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表位DNA壳聚糖微球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方法制备多表位DNA壳聚糖微球疫苗pcD-NA3.1-HME-3C3d,经鼻腔免疫小鼠,蛋白检测微孔试剂盒检测小鼠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经免疫的小鼠均能产生针对各表位的特异性IgG抗体,DNA壳聚糖微球疫苗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DNA疫苗。结论壳聚糖微球疫苗投递系统可提高多表位DNA疫苗的免疫应答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肝乙脑麻疹多表位噬菌体微球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效果。方法用壳聚糖制备乙肝乙脑麻疹多表位噬菌体微球疫苗,经腹腔、皮下和鼻腔3种途径免疫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3种途径免疫的小鼠均能产生针对各表位的特异性IgG抗体,鼻腔免疫效果最好;多表位噬菌体微球疫苗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多表位噬菌体疫苗。结论壳聚糖微球疫苗投递系统可以提高多表位噬菌体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鼻腔免疫是多表位噬菌体微球疫苗的最佳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Em,用该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用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含有HCVC区、E2区模拟表位和NS3~NS5区细胞表位串联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QE30-CtEm,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脂质体瞬时转染CHO细胞,并检测其表达。以100μg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果。结果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Em在CHO细胞中能获得有效表达。该质粒免疫小鼠后可诱导高水平的抗体,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IFN-γ水平及CTL活性均明显高于空载体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已成功构建HCV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Em,免疫小鼠后可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病毒多价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口蹄疫病毒(FMDV)多价DNA疫苗,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以复合多表位表达盒OAAT及AsiaⅠ型FMDV的P1-2A-3C基因为基础,构建FMDV多价DNA疫苗pIRES-OAAT-P1-2A-3C,并用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检测目的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进行小鼠免疫试验,并应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ELISPOT检测小鼠脾淋巴单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水平。结果所构建的FMDV多价DNA疫苗在HeLa细胞中获得了正确表达。免疫小鼠后,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单细胞IFN-γ的分泌、脾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的数量及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提高。结论已成功构建了FMDV多价DNA疫苗,并诱导小鼠产生了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提高DNA疫苗免疫原性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定向克隆和重组DNA技术分别构建在不同位置、含不同CpG数目的ISS的重组质粒载体pcDNA3.1+-S/CpG1、pcDNA3.1+-S/CpG2和pcDNA3.1+-S/CpG1+CpG2,通过肌肉注射免疫 C57BL/6小鼠,比较其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结果 通过PCR及测序证实已正确完整地插入ISS,成功构建了含ISS的重组质粒载体,pcDNA3.1+-S/CpC各组与pcDNA3.1+-S组的比较,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有增强的倾向。结论 通过观察插入ISS对DNA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基于Ii分子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内源性靶向基因疫苗质粒,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方法通过3轮PCR,以HCV-NS3的Th1表位(1248~1261aa)取代Ii链CLIP片段编码基因,构建基于Ii分子的HCV内源性靶向基因疫苗质粒,转染COS-7细胞,RT-PCR法检测其在mRNA水平的表达;用内源性靶向基因疫苗pHCV-NS3-Th1和非靶向基因疫苗pHCV-NS3经股四头肌肌肉免疫BALB/c小鼠,以生理盐水、pCI-neo和pCI-neo-Ii作为对照,检测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结果转染细胞中,内源性靶向基因疫苗质粒在mRNA水平获得表达;对BALB/c小鼠的免疫结果显示,只有pHCV-NS3组小鼠可以检测到针对HCV-NS3的特异性抗体,抗体滴度可达1:1024。结论已成功构建了基于Ii分子的HCV内源性靶向基因疫苗质粒,其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但不能刺激小鼠产生HCV-NS3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口服CD226 DNA疫苗,观察该疫苗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质粒CD226-PCR2.1-ToPo为模板,PCR扩增CD226基因,克隆至pcDNA3.1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D226,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CT-26细胞株,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CD226基因在CT-26细胞中的表达。将质粒pcDNA3.1-CD226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2000包裹制成CD226 DNA疫苗(100μg质粒/100μl脂质体),经灌胃免疫C57BL/6小鼠,实验分CD226疫苗组、pcDNA3.1组和生理盐水组,流式细胞术检测CD226在小鼠脾细胞中的表达;还原酶法检测NO分泌水平;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FNγ和TNF-α)分泌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肠黏膜组织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质粒pcDNA3.1-CD226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质粒pcDNA3.1-CD226转染CT-26细胞的转染率为32.14%,转染的CT-26细胞检测到CD226蛋白表达。CD226疫苗组CD226 CD4+T细胞的绝对数、NK细胞杀伤活性、NO分泌水平、脾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FNγ和IL-2分泌水平、肠黏膜组织内TNF-α和IFNγ基因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pcDNA3.1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而CD226疫苗组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4分泌水平及肠黏膜组织内IL-2和IL-4基因mRNA水平,与pcDNA3.1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226DNA疫苗经灌胃免疫,可诱导小鼠全身Th1型免疫应答增强和肠道局部部分Th1型免疫应答增强。  相似文献   

8.
