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粉状活性炭为吸附剂,处理头孢菌素C生产过程中的废弃液,实现了去乙酰头孢菌素C(DCPC)和头孢菌素C(CPC)及其他杂质的有效分离.以乙醇-水和异丙醇-水体系作为洗脱剂,得到纯度80%的DCPC溶液.乙醇-水体系收率可达75%,异丙醇-水体系收率可达80%.实验表明,15%乙醇-水和15%异丙醇-水体系分离效果较差;10%乙醇-水和10%异丙醇-水体系洗脱力较弱;12%~13%乙醇-水和12%~13%异丙醇-水体系的洗脱和分离效果较好;13%异丙醇-水体系优于13%乙醇-水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生产头孢菌素C(CPC)过程中的副产物去乙酰头孢菌素C(DCPC)为原料,用固定化D-氨基酸氧化酶(DAAO)和固定化戊二酰基酰化酶(GA),连续两步进行酶裂解,制备了去乙酰基7-氨基头孢烯酸(D-7-ACA),总收率72%。滴加浓度为1 mol/L的过氧化氢可使去乙酰基戊二酰基7-ACA(D-G l-7-ACA)的收率提高6%。提高氧气流速和改善搅拌形式可以加快DAAO酶反应速度,使中间产物残留减少3%。高纯度的去乙酰头孢菌素C钠盐(DCPCNa)可以提高该两步酶法反应的收率和产品质量,延长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化工中间体》2007,(2):37-38
去乙酰头孢菌素C(DCPC)是发酵生产头孢菌素C(CPC)的副产物,约占CPC的15%~20%。长期以来,DCPC被作为杂质随废水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回收和利用DCPC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一些新型头孢菌素开发上市,DCPC结构在合成上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它的利用价值备受重视。将DCPC转化成去乙酰基γ-氨基头孢烯酸是其应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肉桂原花青素, 将1 000 mg肉桂原花青素初提物溶解在少量60%乙醇中,制得的浓溶液匀速加入吸附柱中,分别用10%、50%、70%、100%体积分数的乙醇对吸附在树脂上的原花青素进行梯度洗脱。从10%乙醇的洗脱液中可以得到F10 290 mg,从50%乙醇的洗脱液中可以得到F50 150 mg,从70%乙醇的洗脱液中可以得到F70 410 mg,从100%乙醇的洗脱液中可以得到F100 80 mg。4部分中,纯度最高的为F10,为90.03%,纯度最低的为F100,为42.11%。洗脱过程中原花青素回收率达到93%。分析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洗脱液中原花青素平均聚合度和抗氧化性,结果显示10%~50%乙醇洗脱液中主要为低聚体,而70%~100%乙醇洗脱液中主要为高聚体,10%乙醇洗脱液中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性最高,对DPPH·清除的IC50为0.91 g/L。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压制备色谱优化厚朴中活性成分厚朴酚工业提取及纯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洗脱液比例、洗脱流速、负载样品量对纯度大于98%厚朴酚的得率的影响。获得最佳厚朴酚纯化工艺为洗脱液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体积比1∶1)、洗脱流速30 m L/min、负载样品量50 g,分离得到纯度98%厚朴酚的产率为59.43%。结果表明,该提取纯化工艺可有效提高厚朴酚的纯度和收率,且回收的洗脱液经简单干燥、比重校正后可重复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
《小氮肥》2014,(9):2
<正>变压吸附脱碳从变换气中脱除二氧化碳,氢收率可达99.5%,氮收率可达96%~99%,一氧化碳收率可达95%~98%,还可同时获得纯度大于98.5%(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碳,2005年该项目被列为四川省重点科研项目。变压吸附提氢氢纯度99.9%(体积分数)时,氢收率可达95%~98%,氢纯度99.99%(体积分数)时,氢收率可达90%~95%,2002年该项目被列为四川省重点科研项目。变压吸附提纯与生产食品级或工业级二氧化碳变压吸附提纯一氧化碳变压吸附空分制氧提供XHK集散型造气微机油压控制系统,用户遍及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7.
以某钢铁厂焦化RO浓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煤质颗粒活性炭与木质颗粒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 pH值、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2种活性炭的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研究,研究了再生温度、再生时间、再生次数对活性炭再生后吸附性能及再生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煤质和木质活性炭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1.1%、 56.3%。最佳再生温度为500℃,煤质和木质活性炭最佳再生时间分别为1.5 h和1.0 h。多次再生试验证明,煤质活性炭可进行大于6次的再生,使用寿命优于木质活性炭。  相似文献   

