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目前水泥行业已经推广应用的两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以及其技术特点。通过分析和研究“每公斤熟料热耗一吨熟料余热发电量”理论存在的不足,引入“理论计算法”理论,为水泥厂提供了一种余热发电能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健  巴太斌 《河南建材》2011,(3):134-135
水泥制造行业历来被公认为耗能大户,主要原因是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散失的热量占到水泥窑系统实际用能总耗的30%左右。水泥熟料煅烧工艺经过近20年的努力,水泥窑头、窑尾废气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有长足的发展,以纯低温余热发电为代表的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成为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一把利剑。  相似文献   

3.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水泥工业技术进步和节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泥熟料热耗已由原来的4600-6700kJ/kg降低到3000~3300kJ/kg,即使如此,由于受煅烧技术和工艺流程的限制.代表着水泥行业发展方向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仍然有大量的350℃以下的中、低温热量不能被充分利用.约占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总热耗量的35%以上.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  相似文献   

4.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需要较高的煅烧温度,在保证熟料正常煅烧的条件下,约占熟料烧成热耗30%的大量340℃左右的废气从窑尾和窑头收尘器排人大气。余热电厂即在窑头、窑尾的主废气排放路径旁分别并联TAQC锅炉和SP锅炉进行热能回收,它的投入使用有效地将低品位的余热废气热能转变为电能,在大大降低了生产线的成本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该文主要介绍了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烧成热耗的来源,分析了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途径。合理选择水泥熟料生产所用原材料、降低预热器出口废气带走的热损失、减少系统的表面散热、优化冷却机的冷却效率等是降低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烧成热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1中国发展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的目的 1.1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水泥熟料锻烧过程中,由窑尾预热器、窑头熟料冷却机等排掉的400℃以下低温废气余热,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水泥窑窑头和窑尾排放的低温余热进行回收发电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近几年水泥企业纷纷建设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利用余热发电系统产生电能用于生产.减少从电网购电.等同于电厂少发电.间接实现了温室气体CO2减排.既符合国家目前提倡的节能减排政策.如果余热发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如财务、技术、融资等障碍因素,又可以根据《京都议定书》向联合国EB组织申报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获得发达国家资金支持。对于水泥行业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前,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已经得到了国内外水泥企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正在成为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尤其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及CDM项目的开展,加大了对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关注程度.国内外许多研究设计机构顺应企业对“单位(吨)熟料发电量”指标提高的需求,对相关的热力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9.
鲁南水泥厂中低温余热发电的调试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南水泥厂中低温余热发电的调试与生产周正立(鲁南水泥厂)1前言鲁南水泥厂中低温余热发电工程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是国家建材局为进一步提高水泥工业节能技术水平,充分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中低温废气余热进行发电,以缓解由于电力供应不足给水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贯彻国家节能降耗的政策.满足企业自身用电的需求,新型干法水泥厂余热发电技术迅速发展.并且日益趋于成熟。水泥厂排出的废气所产生的余热占整个烧成系统的30%~35%.这部分热量就可以用于发电,在生产线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每吨熟料的发电量可达35~40kWh.由此可见,余热发电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水泥厂的废气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来自窑头冷却机的烟气.二是来自窑尾预热器的烟气.本文就余热发电烟气系统作一介绍与说明.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声音     
在日产2000吨以上水泥生产线建设中纯低温余热发电装置30套,形成年节能300万吨标煤。——摘自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之“十大节能工程”纯低温余热发电有三方面好处:转化能源,减少污染,无废气排放。所以,我们大力支持。——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徐震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节  相似文献   

12.
《云南建材》2011,(8):81-82
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是一项将水泥窑窑头、窑尾排放的中低温废气余热转化为电能的节能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热污染,从而实现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3.
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是一项将水泥窑窑头、窑尾排放的中低温废气余热转化为电能的节能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热污染,从而实现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4.
水泥窑余热发电是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窑头、窑尾的废气余热,配置高效余热锅炉,实现热能向电能转换,达到节能减排和降低水泥生产成本的目的。国内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其热力系统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步,目前主要采用的热力系统有单压、双压和闪蒸三种系统,我公司研究并提出两种热力系统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水泥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科学发展、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成为全行业实际行动;水泥结构调整成绩斐然,到2008年底新型干法水泥比例突破了60%:世界知名水泥公司在我国落地生根;水泥工程总承包足迹遍及全球,带动机械装备大量出口。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水泥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辉煌。与此同时,“十一五”期间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止2008年有263条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装有余热利用电站,装机总容量达到1662MW。到2010年水泥行业余热发电装机总容量将是近2个葛洲坝电站总装机容量,余热发电为水泥工业再次创造了辉煌。  相似文献   

16.
1已投产的余热电站实际发电情况 按燃烧燃料的火力发电厂以汽轮机主蒸汽压力区分为低压、次中压、中压、高压、亚临界、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的方式.对于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中“第一代技术”及“第二代技术”区分如下:第一代技术:无论是单压循环系统还是双压循环系统或复合闪蒸系统.凡是汽轮机主进汽压力小于或者等于1.27MPa、主进汽温度小于或者等于330℃的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均称为第一代技术。第一代技术的发电能力实际设计计算指标:当窑尾预热器废气温度为320℃-330℃时.吨熟料发电量为28.35kWh/t。  相似文献   

17.
水泥的综合节能工程应采取多方位的,全面的措施.外部的有如技术改造工程,窑外分解技术、预热器技术、余热发电技术、湿改干技术等即所谓的硬件.内部的有改变矿物组成,降低熟料形成温度、加快熟料矿物的形成速度等即所谓软件.其中龚方田提出的通过“诱导结晶”方式加快熟料矿物形成,降低熟料形成热耗是一条走内函途径降耗的最佳举措.全国上千家的工厂实践表明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与文摘     
中国矿业大学承担的“七五”国家攻关项目“流化床燃烧技术应用于煅烧水泥熟料的研究”,最近通过技术鉴定。该项研究着眼于国内现有的大量沸腾锅炉,旨在充分利用沸腾炉渣,探索降低水泥熟料烧成热耗的途径。经过多年努力,在流化床试验时,以沸渣为主要原料,加入特殊的矿化剂,烧成325号低温低钙水泥熟料,且回收率可达到75%。与会专  相似文献   

19.
《江苏建材》2008,(4):81-81
淮海中联水泥公司从2003年开始研究如何利用余热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公司利用5000t/d和3700t/d两条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建设了2×9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将生产线所排出的中、低温废气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进行回收利用。项目于2005年5月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国债备选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发电1.04亿度、年供电约0.95亿度,吨熟料发电33.7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正处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能源短缺、价格上涨已经直接影响着各行业的生产和发展,节能减排是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水泥工业是高能耗工业,节能减排责任重大。发达国家水泥工业节能技术水平发展很快,水泥生产过程中低温余热被回收利用,水泥熟料热能利用率已有较大的提高。而我国由于水泥窑余热发电的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水平的影响,余热资源利用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