质粒剂量和免疫次数对基因枪免疫DNA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质粒剂量和免疫次数对基因枪免疫DNA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HIV-1 Env gp145基因的DNA疫苗质粒p1.0-Env,分别采用肌肉注射和基因枪方法免疫BALB/c小鼠。其中,基因枪免疫采用不同剂量或不同次数。ELISA法检测小鼠体内Env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基因枪免疫小鼠诱导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肌肉注射免疫。在0.1~2.25μg剂量范围内,基因枪免疫小鼠体内的Env特异性抗体水平随疫苗剂量的增加不断提高。加大免疫剂量至5μg和10μg,不能提高体液免疫反应水平。基因枪免疫1次和2次所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很弱,免疫3次可诱导高水平的抗体应答。结论基因枪免疫能有效提高DNA疫苗所诱导的抗体应答,小鼠的最适免疫剂量约为2.25μg,2.25μg免疫3次可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汉逊酵母表达的adr亚型重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adr疫苗)进行免疫学特性与功能学研究。方法采用adr疫苗与酿酒酵母表达的重组乙肝疫苗(adw疫苗)免疫转人HLA-A2基因小鼠,免疫剂量2μg/0.2 ml,于初免3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于第2次免疫1周后,采血,分离血清,经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抗体水平。同时取小鼠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采用HLA-A2/WLSLLVPFV五聚体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中特异性抗乙肝病毒表位的CTL比例。结果 adr疫苗与adw疫苗均可诱导转基因小鼠产生抗乙肝表面抗原抗体,且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疫苗对转基因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相似;adr疫苗诱导的乙肝表面抗原特异性CTL应答作用较adw疫苗更明显(P<0.05)。结论 adr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诱导转基因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作用与现有adw疫苗相似,但其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更显著,可能具有更加良好的预防HBV感染作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含preS2免疫表位基因质粒DNA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方法 质粒转染COS 7细胞 ,用ELISA法测定瞬时表达产物。质粒经碱裂解法大量提取 ,Sepharose 4FF柱层析纯化后 ,直接肌肉注射免疫NIH小鼠。检测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效果。结果 preS2表位多肽和HBsAg高效表达。免疫小鼠血清中检测到高滴度的抗 HBs和抗 preS2。淋转刺激指数SI和IL 2活性 ,质粒DNA疫苗与单纯主蛋白疫苗免疫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含preS2免疫表位基因质粒DNA疫苗能诱导NIH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一定强度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人巨细胞病毒g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小鼠中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巨细胞病毒(HCMV)g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小鼠中的免疫效果。方法大量提取目的质粒,分3个剂量组进行多点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利用MTT法检测免疫小鼠的T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HCMV特异性抗体,中和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和抗体。结果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空载体对照组相比,3个剂量组pcD-NA3.1/gB质粒免疫后小鼠血浆中抗HCMV IgG抗体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中和抗体水平为1∶20~1∶40,而对照组血清中无中和抗体存在。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免疫小鼠与正常小鼠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已构建的HCMV g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以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体液免疫,为核酸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狂犬病病毒基因疫苗和精制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重组疫苗与精制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为研制新型狂犬病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应 用含狂犬病病毒(RV)糖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RGP(重组疫苗)和槽制灭活狂大病病毒(精制疫苗)分别免疫小 鼠后检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结果 重组疫苗3次免疫与精制疫苗1次免疫的体液免疫水平相当,重组疫苗 2次免疫与槽制疫苗l次免疫的细胞免疫水平相当,重组疫苗与精制疫苗免疫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30%和84.6%。 结论 重组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的免疫应答水平低于精制疫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和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基因对柯萨奇病毒(CoxasckievirusB3,CVB3)VP1DNA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及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取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分别肌内注射盐水、pcDNA3、pcDNA3VP1、pcDNA3IL2+pcDNA3VP1、pcDNA3IL15+pcDNA3VP1和pcDNA3IL22+pcDNA3VP1,每周1次,共3次,每次免疫后6d取血清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CVB3中和抗体,3次免疫后用800TCID50CVB3感染小鼠,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结果pcDNA3VP1、pcDNA3IL2+pcDNA3VP1和pcDNA3IL15+pcDNA3VP1组均能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抗体,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增加而提高。病毒攻击后,各组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cDNA3IL2+pcDNA3VP1和pcDNA3IL15+pcDNA3VP1组较其他4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cDNA3IL22+pcDNA3VP1组虽也能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抗体,但抗体滴度和生存情况无明显变化。结论IL2、IL15基因对CVB3VP1D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而IL22基因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蛋白对HCV/HBV 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蛋白对HCV/HBV 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将构建的HCV/HBV真核表达载体pcDNA-PCXS和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的方法检测抗-HBs和抗-HCV Ab;3H-TdR掺入法检测免疫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51Cr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CTLs杀伤作用。结果DNA-蛋白组抗-HBs和抗-HCV抗体均较DNA组出现早,且抗体水平明显高,DNA-蛋白组的CTL应答水平也明显高于DNA组。结论蛋白能提高DNA疫苗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为DNA疫苗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包膜蛋白GP DNA表达质粒对小鼠中和抗体的诱导作用。方法将质粒pcDNA3.1、pcDNA3.1-GP(全长GP)、pcDNA3.1-GPΔTM(去跨膜段的GP)和pcDNA3.1-GPΔMe(t去起始密码子的GP)分别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GP抗体滴度;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利用埃博拉假病毒感染293E细胞模型观察中和抗体对埃博拉假病毒的中和作用。结果全长的埃博拉病毒GP和去跨膜段的GP可诱导有效的免疫反应,且诱导生成的GP抗体特异性良好;GP抗血清可有效抑制埃博拉假病毒进入293E细胞。结论埃博拉病毒GP DNA表达质粒可诱导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并可有效中和埃博拉假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