,考察各提取部位对·OH、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对·OH、DPPH·、及ABTS+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当浓度为2.0 mg/mL时清除率分别为65.64%、62.15%和63.84%,可知以50%乙醇为提取溶剂,可制备出具有抗氧化活性最佳的猴头菇提取物。  相似文献   

20.
山核桃青果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山核桃青果皮提取物为试样,采用福林酚方法测定各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通过分析还原力、DPPH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评估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参照抗氧化剂(VE)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还原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水提取物>VE>80%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依次为VE>80%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油脂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VE>水提取物>80%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山核桃青果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不仅与总酚含量有关,还与酚类物质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