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制革清洁技术与环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英国皮革协会(BLC)皮革技术中心于1995年5月22-23日在英国北安普敦举办了一次国际清洁技术讲习会。会议收集了22篇来自制革者和可能对制革清洁技术提出建设性论文。会议所分六个专题报告都取得圆满结果,这六个专题是:1.清洁技术和最新立法;2.通过先进的工艺控制进行清洁生产;3.准备工段污染控制;实际展望;4.环境管理中的实验经验;5.有效的铬鞣;6.皮革涂饰中的污染控制,实际展望;4.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2.
陈学群 《北京皮革》2001,(24):47-49
制革工业清洁生产就是在皮革的加工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产生污染物,并节约使用化学品,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制革工业清洁生产工艺,是制革工业推行全过程清洁生产的关键。制革工业清洁生产工艺主要包括:1.原料皮的保藏;2.脱毛的清洁工艺;3.脱灰的清洁工艺;4.浸酸和鞣制的清洁工艺。本文仅就上述各清洁生产工艺环节的技术要点作简单介绍,以供制革企业选择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绿色化学和技术与皮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由环境污染带来的各种灾难,迫使人们研究和实施制革工业的绿色化学与技术。文章不仅提出少污染皮革化学品、清洁制革工艺技术以及皮革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高值转化是制革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就制革绿色化学与技术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记者近日在四川省皮革学会秘书处会议上获悉,四川省皮革学会理事长一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陈武勇教授荣获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这个消息让整个皮革行业为之鼓舞。  相似文献   

5.
滕博  陈玲 《四川皮革》2013,(22):10-11
应四川大学制革清沽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石碧院士和陈武勇教授邀请,乌克兰基辅国立工艺与设计大学皮革系Viktor·iiaPlavan教授,ViacheslavBarsukov教授及KoliadaMaksym博士一行于2013年10月23日-27日.对四川大学工程实验室进行学术访问,执行中-乌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并出席由工程实验室和四川省皮革学会举办的中一乌皮革清清技术与废弃物利用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6.
<正>应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石碧院士,陈武勇教授和四川省皮革学会邀请,由罗马尼亚国家纺织与皮革研究院皮革与制鞋研究所皮革研究部主任Carmen Gaidau高级研究员为团长、Miu Lucretia高级研究员、Niculescu Mihaela高级研究员和Sendrea Claudiu博士为成员的四人专家组,于  相似文献   

7.
制革是明天的工业,但今天的制革废水污染正在阻碍着我国制革工业的发展。制革废水中的污染物源于材料的残余。纵观近几年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和研究对清洁技术的认识,天然的蛋白质、多糖、生物酶和一些矿物质及其改性产品多数是环境友好的,但缺少工业化。高吸收,低污排放是清洁技术的目标,但缺乏确切定义。清洁技术可以和谐环境与制革工业发展的矛盾,皮化材料又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以来,人们对制革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及污染程度缺乏科学的认识,并由此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甚至皮革行业在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为此,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行业水污染源解析及全过程控制技术评估体系,2017ZX07402004-3)的支持下,对皮革加工全过程水污染源进行了解析。以牛皮制革行业为研究对象,对全国主要制革集中区多家牛皮制革企业加工过程废水中污染物及其排放量进行调查,并采用等标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9.
《西部皮革》2014,(24):108-109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石碧,是我国皮革行业科技领军人物,他在世界学术舞台上留下了中国学者光辉的足迹,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尊敬。他努力倡导和持续研究制革清洁技术,推动行业持续发展。曾荣获2013年中国皮革行业“科技驱动,人才为先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由联合国工发组织援助中国皮革工业污水的污染治理项目在英国BLC举办的技术培训内容(清洁工艺部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这些清洁技术在我国制革工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做几点阐述。本文只涉及铬鞣之前的工序。  相似文献   

11.
1.4皮革加脂的清洁化 为了实现制革、毛皮加工的清洁化生产,国内外的皮革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于污染严重的鞣前工段.如原料皮的清洁保存、少硫和无硫脱毛技术、少盐或无盐浸酸以及高吸收铬鞣技术等,这些研究成果对减轻污染、实现皮革工业的清洁化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有关鞣制以后的工序的污染及其克服研究的投入较少,  相似文献   

