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两边旧楼中间加建有地下室的新楼,且新建楼地下室基坑面积大、开挖深、场地也极其狭窄,工程采用工字钢对撑和“结构合一”的支撑形式优化施工,有效地保证基坑围护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结构变形产生不利影响.针对深基坑紧邻地下轨道交通,采用"桩顶放坡+钻孔灌注桩+内支撑+局部双排桩"的支护方案;并结合基坑工程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外边坡变形、轨道交通结构沉降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该基坑工程采用的支护方案很好地控制了周边环境沉降,满足轨道交通变形要求,可为类似基坑工程设计提...  相似文献   

3.
在基坑群开挖过程中,处于不同开挖时序的基坑之间会相互影响,不同的开挖顺序会产生不同的应力传递路径,从而导致不同的变形及受力结果。为了研究基坑群开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规律,本文基于前海站交通枢纽大规模共墙基坑群工程,采用三维数值软件进行基坑群开挖全过程模拟,分析共墙基坑群开挖过程中共用围护结构地连墙位移、内支撑轴力以及周边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并基于变形和受力技术指标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开挖方案,优选出最有利于车站基坑结构稳定的开挖方案。结果表明:现场开挖方案下,T3基坑开挖导致共墙T2、T4基坑的围护结构位移分别恢复了52%、54%,T2、T4基坑支撑最大轴力分别降低了15%、19%,T2基坑北侧、T4基坑南侧土体沉降量分别增加了9%、12%。共墙基坑群开挖过程中,应优先开挖宽度窄、卸载量小、支撑刚度大的一侧基坑,可有效控制共用段围护结构变形,减小周边地表沉降,降低支撑内力。  相似文献   

4.
某大型软土深基坑围护中多种支护技术的优化组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基坑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基坑开挖深度等特点综合考虑,通过方案的对比、论证,采用了"深坑"化两道"浅坑"的设计思路,上坑采用复合土钉支护,下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加一道环形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支护.该基坑工程所采用的多种支护技术的优化组合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可为本地区同类超10.0 m深基坑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三轴常规与卸荷试验结果,利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进行无支撑基坑开挖工程的设计计算,比较分析基坑工程开挖计算中常规与卸荷本构关系对基坑的水平位移、水平方向的土压力、坑周地表的沉降、坑底隆起的影响,指出卸荷本构关系更适用于基坑工程稳定性评价与支护结构设计,旨在为今后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参数的选择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常州润华环球中心基坑工程一区开挖深度达18 m,采用钻孔灌注排桩和内支撑作为支护结构。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基坑顶部的沉降位移和水平位移进行了监测。基坑工程施工结束后基坑顶部的沉降位移和水平位移达到稳定值(分别为25 mm和40 mm),整体支护效果显著。但在基坑第三次开挖结束后第二道支撑构筑完成之前,基坑顶部的沉降位移和水平位移速率突然增大,直至第二道支撑构筑完成后增速才缓慢降低。提高第二道支撑的标高有利于降低基坑的变形,提高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沈阳地铁二号线奥体中心站基坑采用了钻孔灌注桩+钢管支撑的支护方案,基坑外降水.通过合理的开挖方案和信息化施工,使本基坑顺利完成土方开挖,并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8.
综合基坑周边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与基坑开挖深度等影响因素,对武汉某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支撑、局部双排桩的支护方案。结合基坑特点并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制定基坑详细监测方案,对获取的监测结果数据进行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临近高压电塔沉降与支撑轴力变化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时空效应,支撑的设置对基坑变形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武汉地区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结合土体开挖过程中基坑监测数据,通过数值软件建立车站深基坑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设计为钻孔灌注桩加五道内支撑的支护结构进行自身变形和周边地表沉降分析,并将围护结构变形和周边环境沉降的数值模拟值与监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围护结构水平变形数值模拟规律与监测规律基本吻合,水平位移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性,且基坑长边方向围护结构变形大于短边方向,基坑跨中部位变形大于端部变形,但最大变形均在开挖面附近。坑外土体受基坑开挖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基坑边1~2倍基坑深度范围内,不同工况下地表沉降曲线大致呈凹槽型,且沉降峰值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大呈非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顶管工程中,顶力大小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影响很大,而在通常的顶管工作坑的设计中,支护结构的设计仅考虑基坑开挖工况。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顶管工作坑进行三维建模,并模拟了基坑开挖及施加顶力的过程,研究了基坑支护桩(墙)和内支撑结构在基坑开挖工况、不同顶力大小下的的内力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顶力增加,位于后背墙正后方的支护桩(墙)的内力增加,偏于不安全,其余支护桩(墙)的安全性能受影响很小;内支撑的内力分布变化很大,靠近后背墙的下部支撑内力小幅增加,而远离后背墙的上部支撑内力则会大幅增加。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对紧邻后背墙的支护桩(墙)的加强,以及基坑开挖工况下内支撑体系内力的放大,建议下部支撑的内力放大1.2~1.5倍,上部支撑的内力放大2~4倍来进行构件设计。施工时应加强监测,防止内支撑脱落。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中平能化集团某矿的工程实践,研制出满足煤矿高地温矿井井下降温工程需要的钢基GFRP双层复合保温套管,对保温套管的下套管技术和保温套管接头保温方法进行了研究,对煤矿采用钻井的方法实施井下降温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矿工程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地矿工程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的研究思路与基本需求,进行了系统的功能分析,确立了包括数据库及其管理、数据插值及品位储量计算、地质绘图、矿体三维显示、采矿工程显示与工程量计算等5个方面的仿真系统,实现了地矿数据管理、矿床与工程属性计算及矿床与工程可视化的集成。  相似文献   

