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丝胶是一种围绕茧丝丝素纤维外层的胶质蛋白质。按家蚕茧层的重量计,丝胶约占30%,并已知茧层中的残余丝胶摩尔浓度达30~40%。  相似文献   

2.
任怡 《辽宁丝绸》1994,(2):38-40
四、丝胶固着三、蚕丝丝胶团着的意义:蚕丝中含有20-30%的丝胶,由于丝胶呈球状蛋白,性质很不稳定,能膨润和溶于热水中。这一性质有利于制丝工程,但给织造工程带来了困难,只有除去丝胶后的蚕丝才可以织造和染色。因此丝股成为废弃物。若把这一部分丝胶采用化学的方法国着在生丝上,而不致于影响织造、染色工程的话,就可以六大地节约原料。另外占蚕茧重量大约2%的茧衣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变废为宝了。所以,对丝胶的团着法研九,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2、丝胶团看法简介。(1)铬盐法:利用三价铬盐,钻高于与丝胶生成…  相似文献   

3.
浅析影响茧层丝胶溶失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胶溶失通常是指煮茧、缫丝生产过程中丝胶溶失量对茧层量的百分比值,溶失大小同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缫丝厂的产、质、耗三大指标有着直接而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是单一性的,错综复杂。根据计算,茧层丝胶溶失率增加1%,缫折将增加3.16%(茧层率50%,基础缫折250%),除了缫折增大,丝胶溶失的增多,必将导致原料茧解舒抵抗过  相似文献   

4.
何忠琴 《国外丝绸》2006,21(5):16-17,24
为了提高棉织物的性能,用1.5、3、4.5、6%的丝胶-柠檬酸混合溶液进行棉织物的丝胶固着加工。通过20次反复湿态洗涤处理,探讨了固着丝胶的耐洗性和整理棉织物洗涤前后的风格变化。 根据测试结果,确认丝胶加工棉织物的洗涤次数越多,丝胶脱落也越多,但20次洗涤处理后,被整理棉织物上还有丝胶残留。高浓度处理织物上的丝胶残留量多。此外,棉织物通过丝胶-柠檬酸加工后,其风格值中的身骨、挺括度、粗糙率提高,柔软性降低。这种倾向是处理浓度越高越明显。20次洗涤处理后,所有加工棉织物的身骨、挺括度、粗糙度都降低,柔软性提高,但在加工棉织物中,3%丝胶-柠檬酸混合溶液处理的棉织物在加工和20次洗涤处理后的风格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5.
天然蛋白质蚕丝丝胶的回收和有效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根茧丝由2根纤维状蛋白质的丝素和围绕在其周围的丝胶组成。蚕丝纤维只使用丝素,而占生丝重量20%~25%的丝胶却在精练阶段被去除,作为杂质废弃。  相似文献   

6.
引言 生丝主要由两类蛋白化合物所组成,即丝素蛋白和丝胶蛋白。除此之外,生丝还含有其他的天然杂质,例如,脂肪和蜡质、无机盐、以及有色物质。桑蚕丝的丝胶含量在20~30%之间,而在野蚕丝中,丝胶的含量为10~15%。丝胶是不同的氨基酸所组成的蛋白质化合物,它包围着丝素。在丝胶中约有15至17种不同的氨基酸。它呈现黄色光泽,手感粗硬,其作用是保护丝素并把丝素单丝粘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棉织物的性能,我们采用丝胶、癸酸、混合溶液(1.5、3、4.5、6%)对棉织物进行丝胶固着整理,整理后的棉织物经20次湿式洗涤处理,看其固着丝胶的耐洗涤性及棉织物洗涤后的风格变化。  相似文献   

8.
丝胶是在缫丝工序和精练工序中作为废液排放的,但它在茧层中的含量为20~30%,因此作为天然的贵重蛋白质,正期待对它进行新的利用、开发。本文用树脂将丝胶固着在涤纶织物上,作为一种丝胶利用的尝试,对丝胶固着后的织物性能作一探讨。 虽然可以看到将丝素制成胶体溶液,并将它用于纤维产品的形态稳定化和表面加工的报导,但在丝胶方面,除最近打算将它用于游泳  相似文献   

9.
何中琴 《国外丝绸》2002,(2):26-29,38
前言 丝胶是一种蚕丝蛋白质,由大约30%丝氨酸组成。丝氨酸是一种侧链上有羟基(-OH)的含氧氨基酸。侧链上的各种碱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含氧氨基酸残基都有高的极性,它们共占丝胶中氨基酸残基总量的75%。这些氨基酸具有强的亲水性。这就意味着,丝胶是一种优良的润湿剂。人的皮肤含有显示一  相似文献   

10.
印染问答     
问:怎样识别丝胶与丝素?答:识别丝胶与丝素,有助于控制精练程度、练减率和控制丝胶残胶量,在定量时,可采用测定练减率的重量法,而在定性时,可用丝胶与丝素的显色反应来加以识别。如用5%石蕊溶液,丝胶呈染色,丝素无色;遇2.5%苦脂红溶液,丝胶呈红色,丝素则呈黄色。问:有些丝绸练染厂为降低生产成本,用硬水作为精练用水,这对精练质量有什么影响?答:水质对精练质量的影响既深且巨。如精练用水硬度相当高,则水中的钙、镁离子与肥皂作用,生成不溶性钙皂和镁皂,既浪费肥皂,又容易沾污织物,造成斑渍,再说,硬水中含有的…  相似文献   