12.
制革工程是通过处理皮蛋白来改变生皮性质的工程,制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和液体垃圾并加重环境污染,这个问题需要更清洁的可持续的技术来克服。本文介绍了走向生态环境友好的各种挑战和减少皮革生产中污染的各种方法,还讨论了各种更加清洁的保存生皮、脱毛、鞣制和干燥的技术。发明的使用化学和生态材料来更清洁地保存生皮的技术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皮革制造过程中盐的污染,目前该方法已被业内认可,并用于帮助实现更好的化料吸收和减轻污染排放,它可使酶脱毛过程的生化需氧量(BOD)减少至40%,化学需氧量(COD)减少至50%。本文还提到了生物降解染料、偶氮染料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改良技术而且还介绍了将染整工序中的废水回收利用以减少污水排放的方法。接着论述了将合成纳米高分子材料和改进鞣剂用于染色和复鞣。最后提及理论的数学动力学模型和改良的生产操作。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使用上述技术或方法能实现制革过程中的减污减排,例如BOD、COD可分别降低50%和4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制革工程是通过处理皮蛋白来改变生皮性质的工程,制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和液体垃圾并加重环境污染,这个问题需要更清洁的可持续的技术来克服。本文介绍了走向生态环境友好的各种挑战和减少皮革生产中污染的各种方法,还讨论了各种更加清洁的保存生皮、脱毛、鞣制和干燥的技术。发明的使用化学和生态材料来更清洁地保存生皮的技术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皮革制造过程中盐的污染,目前该方法已被业内认可,并用于帮助实现更好的化料吸收和减轻污染排放,它可使酶脱毛过程的生化需氧量(BOD)减少至40%,化学需氧量(COD)减少至50%。本文还提到了生物降解染料、偶氮染料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改良技术而且还介绍了将染整工序中的废水回收利用以减少污水排放的方法。接着论述了将合成纳米高分子材料和改进鞣剂用于染色和复鞣。最后提及理论的数学动力学模型和改良的生产操作。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使用上述技术或方法能实现制革过程中的减污减排,例如BOD、COD可分别降低50%和4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林炜  穆畅道 《四川皮革》1999,21(2):16-19
本文主要基于第四届亚洲国际皮革科学技术会议所得信息,将近两年来国内外在制革清洁技术领域的一些研究和实施的进展状况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御底治理皮革工业的三废污染和增加企业的后劲.我司将市区六个制革厂迁郊与大场地区的红光、东方二制革厂合并组建成上海皮革公司制革总厂。占地面积近1000亩(其中新征地334亩)含猪、牛、羊革生产房和水、电气配套设施,投资13227万元。并对制革转鼓作了研究、全部更新,它具有轻裁起动、容量大、噪音低、传动平稳等特点制革废液分隔治理、回收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制革总厂组建并与我司所属的大场地区厂结合,将逐步形成公司的皮革工程基地——新兴的“制革城”。  相似文献   

16.
制革过程中虽然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染物,但通过源头减排及末端治理等污染控制技术是可以进一步削减和治理的,完全能够达到国家的相关排放标准。但是,当有多种污染控制技术可供选择时,如何定量确定合适的污染控制技术也是企业一直所面临的问题。为此,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行业水污染源解析及全过程控制技术评估体系,2017ZX07402004-3)的支持下,对皮革行业水污染控制技术进行了综合量化评估,为皮革行业水污染控制技术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刊物简介:《皮革科学与工程》杂志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皮革协会和四川大学主办、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及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承办,《皮革科学与工程》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科技刊物。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国的皮革清洁工艺和污水治理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的皮革工业和污水治理现状,以及从生产过程减少污染的清洁工艺,并简要介绍了固体废料的综合利用和污泥焚烧技术。  相似文献   

19.
节水技术与制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和制革废水污染及治理的现状,以及制革清洁生产和节水技术与皮革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概述了国内外制革节水技术发展状况,提出促进我国制革节水应采取的措施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个方面。本文论述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和战略,讨论了制革生产过程的清洁技术。同时从工业生态学观点探讨了制革工业中的生态学问题,以及以工业代谢、生命周期评价和生态工业园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制革工业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