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点评     
德国代表团北京奥运会采用RFID系统北京奥运会上,出入充当德国奥林匹克大家庭"临时使馆"的德国楼需要一个特别的ID卡,它集RFID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及其它技术于一身。据称,德国楼主入口处的三个旋转门上安装了固定式RFID读写器,并备有四个移动式读写器,以供排长队进入时使用。  相似文献   

2.
PLC及PC与RFID射频识别读写器串行通讯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以EMS(Escort Memory Systems)的RFID射频识别读写器LRP830为例,分别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及微机与RFID射频识别读写器进行串行通讯,从而读取标识数据的具体实现方法:PLC通过串行I/O通讯协议与RFID读写器实现串行通讯,PC通讯Windows多线程技术与RFID读写器实现串行通讯,文中给出了实例,RFID射频识别在我国的应用才刚刚开始,前景非常广阔,本文所述方法具有一定代表性,对于推动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世界》2009,(2):26-26
奥地利安倍泰克公司目前正在研发基于RFID技术的滑雪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让滑雪者在大回环学道分清学道的起伏与弯曲.保证滑雪者的安全。 目前该系统正处在实验阶段。德国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把基于RFID技术的读写器安装在滑雪者的雪橇内,以此来获得和接收信号。当滑雪者顺着坡道向下滑行的时候,安放在雪橇内部的系统能够提取雪橇上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4.
射频识别(RFID)技术随着物联网的兴起而得到迅速发展,超高频RFID技术因其识别距离远、识别速度快、有较强的防碰撞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与RFID技术相比,RFID测试技术相对比较滞后,RFID测试还主要是基于参考标签或参考读写器的定性测试;为了实现RFID读写器的射频参数和协议一致性的定量测试,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处理和软件无线电(SDR)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检测仪;该检测仪属于手持式设备,体积小、功耗低、重量轻、功能强大、且操作简便,满足超高频RFID读写器批量生产和现场保障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EMS(Escort Memory Systems)的RFID射频识别读写器LRP830为例.分别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及微机与RFID射频识别读写器进行串行通讯.从而读取标识数据的具体实现方法:PLC通过串行I/O通讯协议与RFID读写器实现串行通讯.PC通过Windows多线程技术与RFID读写器实现串行通讯。文中给出了实例。RFID射频识别在我国的应用才刚刚开始,前景非常广阔。本文所述方法具有一定代表性.对于推动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大规模RFID应用,需要把大量的、不同标准及不同协议RFID读写器连接起来形成网络,同时收集RFID数据的任务由网络中的多个读写器共同完成,造成RFID系统对读写器网络进行管理和监控变得复杂的现状。通过分析层次化的RFID中间件系统架构,给出多标准多协议RFID读写器适配器和读写器的协调设计,来改善上述情况。最后研究了基于RFID中间件的仓库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王启刚  谭杰 《计算机工程》2007,33(11):244-246
以制衣流程生产线上多个RFID读写器的应用需求为背景,引入了一种具有通用性的通信连接方法,利用CAN总线实现PC与多个RFID读写器的实时通信。对RS485总线和CAN总线作了对比,介绍了通信实现的硬件结构和通信中使用的协议格式及涵义。给出了通信的总体流程图和程序实现的关键代码说明以及程序实现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当前的防伪技术,着重研究防伪机制和加密算法,结合信息安全与RFID技术理论的防伪技术以及RFID的国际标准提出基于SHA-1算法的RFID读写器数字签名验证算法。同时,提出一种基于DSP的防伪读写器样机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铁路车轮堆垛机的工作效率,提出基于RFID技术的铁路车轮堆垛机定位控制系统。利用RFID读写器采集电机信息,经变频器处理后,通过ET200s传输至定位模块,利用RFID无线定位测量方式进行定位,并利用其实现堆垛机的精准调速,控制堆垛机出库。实验表明,该系统精准定位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堆垛机位置;堆垛机启停控制响应速度快,不受信噪比影响;系统信息录入效率高,可极大程度提高堆垛机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RFID读写器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购买RFID读写设备时除了要了解所部署的RFID系统对读写器的要求外,还要了解读写器的特点。本文介绍了RFID读写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选型要点,提出根据功能、频率、应用环境及适用协议四个方面选择适用自己的读写器。文章还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多款RFID读写器产品。  相似文献   

