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涤湘  江海燕 《规划师》2011,(1):16-19,24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近年来推出的重要区域规划之一,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但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区域协调发展.珠三角地区应以该规划纲要为指导,在城乡规划编制中体现公共政策性和法律约束性,建立以城乡规划为核心的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区域治理和区域整合,构建多中心的城市区域结构,努力建成资...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关于我国城市化区域差异的研究成果,运用差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测算了19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全国省际城市化水平的相对差异一直在缩小,但2000年后发生了变化——全国分省的相对差异加速缩小,而三大区域之间的相对差异变得更加显著,并主导了全国的区域城市化差异。不仅如此,三大区域的绝对差异也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除了历史、地理和区位因素外,区域政策、经济发展差异、经济全球化、行政区划调整和省际人口迁移影响了区域城市化差异的演变趋势。最后本文提出了对未来城市化区域差异演变趋势的判断,并阐述了缩小城市化区域差异的现实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3.
Employing sub-national panel data for 1,204 regions from 1980 to 2010, we show that regional appreciation of the cultural value Independence has a positive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regional per capita income, whereas the value Obedience exerts a negative effect. Our data allow us to exploit within country-year variation by including country-time fixed effects to mitigate issues of omitted variable bias which are usually present when analysing cross-national data. A large array of robustness tests supports an effect of cultural values on regional per capita income. Interacting regional culture with national institutions reveals that stronger national institutions moderate the impact of the regional cultural values.  相似文献   

4.
朱磊 《城市规划》2006,30(8):38-41,46
从分析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入手,提出了“区域行为者”概念,认为区域发展是区域行为者——居民、企业、政府空间行为的结果,并依据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指出企业是我国现阶段区域发展的行为主体。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的产业带规划工作,对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区域规划的有关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论文阐述了地域建筑系统要素构成,以及和谐的系统含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域建筑系统和谐性,指出核心性、关联性和生长性是地域建筑系统和谐的主要特征。结合当代建筑地域性的内涵,进一步推演出主题性、整体性和延续性作为当代建筑地域性设计表达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6.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形态的影响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武廷海 《城市规划》2002,26(4):18-22
总结了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等学科中有关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形态的影响研究 ,在此基础上提出 :大型基础设施影响区域形态变化有着多重路径 ,进一步研究要注重区域空间形态变化的过程 ,要运用新技术、新观念以加强定量的与整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论城市发展与区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发展时刻也离不开区域的支持,区域条件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在城市研究中不能就城市论城市,要树立区域整体观念和全球观念,注重区域内城镇的合理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特别要加强经济发达地区和行政区交接地带建设的综合协调,以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区域总体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李颖 《建筑与环境》2012,(4):120-122
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和地域文化的概念.特征以及相互关系进行探讨.从地域性和文化性两方面进行研究。叙述了现代社会城市规划和地域文化的共生性,表达了只有两者通过和谐,平等的相互依存式的发展.才会创造出当今社会的城市魅力。伴随着全球化的席卷和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层出不穷,但城市面貌却趋于一致。这更加凸现了城市地域性发展.城市地域性文化的重要地位。地域性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尊重城市的地域性特征,能够直接提升地区的外部竞争力,彰显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提炼建筑元素来表现建筑地域性的质疑,参考典型现代地域建筑的例子,提出对地域性建筑的表达方法。从文化上提炼建筑的内涵,从细节、空间、材料等方面表达更能继承地域特色的现代性地域建筑。  相似文献   