8.
从酶转化液中分离提取L-苯丙氨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江娟  吴昊 《江苏化工》2005,33(4):27-31,60
利用JK006阳离子交换树脂从酶转化液中分离提取L-苯丙氨酸,对吸附、除杂、洗脱再生等工艺进行研究。吸附损失率几乎为零,对L-苯丙氨酸的吸附量达到97.5g.kg-1湿树脂,L-苯丙氨酸洗脱收率达到94.5%,洗脱液浓度达到28~30g.L-,并对洗脱尾流和再生洗涤水进行了再利用,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污染。  相似文献   

9.
在酸性条件下,以聚酰胺粉吸附牙膏中叶绿素铜钠盐,解吸附洗脱,经YMC Carotenoid C30 (4.6 mm×250 mm,3 µm)色谱柱分离,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检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牙膏中叶绿素铜钠盐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甲醇-叔丁基甲醚-0.5%醋酸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405 nm。结果表明,叶绿素a铜钠盐和叶绿素b铜钠盐在5.0~10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和0.999 7;检出限均为1.5 μg/kg,定量限均为5.0 μg/kg;加标回收率为87.2%~97.8%,RSD为1.7%~2.9%。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重组汉逊酵母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传统纯化过程中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静态光散射、荧光光谱和动态光散射等分析手段,从颗粒完整性角度研究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以其为指导,采用硅胶吸附/解吸附纯化HBsAg,建立该过程中关键因素的响应面模型,并与疏水层析联用,进一步纯化HBsAg,分析纯化效果以及纯化后疫苗颗粒完整性。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纯化后疫苗形貌,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HPSEC)分析颗粒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下,pH接近HBsAg等电点时,抗原颗粒间静电斥力减小,颗粒容易聚集;碱性条件下,抗原颗粒内部疏水基团暴露,造成颗粒解聚。建立响应面模型,以活性收率为响应值时,最佳纯化工艺为吸附pH=7.43,洗脱pH=10.48,洗脱温度55.4℃,此时活性收率最高为39.1%;以纯化倍数为响应值时,吸附pH=7.16,洗脱pH=10.52,洗脱温度55.1℃,此时纯化倍数最高为1.90。进一步对洗脱液进行疏水层析纯化,活性收率为49.73%,颗粒完整性为85.79%,透射电镜观察到抗原颗粒粒径为20~40 nm。与传统疏水层析方法相比,采用硅胶吸附/解吸附与疏水层析联用的纯化方法,疫苗活性收率提高31.99个百分点,颗粒完整性提高20.90个百分点,颗粒稳定性提高22.93个百分点。该研究为高效纯化重组HBsAg及提高疫苗纯化过程的颗粒完整程度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乐果微污染原水的碱解-活性炭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去除模拟污染源水中乐果的实验室和中试试验中,考察了pH、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水中乐果的质量浓度为0.095~0.286 mg·L~(-1)、pH为9.5~10时,乐果的去除率都随着粉末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平均去除率为35.4%~68.3%;采用石灰碱解+粉末炭吸附预处理乐果超标1倍(质量浓度0.2 mg·L~(-1))左右的原水,在混凝沉淀工艺之前调节pH至9.5左右,常规出水的乐果含量可达到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邵徽旺  蔡剑波  郑志花  崔建兰  曹端林 《应用化工》2007,36(10):1011-1013,1016
主要研究了将重氮盐合成的传统釜式反应器改为管式反应器和重氮盐合成、水解的间歇式反应工艺改为连续的反应工艺,考察了亚硝酸钠和硫酸的用量、亚硝酸钠溶液、硫酸铵盐溶液、尿素的进料速率对间甲酚得率的影响,得出较佳工艺条件为:重氮化温度维持在0~5℃,亚硝酸钠溶液和硫酸溶液的浓度分别为35%和30%,亚硝酸钠与硫酸与间甲苯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02∶3.6∶1;亚硝酸钠溶液、硫酸铵盐溶液、尿素的进料速率分别为20 mL/min、120 mL/min、0.100 g/min。所得的重氮盐以130 mL/min滴加到水解反应釜,在110~120℃进行水解反应制备间甲酚,间甲酚得率为86.5%,纯度为99.5%。  相似文献   

