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提高旋转式割草机割刀耐磨性能和切割锋锐性能,以实现刃具的长寿命作业和对作物的低损伤收获.方法 采用固体稀土催渗碳氮硼共渗,对割刀后刀面及刀尖进行局部化学热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及显微硬度计对共渗层组织、微区成分及硬度分布进行检测,探讨割刀作业过程中形成自磨锐特性,并进行田间试验验证.结果 割刀经850℃×4 h稀土催渗碳氮硼共渗后,后刀面及刀尖表面由硼化物层(厚度约50~70μm)和碳氮共渗层(厚度约750~1000μm)组成,刃口处经高频加热油淬后,外层硼化物由于共晶重熔使硬度有所增加.共渗割刀在厚度方向上实现了组织、成分和硬度的梯度均匀变化,碳氮共渗层对表面高硬硼化物支撑能力有较大提升.作业过程中,割刀后刀面及刃口处的表层硼化物硬度高、耐磨性好,不易剥落及崩刃,使用寿命长,刃口突出可始终保持锋锐的切割性能,从而形成了自磨锐特性,实现了对再生作物的低损伤切割.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市售割刀相比,共渗割刀耐磨性较高,长时间作业后仍能保持锋锐的切割性能,有利于作物切口的愈合与再生.结论 稀土催渗碳氮硼共渗的割刀,由于组织、成分、硬度的梯度均匀变化,在作业过程中形成自磨刃,实现了刃具的长寿命作业和对作物的低损伤收获.  相似文献   

2.
硬质合金刀片刃部强化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德洪  殷国茂 《硬质合金》1999,16(4):228-231
介绍了硬质合金刀片刃部的各种修磨形式及其用途.刃部强化的方法及其特点,螺纹刀片刃部强化的特殊性。通过刃部强化工艺处理,可以提高刀片切削的稳定性,增加刀片的耐用度。  相似文献   

3.
微圆弧金刚石刀具是超精密加工中的重要应用工具,基于机械研磨法开展微圆弧金刚石刀具修磨技术研究。通过分析微圆弧金刚石刀具制备技术现状和制备难点,设计一种微圆弧金刚石刀具的修磨技术路线。通过修磨实验解决难磨、易磨方向定位,刀尖容易崩刃及精修刀尖圆弧等技术难点,制备刀尖半径R 8.2μm的微圆弧金刚石刀具。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高倍光学显微镜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前刀面粗糙度Ra=1.50nm,刀尖轮廓波纹度优于0.1μm,与进口高精度刀具指标相当。将其应用在微结构的超精密切削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磨料磨具通讯》2005,(4):16-16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多功能快速磨刀器,它由外壳、磨石及单磨板构成,在外壳上设有磨石槽,磨石槽中设有磨石,在另一侧凹口处内侧设有单磨板槽,单磨板槽中设有单磨板,外壳之间由螺钉连接,其外形呈E字形。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功能齐全,既能磨双面刃也可磨单面刃刀具,同时又可磨掉毛刺。  相似文献   