10.
当前老城区更新面临物质与文化双重衰落的问题。该文以重庆市秀山县西门桥的改造为例,通过从历史渊源、民族民俗、自然环境等地域文化性角度着手,构建地域符号与风貌重塑,进行城市地段的更新与活化。试图阐释风貌重塑中的地域文化的指导策略,展示地域文化角度的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地球化学场是实现地质和地球化学问题互相转化的重要界面之一,它具有不同层次上的结构性。系统研究区域地球化学场的结构特征和规律,尤其是成矿体系地球化学场的结构特征,对揭示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环境和控矿因素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它把“孤立异常”有机的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对局部异常评价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研究区域地球化学场可用区域分散流普查资料来进行。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教育诞生以来,地域建筑教学始终是中国建筑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不同阶段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不同,地域建筑教学从单纯的形态模仿走向了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继承,这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在对中国地域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下,首先分析了当前地域建筑教学在理论课程、设计课题、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当前建筑教育应从强化地域建筑文化理论体系、丰富地域建筑创作设计课程、加强教师队伍传统文化培训等方面来提高地域建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宁夏建筑地域特色因现代建筑设计思潮的冲击而渐渐弱化,地域、民族特色与建筑设计如何结合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直喻式、抽象式、隐喻式三种建筑设计方法对宁夏银川现代建筑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地域元素在宁夏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ordic countries to regional science scholarship and practice over the last century. In order to do this we begin by review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five key scholars whose work has heavily shaped regional science thinking in different ways. In each case the work of each of these scholars was seminal in different ways in different strands of regional science research. Yet, at the same time, one of the issues which arises is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these key thinkers has to some extent often been rather overlooked, in some cases for linguistics reasons, but in other cases because of changing research traditions. The more recent contributions of Nordic scholars to regional science research are very varied,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possible to detect a clear focus on issues related to knowledge-related and innovation-related topics. The analytical contributions of Nordic regional science research are much bigger than the size of the countries might suggests, but this is not always understood. Moreover, over the years the Nordic regional science community has also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regional science institutions and activities, which again is probably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size of the Nordic countries would suggest.  相似文献   

15.
The shift-share analysis (SSA) of regional employment growth disparities aims at disentangling the effect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industry mix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Yet, the spatial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y is a blindspot of this approach. We generalize the SSA to encompass this salient feature of the economic geography. Besides, industry emergence and catastrophic growth events—booming or collapsing industries—are integrated in our framework. This novel method is applied to study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growth in France in a dynamic way over a 22-year period at a fine geographical level.  相似文献   

16.
地域性建筑创作在自然环境问题中的策略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地域性建筑创作出现了多样化繁乱的趋势,本文通过挖掘建筑与自然最本质的联系,提出了用地域性建筑来解决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同时也将地域性建筑创作回归到本原。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时代区域空间的理论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凯 《城市规划》2004,28(10):21-25
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外资的全球流动等几个方面对目前区域发展的宏观背景做了分析,对过去50年经济地理对区域空间的认识做了简要的回顾。认为区域规划理论的新趋势特别要注意对跨国公司在全球垂直产业分工的认识、对产业集群在区域空间兴起的认识、对大城市地区的研究以及对区域空间管制制度的研究。认为区域规划的精髓在于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空间组织和为这种发展确定更宽松环境的制度设计,同时认为即使我们要构筑一个理想的空间形态,其基础也在于区域“经济马赛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青 《山西建筑》2008,34(6):49-50
通过对陕西省陈炉古镇的研究,分析了陈炉古镇地域性建筑的特色,阐述了地域性建筑与所在文化环境的关联性及地域性建筑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受到的冲击,并提出了对陈炉古镇保护和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区域合作类型、障碍和治理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雯  杨柳青  张鹏  孙伟 《城市规划》2021,45(3):15-20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合作动力更为多元化,成效日益明显,类型更加多样化,如专题区域合作、跨区域园区合作和毗邻地区合作。研究发现,这几种区域合作过程行政分割的障碍表现为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的问题。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对策方式,有利于达成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专题区域合作通过成立城市间部门联席会议形成常态化沟通机制,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问题;通过开展利益协商,处理双方因合作意愿不一致、成本-收益平衡困难而产生的不合作道德风险。跨区域园区合作还涉及到持续的成本投入、利益分享,当前主要通过建立成本分摊、利益分享的合作机制缓解合作协议法律效应缺失造成的"合而不做"道德风险。毗邻地区合作既需要高位制定高质量一体化协调的准则和专业内容,也需要加强实体协调机构专班与地方之间的协调衔接,降低信息不完全的逆向选择和交易成本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20.
刘亚东  毛达 《山西建筑》2009,35(36):24-25
简要叙述了建筑地域特色的产生原因,并结合西安的实际情况分析西安建筑地域特色的主要问题,继而从协调与自然的关系、探寻地域文化的内核、提倡中间技术的两极分化三个方面提出针对问题应对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