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由于双圆弧齿轮设计的特殊性,在以往研究双圆弧齿轮的动态特性时,经常忽略齿面摩擦对其传动的影响。通过参数化设计精确双圆弧齿轮模型,并以Adams软件为平台,结合多体动力学分析理论,在双圆弧齿轮传动动力学性能仿真过程中,通过设置齿面之间的不同摩擦因数,分析了齿面摩擦对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动态性能影响,并通过双圆弧齿轮传动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为研究双圆弧齿轮传动与齿面摩擦的相关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采油设备的实际运转情况,对双圆弧齿轮的制造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控制.采用三维CAD计算机设计软件,结合双圆弧齿轮的设计软件ZGCAD和制造工艺对其传动要求进行动态模拟验证和试验,确定了双圆弧齿轮的工艺参数和加工工艺.保证了双圆弧齿轮减速器的传动质量和承载能力,满足了石油钻采行业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彭如恕 《机械传动》2003,27(1):33-34
在充分考虑了双圆弧齿轮传动各设计参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基础上,结合传统的优化设计方法,探讨了具有模糊可靠度约束的双圆弧齿轮的模糊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圆弧齿轮的啮合传动特点,应用已建立的双圆弧齿轮单自由度啮合振动模型,理论研究了齿宽、重合度对双圆弧齿轮传动过程中振动行为的影响,分析了一些特殊齿宽区域内双圆弧齿轮的动态行为,并据此提出了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机械传动》2016,(2):146-149
基于Pro/E完成双圆弧齿轮传动的三维参数化建模,结合双圆弧齿轮啮合传动的重合度因素,在ANSYS Workbench 14.5中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及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得到了轮齿在一个啮合周期里接触线上的接触变形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齿廓半径差Δρ、螺旋角β与齿轮接触应力的关系,对双圆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机械传动》2016,(4):106-109
将GB/T12759-1991型双圆弧齿轮作为分析对象,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考虑圆弧齿轮传动中许用应力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以圆弧齿轮传动中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的模糊可靠度以及齿轮的模数、齿数、螺旋角、纵向重合度等为约束条件,以一对圆弧齿轮体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双圆弧齿轮传动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给出实际算例,结果表明,用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进行圆弧齿轮设计具有更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双圆弧齿轮传动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圆弧齿轮传动的小齿轮齿数、法面模数、螺旋角及齿宽的均值为设计变量 ,考虑影响齿轮传动种种因素的随机性、模糊性 ,以两圆弧齿轮的体积和最小为目标函数 ,应用模糊设计理论和可靠性设计理论 ,建立了双圆弧齿轮传动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并附有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根据模糊可靠性设计理论,给出双圆弧齿轮传动的模糊可靠性设计准则,探讨了双圆弧齿轮传动设计中模糊变量与随机变量同时存在时的多目标多约束情况下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以及优化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的算法流程。  相似文献   

9.
对刮削加工的硬齿面双圆弧齿轮和磨削加工的硬齿面渐开线齿轮(两齿轮的材质和基本参数都相同)承载能力对比试验进行了全面叙述,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刮削硬持质齿面双圆弧齿轮在承载能力、传动性能和动态特性等方面能够满足对硬齿面齿轮传动的设计要不。经过跑合和一段时间的承载磨合运行,齿面接触会越来越好,其传动性能优地渐开线齿轮传动。  相似文献   

10.
高速重载双圆弧齿轮传动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里使用数学规划理论与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相结合,通过例证对目前广泛应用于现代机器的高速重载双圆弧齿轮传动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试图用尽可能快的速度、简单、易懂、可行的方法设计出技术经济效果最佳的双圆弧齿轮传动。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中外现有硬齿面双圆弧齿轮齿形,分析总结了前人在硬齿面双圆弧齿轮齿形设计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针对齿面硬度大于58HRC,适用于低速重载齿轮传动的刮齿、磨齿双圆弧齿轮新齿形。用三维有限元对新齿形进行应力应变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新齿形的最大应力比GB/T12759规定的齿形小35%。  相似文献   

12.
对刮削加工的硬齿面双圆弧齿轮和磨削加工的硬齿面渐开线齿轮(两齿轮的材质和基本参数都相同)承载能力对比试验进行了全面叙述,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刮削硬齿面双圆弧齿轮在承载能力、传动性能和动态特性等方面能够满足对硬齿面齿轮传动的设计要求。经过跑合和一段时间的承载磨合运行,齿面接触会越来越好,其传动性能优于渐开线齿轮传动。  相似文献   

13.
齿轮修端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双圆弧齿轮传动,周期性的啮入啮出冲击及齿端部的铲刮现象是齿轮传动产生振动和噪声的主要原因,合理的轮齿修形是改善齿轮传动性能、降低振动和噪声的最有效方法。此外,从双圆弧齿轮弯曲强度的角度来看,轮齿端部的抗弯曲强度较差,这也是双圆弧齿轮易崩角的原因。因此,我们希望轮齿在啮合过程中,位于端部的接触迹所受载荷尽可能小,端部修簿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双圆弧齿轮基本齿廓的分析,应用Pro/E中的Program编程,对各参数赋值,实现了对双圆弧齿轮的参数化设计,为双圆弧齿轮的传动、仿真、有限元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彭程 《现代机械》2006,(2):13-14
根据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理论,综合考虑双圆弧齿轮传动中各设计参数、约束条件及影响因素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建立了双圆弧齿轮传动设计中模糊变量与随机变量同时存在时的以体积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数学模型,并给出实际算例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研究双圆弧齿轮加工和传动机理的基础上,从消除双圆弧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冲击、振动和铲刮现象,减小轮齿端部接触载荷的角度出发,成功地研制出了双圆弧齿轮轮齿修端机.工效高、成本低,修端质量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述分阶式双圆弧齿轮传动特点,介绍了分阶式双圆弧齿轮在透平压缩机中的应用,说明在高速、大型透平压缩机中采用分阶式双圆弧齿轮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王铁  邵家辉 《机械传动》1993,17(3):12-15
本文介绍了超短齿硬齿面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方法和应用情况。为这种新型的齿轮传动普及与应用提供一个设计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双圆弧齿轮对制造误差很敏感,尤其对中心距、切齿深度和螺旋角的要求较高,根据以上特点,加工工艺就要注意与渐开线齿轮相区别,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采用的是调质—精滚工艺,以达到圆弧齿轮的传动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4000KW大型双圆弧齿轮减速器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国外的文献中尚未发现这样的先例,并且在18时连轧机组主传动上已经成功地运转了五年多的时间,目前仍然在正常地运转。该大型双圆弧齿轮减速器是在原设备的基础和各轴的位置均已固定的情况下,代替了原渐开线齿轮减速器。运转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该大型双圆弧齿轮减速器远优于原渐开线齿轮减速器,事实已经完全说明了设计研究,参数选择以及双圆弧齿轮技术等方面获得了成功,并得到了国内同行的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