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言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合成氨生产能力900kt/a,配套3套半水煤气脱硫装置,其氮肥厂原有1套95000m^3/h(标态)生产能力的半水煤气脱硫装置,设计进口气体中H,S质量浓度〈3g/m^3,出口气体中H2s质量浓度〈100m/m^3。自2008年以来,随着原料煤质量下降,开始使用高硫煤制气,导致半水煤气中H2S含量不断升高,该脱硫装置已不能适应高硫煤制气脱硫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后续工段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赤峰富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合成氨40kt,主要产品是长效碳铵和液氨。由于原料煤来源较杂,半水煤气中H2S含量波动较大。在2003年前半水煤气采用单塔脱硫,脱硫催化剂使用MSQ-3当半水煤气中H2S小于2.5g/m^3时,脱硫后H2S可降低到0.11g/m^3左右,但半水煤气H2S含量超过2.5g/m^3时,超过的部分便增加到脱硫后的气体中,例如半水煤气中H2S含量若增加到2.6g/m^3,则脱硫后H2S便增加为0.21g/m^3。这样MSQ-3型脱硫催化剂虽然表现出明显的优点,但已不能满足半水煤气H2S含量较高时的脱硫要求,需改变脱硫的设备及工艺流程来解决问题。经研究及结合兄弟厂的经验,确定将半水煤气脱硫由单塔脱硫改为双塔串联脱硫,即分为一级及二级脱硫,并且一级及二级脱硫均分别单独再生。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脱硫一再生循环,在硫化氢含量较高时,对半水煤气仍到得了较好的脱硫效果,并且生产一直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沈树荣 《气体净化》2006,6(C00):270-272
同一产地的高硫煤与低硫煤在固定层煤气发生炉生产的半水煤气中H2S含量不同,一般晋城阳泉优质煤,半水煤气中H2S为0.7~1g/m^3,而高硫煤在3~5g/m^3,甚至高到8~10g/m^3。半水煤气在脱硫装置中,一般采用填料塔或空塔喷淋。煤气在脱硫:过程中,有硫膏析出,脱硫液由于再生过程中也有悬浮硫,因此运行周期短。脱硫系统至少3~5个月因堵塔造成系统压差大而被迫停车清洗填料,影响正常生产。如果用空塔喷淋,脱硫效率低,不能保证煤气净化率,影响系统的生产。为此本公司于2001年开发了塑料格栅填料技术。  相似文献   

4.
  郁宗天 《气体净化》2005,5(4):83-83
合成氨厂的变换气中H2S的含量一般在1g/m^3(标准状态,下同)以下,很少到2.0g/m^3的,然而浙江丰登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厂的变换气H2S的含量却在3.5g/m^3以上,如2004年11月17日的分析结果,H2S的含量为3.6~4.0g/甜。该厂变换气中CO2的含量也比其它厂高得多,一般在38%至40%,这就更加大了湿法脱硫出口H2S达标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合成氨厂的变换气中H2S的含量一般在1g/m^3(标态)以下,很少到2.0g/m^3(标态)的,然而浙江丰登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厂的变换气H2S的含量却在3.5g/m^3(标态)以上,如2004年11月17日的分析结果,H2S的含量为3.6-4.0g/m^3(标态)。该厂变换气中CO2的含量也比其它厂高得多。一般在38%-40%,这就更加大了湿法脱硫出口H2S达标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冯国林 《中氮肥》2006,(3):29-30
我公司2001年原料“油改煤”后常压脱硫系统采用栲胶法脱除半水煤气中的H2S,设计出脱硫塔气体中的H2S含量为100~200mg/m^3,溶液悬浮硫含量在1.5g/L以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出塔气H2S含量超标、溶液悬浮硫高、塔阻力大、再生硫泡沫难于形成和浮选困难、再生喷射器效果不佳、系统腐蚀严重等问题。后来通过优化工艺操作及设备改造,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7.
刘相卿 《气体净化》2006,6(C00):105-106
我厂单醇系统投产于2002年底。为了降低成本,近年来改用含硫高的焦炭及少量的半焦作原料,煤气中的硫含量逐年上升,硫化氢含量一般为3g/m^3左右,有时高达4g/m^3;有机硫浓度也大幅增长,仅COS就约占H2S总量的10%左右。因此正常生产中,气体脱硫特别精脱硫的任务大大加重,而且单醇与联醇相比,情况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浙江崇德化工有限公司(原桐乡化肥厂)有以煤为原料年产合成氨40kt的装置,产品为碳铵和液氨,脱硫系统采用PDS常压半水煤气脱硫,脱硫塔为旋流板塔,造气洗涤采用空塔喷淋,一直以来,原料煤用低硫煤造气,系统进口H2S小于700mg/m^3,由于近期煤价上涨,从降低成本考虑,掺烧部分高硫煤,  相似文献   

9.
我厂是1970年投产,设计能力为4.5万吨氨/年的中型合成氨厂。以焦作炔煤为主要原料,采用氨水液相催化法脱除原料气中的H_2S。由于原料煤中含硫量逐年增加(由0.41%增加到1.18%),为满足脱硫的要求,从1978年开始改为改良A.D.A法脱硫。改良A.D.A法脱除煤气中H_2S已被国内几十家中型合成氨厂所采用。但此法析硫速度快,循环液中始终存在着悬浮硫。这些悬浮硫易沉积和粘附在脱硫塔木格填料层。这些沉积物大多是硫和灰黑钒盐渣的交替层所组成。并  相似文献   

10.
吕洪浩  赵文 《化肥设计》2005,43(6):38-39
2003年,为解决吸收塔填料段硫堵的问题,鲁南化肥厂合成氨分厂将变脱系统的脱硫方法由传统的ADA法改为栲胶法,并将闲置的半脱塔由空塔改为填料塔,与原变脱塔并联使用。改造后,虽然合成氨系统提高了生产负荷,气量由39000m^3/h,增大到56000m^3/h,脱硫循环量由300m^3/h增加到420m^3/h;但是,脱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在正常生产时,变脱出口H2S超标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笔者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