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22)
基于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以2011年至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变更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变更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这个效应在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当中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0)
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2013年数据为样本,从未来现金流视角评价改革后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程度。结果表明,综合收益对公司未来现金流、盈利具有预测能力,但预测能力低于净利润。在净利润基础上增加其他综合收益披露后,其他综合收益并没有超出净利润解释能力,但综合披露强于综合收益的整体性披露。因此,建议企业编制详细收益表,将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结合披露以帮助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8)
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受年报所公布的盈余消息的调节影响。当盈余消息为"好消息"时,年报披露及时性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当盈余消息为"坏消息"时,年报披露及时性与企业价值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2)
以2013年深证A股中披露"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综合收益信息,特别是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披露透明度。研究结果显示,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本身并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多少具有增量价值的信息,但作为综合收益的一部分并与净利润共同披露时能够提高盈余透明度,从而具有扼制真实盈余操纵的作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针对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两点政策建议:(1)正面定义"其他综合收益"并完善其分类;(2)规范其他综合收益的计量基础并降低投资者的使用风险。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8)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数据作为样本,针对其他综合收益及其分类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实证结果,发现2009年引入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具有价值相关性,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的施行确实提高了相关性,会计准则的修改具有一定的预期效果。同时本文还发现其他综合收益进行分类列报的价值相关性具有差异,"可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而"不可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不具有价值相关性,因此有必要对这两者进行分类列示。本文丰富了其他综合收益价值相关的实证研究,检验了自2009年引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以来及2014年修改准则后其他综合收益和分为两类列报的价值相关性,对于政策实施效果有着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5)
上市公司的声誉与会计信息自愿披露存在着许多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自愿披露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问题亟待有效解决,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依然非常重要和迫切。本文在分析两者声誉与信息自愿披露两者关系的同时,根据我国国情,重点在于自愿性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从而规范市场,寻求并实施科学、有效的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应对策略,以维护资本市场运营提供良好的秩序与环境,充分保障国家、企业、投资者三方利益,构建我国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4)
我国大部分创业板中小企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无形资产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核心资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绩效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38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筛选获得的12家样本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无形资产披露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披露范围狭窄、内容不充分;非常规无形资产很少披露等。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玮 《国外建材科技》2004,25(3):142-143,145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目标是 :一是信息披露应该能够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二是信息披露有利于投资者形成一个合理的证券投资组合。由于信息披露后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因而存在外部性和搭便车的现象 ,会抑制企业信息披露程度 ,导致信息供给不足 ,而考虑到市场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反映 ,上市公司将倾向于披露有利的信息 ,不愿披露利差的信息 ,以稳定投资人对公司的信心和股价。这些现象会引起市场失灵 ,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文中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 ,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1)
文章介评了IASB 2013年7月发布的CF讨论稿《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评论》的主要内容及初步观点,提出了一些看法。发现讨论稿在现行CF基础上的变化及创新集中体现在:CF制定思路、与具体准则冲突时CF的地位、资产负债的定义及确认标准、披露的沟通原则、区分收益与费用在损益中还是在其他综合收益中列报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9)
部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存在着不真实、可比性不强和不充分等质量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上市公司在财务信息披露过程中,谋取暴利、获得商业信用和筹资或少纳税是其主观原因;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缺陷、表外信息披露存在问题是其客观原因;社会监管不力和相关法规、准则不完善是宏观环境影响因素。建议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健全表外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并加大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加强对表外信息的审计监督,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