11.
聚乙烯醇/丝胶复合含水凝胶膜的结构与物理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绪言 丝胶和丝素均是丝蛋白质,含有大体类似于丝素中的18种氨基酸,已知大量存在着诸如丝氨酸之类的羟基氨基酸和天冬氨酸等酸性氨基酸。占茧丝层30%左右存在着性质多少有点不同的丝胶,用热水溶出的丝胶几乎是可溶的,若不作适当处理是极易变质的。工业上,丝胶经制丝、精练作为制丝污水、精练污水而废弃,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材料再生利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采用戊二醛为固着剂,在微波场中对兔毛纤维进行丝胶改性处理。考虑丝胶浓度、戊二醛浓度、化学预处理方法、微波参数和水洗温度等5方面因素,对实验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讨论了各因素对兔毛纤维改性处理效果的影响。根据改性处理综合效果。确定最优方案如下:丝胶浓度2%,戊二醛浓度0.15%,酸预处理,微波参数为P30火力加热7...  相似文献   

13.
丝绸废水中蛋白质回收及超滤处理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丝绸精炼废水中含有大量溶解性丝胶蛋白质,利用其两性特点,经过酸析提取粗丝胶蛋白质,并对丝绸精炼废水进行预处理;对酸析上清波利用超滤膜分离技术进一步浓缩丝胶蛋白质及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酸析CODcr去除率在35%以上,超滤CODcr去除率在70%左右,从最终结果看,经过酸析和超滤处理以后的出水还不能达到排放要求,还需进一步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丝绸》1976,(6)
第二讲真丝绸的精炼由生丝织成的坯绸含有多量的杂质。这些杂质主要是纤维本身固有的丝胶(约25%)及油蜡、灰分、色素等(约1~3%);此外,在织绸时还加有泡丝浆料(约2%)及微量的着色染料。含有丝胶的丝纤维织成的绸缎既无光泽,又不白,而且发硬发糙,不但无服用价值,还会使坯绸很难被水及染化料溶液所润湿渗透,妨碍染整加工。因此必须利用丝胶和丝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的差异,除去丝胶及其它杂质,同时不损伤丝素,以获得光泽肥亮、手感丰满、白度洁白、纹路清晰、渗透性好、强力高、泛黄小等特点的真  相似文献   

15.
有色茧丝胶含量和溶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测定了3种有色茧的丝胶含量,探讨了2种有色茧的丝胶溶解特性。结果表明,3种有色茧的丝胶含量均高于生产用白种茧,外层丝胶含量最高。丝胶的溶解特性如同白茧,最先溶解的是易溶性丝胶,依次是较难溶性丝胶和难溶性丝胶。可用3区描述丝胶溶解特性曲线:线形区、混合区、零区。丝胶相对溶解量能较好地反应脱胶和精练中丝胶溶解的实际情况,建议在描述丝胶溶解特性等方面采用。  相似文献   

16.
丝胶蛋白用于涤纶织物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谢瑞娟  邢铁玲  谢丽莹 《丝绸》2002,(11):14-16
用环氧类化合物作为交联剂,将丝胶涂覆在涤纶织物上,并对其织物的一些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丝胶在交联剂的作用下能均匀地涂覆于经碱减量处理的涤纶织物上,经涂覆后的织物,吸湿性有较大改善,回潮率提高95.24%,透气性提高247.9%。  相似文献   

17.
作者借助γ射线的高能量和极短波,应用高剂量轰击鲜茧茧层丝胶,使丝胶在丝素上横截断裂,再用电镜扫描就可清晰地看到丝胶是分外围丝胶、中膜丝胶和内缘丝胶三层覆盖在丝素上。  相似文献   

18.
蚕丝是一种动物纤维,是由蚕分泌的一种长丝纤维,基本上由纤维状蛋白质(即丝素)组成。生丝(即茧丝)是由胶状蛋白质(即丝胶)包复着,丝素和丝胶占95%,其他还有腊质、油质、盐分和灰分等。  相似文献   

19.
1.绪言 人们希望,将生物分解性的糖类或蛋白质加入到分子链中,所得高分子能成为优异的地球环境保护材料。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利用各种植物资源研制出的聚氨酯(PU),并弄清了它的性质。 生丝是由70%~80%的丝素与20%~30%的丝胶组成的天然蛋白质。丝胶作为生丝精炼时的副产品能够从废水中提炼得到,是一种水溶性蛋白质。其主要成分为:丝氨酸30.1%,天门冬氨酸16.8%,谷氨酸10.7%,乙氨酸8.6%。我们试过,把乙烯单体接枝聚合  相似文献   

20.
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分析丝胶纤维和吐丝前的天然丝胶溶液。丝胶纤维是由富含大量蚕丝丝胶的Sericin-hope蚕吐出的。偏振ATR-FTIR测定表明,丝胶纤维中的丝胶分子几乎无取向。通过傅里叶去卷积技术和曲线拟合,分析了丝胶纤维和天然丝胶的二次结构。另外,还对丝胶溶液干燥过程中的二次结构进行了分析,以确定脱水作用对丝胶结构的影响。分析表明,随着干燥程度的提高,天然胶中的β-折叠结构增多;风干丝胶的二次结构和丝胶纤维相似。以上结果说明,在纤维成形过程中,干燥是影响丝胶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且与丝素相比,吐丝时丝胶的结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