11.
奥地利安倍泰克公司目前正在研发基于RFID技术的滑雪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让滑雪者在大回环学道分清学道的起伏与弯曲.保证滑雪者的安全。 目前该系统正处在实验阶段。德国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把基于RFID技术的读写器安装在滑雪者的雪橇内,以此来获得和接收信号。当滑雪者顺着坡道向下滑行的时候,安放在雪橇内部的系统能够提取雪橇上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2.
RFID系统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FID技术的优点是标签与读写器之间无需任何的物理接触或者其他任何可见的接触,缺点是RFID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无线信道是不安全的。本文在分析了RFID系统的组成、通信模型以及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后,提出了解决RFID系统安全问题的机制,强调必须综合运用物理安全机制与密码安全机制,才能有效解决RFID系统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该文简单介绍了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并研究了当前超高频RFID读写器在监狱安全管理及人员监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该文简单介绍了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并研究了当前超高频RFID读写器在监狱安全管理及人员监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RFS-2041型读写器,EG-8256F型射频检测器,MPR-2010系列多协议RFID读写器,BS-2108射频检测器,RFID远距离人员资产管理系统,PRR8160智能数据终端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无线通信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简要介绍了RFID天线的应用背景和RFID标签的工作原理,指出了读写器的天线对RFID系统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矩形贴片天线理论模型的辐射性能,提出了一款新型的RFID标签贴片天线,同时展望了RFID技术在未来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车联网中RFID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FID模型是车联网仿真的基础和核心模型之一. 目前交通仿真模型不能满足车联网无线通信及协同交互等方面的需求、且缺少RFID模型. 为此, 建立了RFID系统的读写器和电子标签模型. 给出了读写器Agent和电子标签Agent结构及实现. 根据自动机理论, 建立了读写器、电子标签和主机之间通信时异构通信协议数据帧格式的有限状态机模型, 解决了异构数据帧统一处理问题. 作为模型应用和验证实例, 基于VC++ 2010平台, 开发了RFID交通数据采集读写器优化布设仿真软件. 结果表明, RFID模型较好地逼  相似文献   

18.
5年前,3年前,当RFID技术又一次被炒热的时候,很多人看到了机会,热心投入,等待市场的放量;但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差距的时候,同样有很多人退缩了。但江苏瑞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到目前为止,开发了6种协议的UHF RFID读写器;在国内率先开发了符合EPC协议标准的EPC1和EP C1G2读写器,并通过了FC和MIC认证;也是国内首家通过微软RFID中间件测试的设备供应商。同样是在RFID技术被炒热的时候,各种关于RFID技术的高额培训“漫天遍地”,培训效果却不得而知。2008年瑞福科技推出全年免费RFID培训计划,每月举办一期培训,分享瑞福科技在UHF RFID的技术应用和开发方面的经验,推动我国RFID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带着很多疑问,本刊执行主编观摩了第一期培训并与江苏瑞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宏海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9.
5年前,3年前,当RFID技术又一次被炒热的时候,很多人看到了机会,热心投入,等待市场的放量;但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差距的时候,同样有很多人退缩了。但江苏瑞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到目前为止,开发了6种协议的UHF RFID读写器;在国内率先开发了符合EPC协议标准的EPC1和EP C1G2读写器,并通过了FC和MIC认证;也是国内首家通过微软RFID中间件测试的设备供应商。同样是在RFID技术被炒热的时候,各种关于RFID技术的高额培训“漫天遍地”,培训效果却不得而知。2008年瑞福科技推出全年免费RFID培训计划,每月举办一期培训,分享瑞福科技在UHF RFID的技术应用和开发方面的经验,推动我国RFID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带着很多疑问,本刊执行主编观摩了第一期培训并与江苏瑞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宏海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20.
随着RFID和以太网的普及,RFID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结合将是RFID应用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ortexM3[1]的RFID读写器的以太网接入方案。本方案实现的系统分为两部分:RFID读写器和以太网接入器,RFID读写器利用STC89C52RD2作为处理器,通过MFRC500实现对IC卡的基本操作以及提供基本的串口通信功能;以太网接入器利用LPC1766[1](内核为CortexM3)作为处理器进行串行网络与以太网网络的协议转换,实现RFID读写器的以太网接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