13.
铜多金属矿帷幕注浆堵水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江西乐平市月形铜多金属矿帷幕注浆堵水工程,主要阐述了矿山发生涌水灾害后治理的方法选择及治理工序,并对注浆法的施工工艺加以研究和推广,同时简单介绍了施工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根据该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性质、预算等限制条件选择高压孔内循环式注浆;下行式分段注浆方式方法。浆材为水泥粉煤灰和水泥粘土浆两种,必要时加入适量水玻璃。最后,通过钻心、压水对比和面波检测确定注浆是否达到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建筑工程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出了建筑工程中地质特征及岩土工程支护研究。以昆明市某深基坑高层建筑工程为例,从区域地貌与地层结构分布特征、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变化特征和水文地质与地震效应特征三方面,分析该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特征。采用CFG桩复合地基与基坑围护结构,处理建筑岩土工程。基于加固区与下卧层内的附加应力,确定地基整体沉降量。基坑支护处理选用喷浆土钉墙基坑支护方案,利用圆弧滑动面条分法,确定建筑工程基坑的整体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分析建筑工程地质特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岩体工程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建筑工程基坑内桩的沉降量与基坑水平位移量,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实施面向国际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时俱进和适应国际人才发展的需要。本文立足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国际化,依照国际工程教育的培养体系、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发展和学科特色,在介绍其工程教育的专业定位与培养标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和实践了我校适应国际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教学与实践的融合与互补,以及多元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分析了保障国际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要素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冲击地压是煤矿较为严重的动力灾害之一,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灾害越来越严重。针对重大冲击地压灾害显现特征,结合近年来冲击地压研究现状和工程实践,从通过人为实施工程达到控制重大冲击灾害角度,提出了工程缺陷体的概念并进行了分类;分析了高均质度、完整冲击煤体的变形破坏力学特征、能量释放模式,对比分析了完整煤体、含裂隙煤体、含工程缺陷煤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形态,分析了不同力学性质煤体的能量积聚、耗散及释放模式;从煤体弹性能指数、冲击能指数角度分析了冲击性煤体与含有工程缺陷煤体冲击倾向性的力学特性;通过建立工程缺陷体煤体的冲击倾向性计算公式,找到了工程缺陷体改变煤体冲击倾向性的力学机制,揭示了工程缺陷体防控重大冲击地压的机理。研究与实践表明:工程缺陷体通过对煤体的固有冲击倾向性属性的改性,改变了采场应力分布特征、煤体内冲击能量的演化规律,工程缺陷体能在煤层开采的过程中有效耗散煤体内的冲击弹性能,避免发生破坏性冲击地压。结合具体工作面地质开采条件,给出了工程缺陷体的时空布置方案,阐述了工程缺陷体防控冲击地压的技术方法,并进行了防控效果检验,实现了冲击煤层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7.
亭南煤矿软岩巷道底鼓剧烈,最大底鼓量达500mm,严重影响巷道的正常使用。文中运用工程地质学、软岩工程力学等多学科理论,采用现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室内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西翼轨道大巷为例,对软岩巷道底鼓变形机理及破坏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构造应力和膨胀性粘土矿物吸水膨胀是巷道底鼓的主要原因,变形机理是塑性挤出型和膨胀型综合作用的复合型底鼓,提出了反底拱+底角锚杆耦合支护技术结合防治水措施的底鼓控制对策。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控制了巷道底鼓。  相似文献   

18.
以四川小麻柳矿山截排洪隧洞工程为例,研究了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不同支护结构对围岩加固的作用效果。采用初期支护、衬砌支护、管棚支护以及注浆支护,运用FLAC3D软件对实际工程支护加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其中,利用软件自带FISH语言编制程序,将注浆扩散半径与时间计算步长关联,模拟注浆支护的动态加固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动态的浆液扩散过程模拟行之有效,支护工程对隧洞围岩起到明显加固作用,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我国水井钻机和工程钻机现阶段的状况,并通过介绍国外顶驱液压动力头钻机、旋挖钻机的情况,提出水井钻机和工程钻机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多年的实践经验,工程造价管理始终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自工程招投标开始,至整个工程竣工结算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