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任琪 《微计算机信息》2008,24(13):117-119
将神经网络和PID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角递归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策略,并将其应用于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利用对角递归神经网络在线自适应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从而使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性能指标较为理想.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对角递归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稳态精度高和鲁棒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DRNN的多变量解耦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一类有强耦合带时延的多变量系统,采用对角递归神经网络(DRNN)与带动量项的PID梯度优化算法(PIDGDM),自适应调整PID控制器的二项参数,并行完成系统的解耦与控制工作。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很好的静态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3.
吴其洲 《控制工程》2011,18(3):335-337,368
由于经典PID控制器自身所固有的缺陷,在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DTC)调速中不能满足大范围高精度的调速要求.采用自抗扰控制器(ADRC)作为速度调节器,并借助对角递归神经网络(DRNN)进行参数整定,构成了新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调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基于对角递归神经网络整定的自抗扰控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PID控制策略,以经典的PID控制理论为基础,并通过具有多变量解耦控制自学习功能的神经网络参数整定来实现。本文给出了网络的结构和算法,示出了一组二元变量强耦合时变系统的实时仿真结果。通过计算机仿真证明,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具有良好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解耦控制能力。该系统融解耦器和控制器于一体,易于实现,适用于非线性多变量系统的解耦控制。它使解耦后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特别是当根据BP控制规律确定了网络连接权系数的初值时,还能使系统参数快速收敛。  相似文献   

5.
论文将2自由度PID引入一类有强耦合带时延的多变量系统,将回路所受耦合量看成干扰量,从而将多回路系统等价成多个单回路系统;针对2自由度PID控制器参数整定困难的特点,论文利用神经网络来实现2自由度PID控制器,使控制器的两组参数能自适应调整,同时完成系统的解耦与控制工作。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很好的静态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非线性多变量大时滞系统,研究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策略。它以经典的PID控制为基础,通过神经网络参数整定,用于多变量系统的解耦控制;用预测模型超前预测系统输出,以克服系统的时滞。该文给出了网络的结构和算法,对一组二变量强耦合时变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能根据系统运行状态获得对应于某种最优控制律下的PID参数,解耦后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该方法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的优点,并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单神经元PID的航空发动机解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神经网络应用到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单神经元PID的航空发动机解耦控制方法,通过在航空涡扇发动机多变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得出了实际的仿真结果及结论。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单神经元PID解耦控制方法与传统的PID多变量解耦相比,具有响应速度快,自适应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实现简单的优点,因而可以广泛的应用于非线性系统的解耦控制中。  相似文献   

8.
工业生产过程中,被控系统越来越复杂,需要控制的变量通常不止一对,而且相互耦合,较成熟的线性多变量控制理论与设计方法已难以满足实际的多变量生产过程控制。本文针对多变量强耦合带有延迟环节的被控系统,研究了一种简化的串联前馈补偿解耦控制器设计方法。根据被控对象的辨识模型,设计串联前馈补偿解耦器,使系统解耦成单输入单输出模型,进而分别对解耦后输入输出模型设计PID控制器,整定PID控制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解耦能力和鲁棒性,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9.
