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建设过程中,地表硬化率不断升高,并且极端天气的频率不断升高,导致城市内涝问题对城市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因此,城市内涝风险评价是城市防涝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城市内涝风险成因,对比了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的主流方法,并提出解决城市内涝风险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城市内涝问题频发,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引发了全民对"城市良心"的拷问。城市内涝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那关系到民生问题的城市内涝该如何解决?解决城市内涝的根本是什么?政府在这方面如何应对?就这些问题,本刊采访了业内有关政府官员和知名专家,希望他们的真知灼见对大家有所裨益,也作为本刊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设一方面改善了人的生活品质,但另一方面加剧了城市内涝灾害的威胁。大量城市建筑致使地表的持水、内涝灾害加剧,降水超过市政管网的设计流量时,便会发生内涝灾害,严重威胁到城市建筑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气象预警系统能够为城市的洪涝灾害提供预警,减轻内涝灾害对城市建筑和人员生命的威胁。介绍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的技术特点、总体设计、关键技术以及针对无线通信模块的技术改进,以期为保护暴雨条件下保护城市建筑和市民的生命安全,并为国内同行提供基础技术借鉴和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5)
最近几十年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城市发展与环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内涝问题成为困扰我国城市建设和生态治理的一个顽疾。华东交通大学也深受暴雨内涝之苦,地势较低的南北区地下通道在近几年的多次暴雨中,屡屡成为内涝灾害的发生地。以我校内涝治理为试点,寻求城市内涝经济可行的治理方案,对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和治理、城市生态修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研究城市内涝产生机理、运用水系平衡理论与人与自然共生理论,结合暴雨仿真模拟数据和多个城市的内涝的解决方案,得出可行方案运用于解决华东交通大学内涝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强降雨引起的城市内涝灾害影响较大,社会各界对强降雨引起城市内涝的预防,防治城市内涝灾害关注强烈。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纷纷建言献策,对防治城市内涝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迎春 《山西建筑》2014,(35):283-284
解释了城市内涝的含义,对产生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主汛期前准备、主汛期中防汛应急两个阶段提出了防止内涝的对策建议,并指出不断完善排水管网,提高泄洪能力,加强对排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是遏制城市内涝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应急平台在城市内涝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城市内涝变得异常频繁,"到XX看海"不时成为新闻标题,给城市和政府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城市内涝防治管控方面有哪些挑战?应急平台新技术有哪些?这些新技术在城市内涝预防与处置方面的应用怎样?本文希望能够为研发城市内涝应急平台,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具有优良的雨水综合管控的水力特性,是系统解决城市水问题的重要手段,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发展目标。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契合本地特征,因地制宜。对深圳市历史内涝点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内涝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深圳市内涝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和策略,以缓解城市的内涝风险,为类似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及内涝解决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济南市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城市内涝问题成为影响和制约很多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化的稳步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城市内涝问题,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完善济南城市内涝防治体系,提升雨水利用率,重视内涝成因分析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论文主要就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景观地形的小流域单元减灾调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静  李梦婷 《风景园林》2020,27(1):110-114
近年来,中国诸多大中城市内涝灾害频发。武汉市作为城市内涝频发的典型城市,其建成区地表高度(20.0~24.0 m)大多低于外江常年所处的洪水位高度(23.9 m),在区域性暴雨条件下,极易引发内涝灾害。武汉由于其内涝典型性,2013年被列为全国31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2015年被列入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从城市内涝发生机理出发,以水文角度的小流域单元作为内涝风险区划的基本单元,利用小流域单元分析武汉市景观地形要素(地表高程、地表起伏度、地表粗糙度)与城市内涝积水密度的相关性及其影响程度,量算统计出小流域单元的内涝风险等级。基于此,提出武汉市小流域单元减灾地形调控评价。以武汉市作为城市内涝问题的研究案例,以期为武汉市内涝缓解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具有典型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