13.
5-硝基水杨醛分离纯化方法改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魏青  陈三平  潘瑞琪 《精细化工》2000,17(3):178-179
对 5 硝基水杨醛的分离提纯方法进行了改良研究 ,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稀碱使 3 和 5 硝基水杨醛均完全转变成钠盐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进而利用两种钠盐在水中溶解度的差异 ,采用水抽提方法 ,先将 3 和 5 硝基水杨醛的钠盐以溶液形式分离开 ,再分别经酸化及重结晶处理 ,即得产率为 5 8 0 %的 5 硝基水杨醛 ,纯度经HPLC测定为 99 4 %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紫外、核磁等确证。同时还得到产率为 35 0 %的 3 硝基水杨醛。  相似文献   

14.
二苄基磷酸酯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登科  刘默  黄长江  王平保 《化学试剂》2005,27(11):697-698
以苯甲醇、三氯化磷为原料,甲苯为溶剂,在三乙胺存在下制得二苄基亚磷酸酯,无须纯化,在33%氢氧化钠水溶液.四氯化碳体系中反应制得二苄基磷酸酯钠盐,然后经酸化,乙酸乙酯.石油醚(60-90℃)精制,得标题化合物。m.P.78-79C,纯度〉99.5%(HPLC),总收率36%。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包钢薄板厂热轧含油废水的水质特征,进行了吸附过滤组合处理技术的适用性试验,采用钢渣吸附剂的吸附试验表明,钢渣投加量5 mg·L~(-1),搅拌20min,静置30min,pH>5的条件下,含油废水中油的去除率大于800.当进水油类质量浓度为18~22mg·L~(-1),SS质量浓度为50~66mg·L~(-1)时,8m~3·h~(-1)的陶粒滤料处理装置出水含油量为1.8~3.5 mg·L~(-1)(平均2.25 mg·L~(-1)),悬浮物(SS)质量浓度1.8~5.5 mg·L~(-1)(平均3.07 mg·L~(-1)),满足生产用水油质量浓度小于10 mg·L~(-1)和SS质量浓度小于25 mg·L~(-1)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Coal-based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was modified with acetates of sodium, potassium and lithium at concentrations of 10 and 15% and used as adsorbents to explore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nickel ion in aqueous solution. Acetate treatment reduced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of the activated carbons, but the adsorption amount of Ni(II) on the 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s (MAC) was greater than that on the virgin activated carbon. The adsorption depended on pH of the solution with an optimum at 4.5 and the adsorbed nickel could be fully desorbed by using 0.05M HCl solution.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nickel ion on Li (15 wt%) 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 was 151.3 mg/g and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follows Langmuir, Sips, and Redlich-Peterson isotherm models better than the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The kinetic data was better fitted by a non-linear form of the pseudo-first order than the pseudo-second order, 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kinetic models was small.  相似文献   

17.
纪明中 《辽宁化工》2005,34(3):111-112
提供了从对硝基苯乙酮生产中的废渣回收对硝基苯甲酸的一种简便方法,且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将废渣溶解于碱溶液中,通过析晶分离得对硝基苯甲酸钠盐,经重结晶精制后中和得纯度99%以上的对硝基苯甲酸,收率在72%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工艺(经由EDTA中间体)比较,氰化钠法生产EDTA钠盐先进工艺具有如下优点:由EDTA四钠原液生产二钠盐,减少3道工序,硫酸(100%)和氢氧化钠(100%)单耗分别降低0.350t/t和0.216t/t;由二钠盐生产四钠盐减少一道工序,硫酸和氢氧化钠单耗分别降低0.272t/t和0.173t/t;产品纯度99.3%~99.5%,产率93%~95%(以乙二胺计),达到文献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伟  陈锦春 《应用化工》2012,41(7):1294-1296
以二氢高红霉素(去甲基阿奇霉素)为原料,经CbzCl保护、Swern氧化、环氧化、烯丙基胺开环氧和钯碳催化加氢五步反应以46%的总收率合成了泰拉霉素(纯度97%),其结构经液相色谱与标准品对比确认。烯丙基胺乙醇溶液开环氧与催化加氢两步反应实现一锅法,简化了工艺操作,降低了分离难度,加之采用钠氢作无机碱和TFA成盐条件,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收率和产品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