5.
创新草坪机械刀具的生产工艺是有效提高草坪修剪机械工作效率的途径之一。通过优化刀片的热处理工艺和刀具的钎焊工艺,得到一种新型的"自磨刃"刀具。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磨损试验等验证了刀具优越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冬卫平 《轧钢》2012,29(3):71-72
介绍了利用轧辊磨床修磨圆盘剪剪刃的革新中所做的卡具和刀架设计、强度校核,以及装配和修磨步骤,该装置的修磨周期仅为1天,可大大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磨粒切削速度,切削轨迹和出刃性以及研磨效率和磨具寿命,详细分析了固定磨块,行星磨轮,摆复磨块和滚动磨块和滚动磨柱四种研磨磨头研磨花岗石的有效性,并且分别比较了它们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德国瓦尔特(Waiter)公司开发的Helicheck Pro and Plus测量机现在已具备了对刀具的切削刃制备(即切削刃圆弧半径)进行精密测量的功能。刀具的切削刃制备作为延长刀具寿命的一种重要方法,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迄今为止,对切削刃制备的精密形貌进行测量还需要使用昂贵的专用测量仪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了金刚石磨粒的微切削刃以及氧化铝陶瓷试件的磨削表面,已磨表面,对电镀金刚石砂轮端磨氧化铝陶瓷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指出氧化铝陶瓷已磨表面的缺陷以脆性裂纹为主,磨削温材料去除过程影响很大,有可能存在非裂主展的陶瓷去除方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铲磨后角误差的补偿计算,设计并制作了补偿修正的成型砂轮;采用粗精二次磨削工艺,成功解决了硬质合金后波刃铣刀的磨削的关键技术问题。现经测试表明:该方法制造的整体硬质合金波形刃铣刀,其切削性能达到了国外知名品牌的同类铣刀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1.
郑祥臣  周云根  柳会梅  杨国良 《轧钢》2024,(1):89-94+111
滚筒式飞剪是冷轧带钢生产线的关键设备,以土耳其某钢厂镀锌线为契机,在吸收平直剪刃、螺旋线剪刃优点的基础上,完成了优化的斜直剪刃形式的滚筒式飞剪设计,实现了对薄规格带钢的剪切。主要介绍了斜直剪刃倾角的设计原则,以及剪切力、电机速度和功率的计算方法。与螺旋线剪刃相比,斜直剪刃的剪刃间隙不那么均匀,但也呈现一定规律,可以通过对滚筒上剪刃槽进行修磨来实现剪刃间隙的均匀,进而实现对薄带钢的剪切。在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增大剪刃倾角可以降低剪切力,进而降低电机功率。设计时采用柯洛辽夫公式计算剪切力,其中剪切面积利用三维软件测算。电机需要克服剪切力和滚筒转动惯量,其中剪切力与剪刃倾角成正比,转动惯量与机组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斜直剪刃滚筒式飞剪设计方案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满足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工业金刚石》2009,(2):34-34
德国瓦尔特(Walter)公司开发的HelicheckProandPlus测量机现在已具备了对刀具的切削刃制备(即切削刃圆弧半径)进行精密测量的功能。刀具的切削刃制备作为延长刀具寿命的一种重要方法,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迄今为止,对切削刃制备的精密形貌进行测量还需要使用昂贵的专用测量仪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瓦尔特的Helicheck测量机在原有测量功能(包括刀具的几乎所有几何形貌特征,如刀尖圆弧半径、前角、螺旋角、径跳、倒棱宽度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自动测量切削刃圆弧半径的功能。该测量机利用新增的照相机(放大倍数1000倍)和分路LED(发光二极管)光束(安装在专用的、CNC控制的旋转轴上),能够对最小至5微米的切削刃圆弧半径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3.
用显微镜观测法研究了砂带上磨粒切削刃的磨损特性,由于磨粒切削刃顶部的磨钝磨损其高度是逐渐减低的。因此除新砂带开始使用的很短时间外,磨削是由很多顶部磨损成小平面的磨粒完成的。对这些小平面给砂带磨削性能的影响做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了阐明砂带磨削性能随磨削时间改变的金属切除模型。磨粒切削刃的形状和分布对砂带的磨削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新研制的钻头刃磨机。该机是用圆锥磨法的原理研制而成的,它不仅体积小,重量轻,而且调整方便,可刃磨出加工需要的顶角和后角。它的投入使用,可提高钻头的刃磨质量,从而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普通麻花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麻花钻在材料选择、表面处理、结构设计和刀磨等方面的改进措施,重点讨论了三平面钻头和4刃钻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磨粒切削刃与试件表面作用和材料内部应力、应变的分布状态的分析,探讨了极薄磨削下的磨屑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极薄磨削下提高表面质量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小直径碳纤维复合材料孔在航空航天结构、康复医疗设备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但在其加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分层、圆度误差、粗糙度高等问题,迫切需要高质量的加工技术。对此,提出了一种超声铣磨制孔方法,对超声铣磨中的切削刃轨迹进行了建模,并对超声铣磨和普通铣磨进行对比实验,还分析了超声铣磨中切削力降低、孔径精度提高及表面粗糙度改善的机理。结果表明:超声铣磨相较于普通铣磨相,轴向力和切向力均显着降低,降幅范围分别为48.4%~71.3%和25.5%~61.5%,同时超声铣磨的孔表面粗糙度值降低了51.9%~53.2%,超声铣磨可高质量加工小直径复合材料孔。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海水液压软缆割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该割刀的主要设计难点和关键技术,并对手动换向阀工作过程及软缆割刀的剪切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五坐标数控旋转锉刃磨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微机控制的五坐标旋转锉刃磨机的设计要点、刀磨运动分析、数据处理方法及软件没计,并对多坐标微机联动控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图4幅。  相似文献   

20.
Cr12MoV钢凹模的热处理工艺改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Cr12MoV钢制硅钢片冷冲凹模,经1030℃淬火+180℃回火后残留奥氏体含量较多,硬度不够,耐磨性不足。由于残留奥氏体的影响,凹模在磨削中易出现裂纹。磨削裂纹成为疲劳裂纹的策源地,严重降低了凹模的使用寿命。经试验,采用1100℃淬火+液氮深冷处理+520℃回火,能明显降低残留奥氏体含量,使凹模硬度上升,耐磨性增加。由于残留奥氏体已基本消除,不但减少了中间磨刃的次数,而且磨刃时也避免了磨削裂纹的产生,避免了凹模的疲劳断裂,提高了硅钢片冷冲凹模的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