工业生产过程中,被控系统越来越复杂,需要控制的变量通常不止一对,而且相互耦合,较成熟的线性多变量控制理论与设计方法已难以满足实际的多变量生产过程控制。本文针对多变量强耦合带有延迟环节的被控系统,研究了一种简化的串联前馈补偿解耦控制器设计方法。根据被控对象的辨识模型,设计串联前馈补偿解耦器,使系统解耦成单输入单输出模型,进而分别对解耦后输入输出模型设计PID控制器,整定PID控制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解耦能力和鲁棒性,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多变量、强耦合、时变、滞后大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串联后补偿单向解耦后加入PID控制器自整定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首先对系统进行串联后补偿实现完全解耦,并通过单向解耦对解耦系统进行简化,然后把多变量的控制问题转化为多个单变量,再对各个单变量加入PID控制器进行自整定.通过对125 MW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可知,这种方法有效消除了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强耦合带来的不利影响,使系统输出稳定,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ology to design multivariable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 controllers based on decoupling control. The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general n × n processes. In the design procedure, an ideal decoupling control with integral action is designed to minimise interactions. It depends on the desired open-loop processes that are specified according to realisability conditions and desired closed-loop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These realisability conditions are stated and three common cases to define the open-loop processes are studied and proposed. Then, controller elements are approximated to PID structure.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he wind-up problem is also considered and a new anti-wind-up scheme for multivariable PID controller is proposed. Comparisons with other work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ology through the use of several simulation examples and an experimental lab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被控对象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人们对其控制精度的要求却日益提高,这样就产生了复杂性和精确性的尖锐矛盾。智能自适应控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针对强耦合带延时多输人输出(MIMO)非线性离散系统难以实现解耦的问题,推导了双隐层DRNN的权值学习算法,实现了基于双隐层DRNN结构与动态BP网络的加速算法的在线自整定PID解耦控制,仿真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动态、静态性能以及很强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现场的实际过程数据,首先应用能量平衡建立了强制循环蒸发过程的动态模型.针对该过程的多变量、非线性以及强耦合特性,在常规增量式PID控制器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神经网络与多模型切换的非线性自适应解耦PID控制策略.该控制器是由线性自适应解耦PID控制器和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自适应解耦PID控制器以及切换机构组成.其中线性自适应解耦PID控制器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而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自适应解耦PID控制器则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性能.上述过程的PID参数是通过广义预测的方法得到,最后通过仿真表明,上述控制方法不仅消除了回路间的耦合,在稳定生产的同时提高了蒸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改进DRNN用于纸张水分定量解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抄纸过程中纸机系统大滞后、非线性、时变且纸张的水分与定量之间存在严重耦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RNN神经网络辨识的PID解耦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改进DRNN对定量与水分参数的Jacobian信息辨识结果,自适应调整PID控制器的各项比例系数。仿真结果表明水分与定量之间相互影响很小,能较好实现对象的解耦控制,且适应能力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投入提高了控制精度,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阳极焙烧温度系统是一个含有耦合、大时滞、非线性的多变量控制系统。为实现对阳极焙烧温度的精确控制,依据现场采集的大量温度数据,辨识出阳极焙烧炉温度的二阶惯性滞后控制模型。以此模型为初始预测模型,提出阳极焙烧温度的多变量预测函数解耦控制方法,对焙烧温度进行多变量预测函数解耦控制。仿真和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优于原有的PID方法,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多变量解耦控制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用于多变量解耦控制的自适应解耦控制和模糊解耦控制两种方法;说明了各种解耦控制方法的特点、应用情况及效果;对各种方法解耦程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其对系统的影响。并就多变量PlD自适应解耦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提出通过传统控制方式的重新组态来解决多变量解耦控制的难点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多变量自校正解耦PID控制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余文  柴天佑 《控制与决策》1995,10(2):175-178,183
将前馈解耦控制与自校正PID控制相结合,提出了多变量自校正解耦PID控制器。该控制器适于具有任意延时结构和非最小相位系统,本文利用根轨变法证明了这一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多参数、非线性、时变、强耦合的特点,引入了一种新型的模糊解耦算法,依据解耦补偿原理和模糊控制思想,提出了以模糊控制器作为解耦补偿器,以模糊PID作为系统控制器的双模糊解耦控制方法。以耦合最严重的燃烧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对增益确定多变量的耦合程度,并配对合适的输入输出变量。利用模糊控制器不要求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适合于强耦合、大滞后等优点,有效地减少了系统动态响应时间,提高了实时性和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简单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多变量解耦控制的工业过程运行层次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多变量解耦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工业过程运行的层次控制方法,用于实现表征过程整体运行性能的工艺指标.底层回路控制系统采用多回路PI/PID控制技术进行设计,用于将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在给定的工作点.针对中被控过程和底层回路控制系统构成的文义对象,采用扩展的单位反馈解耦方法设计上层回路设定控制器,该回路设定控制器能够克服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