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体育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交流与互换的过程。在新课程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体育课堂上教师所表达的信息,如何让学生通过对师生之间交流、互换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吸收,从而让他们的学习更加清晰、明了呢?  相似文献   

2.
赵吉明 《网友世界》2013,(24):123-123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个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经形成共识。然而,喧哗的背后,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教师一定研究探讨,学生需要什么样课堂?教师想要什么课堂?数学教学必须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有效的时间内如何让学生充分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宝贵的45分钟变成学生自己发现、发挥、发展的舞台。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教师要隐藏自我,甚至一言不发呢?当前,普遍认为一节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语文课应当是这样的:当教师提出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后,学生踊跃发言,角度各有侧重,课堂气氛火爆。教师对学生的答案无一例外地采取褒奖的态度,似乎这样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了。  相似文献   

4.
实施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课堂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获得预期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为学生减负,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发展。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看效率,即学生学到了什么,是否取得了进步。教学策略与有效教学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在网络技术支撑下的课堂得以实现。教师依托主题网站,为学生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在新课程理念下,由教师启动、学生自动、师生互动、校际联动的充满学习激情和生命活力的新型课堂正演绎出新的精彩。  相似文献   

6.
陈玲 《软件》2015,(1):24-2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课堂,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一直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于是我们提出“课堂实效性研究”这个话题。什么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是决定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曾经读到过这么一句话:“教育的基本意义在于让教育者感受到快乐,获得自信,找到自我发展的最佳途径。”我读后深受启发。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曾多次组织全市信息技术教学的研讨、观摩活动,听了许多课,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在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上快乐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课堂要以学生为本,教学要先学后教或以学定教。具体到信息技术课,就是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信。可以说,操作实践是信息技术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在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该关注什么呢?很多教师认为,当学生开始边学边做时我们要来回巡视,关注举手求助的学生。可是如果没有学生举手求助呢?  相似文献   

9.
贾红蕊 《软件》2015,(1):25-26
随着新课改掀起的狂潮。许多教师纷纷把英语课堂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舞台”,课上又唱又跳,又演又画,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老师成了舞台上的“演员”,而学生则成了台下观看这场演出的“观众”。但是,为什么不少老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呢?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应把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兴趣,是否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为了吸收,习作是为了表达,课堂练笔则是阅读与习作的中介、吸收与表达的桥梁。它有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也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如何选择最佳时机,指导课堂小练笔呢?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如果教师没有创新能力,那他培养出来的也只能是一群书呆子。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上创新,使学生有所感有所得呢?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的互动与合作.这互动的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因此生成性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特征.在课堂上出现不可预测性的生成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些动态生成往往是学生真性的流露,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是教学预设之外教师始料未及的"插曲".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在网络技术支撑下的课堂得以实现.教师依托主题网站,为学生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在新课程理念下,由教师启动、学生自动、师生互动、校际联动的充满学习激情和生命活力的新型课堂正演绎出新的精彩.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存在着不少困惑:作为技术类课程.技术无疑是学生要掌握的.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又如何去落实?新课程中提倡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使用任务驱动教学.要学生学会自己建构知识.这些如何能体现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观念.是不是应该淡化技术去讲素养?诸如此类的问题不锯决.我们就没法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化学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活动进行的原动力和牵引力,合理质疑能够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刺激学生思维的进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品质.所以“问题”教学就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课堂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由“问题→思考”以及“思考→问题”贯穿的。这种问题的获得一般有两种途径:一个是教师激发学生思考而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个是教师直接面向学生提出的问题。目前我们的课堂大部分是教师面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顺着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就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既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也是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课堂只有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实际,贴近社会实际.让课堂闪烁生活的光芒,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生活为教育教学服务;教育教学又满足于生活需要”呢?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在探究政治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新形势的需求,让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课堂?笔者结合高中政治课教学实践,谈谈学生探究意识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在教学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应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们成为数学课堂上的主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们创建平等、和谐的数学课堂,转变学生们被动吸收知识的学习状态。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探究的形式,给学生们设计出一些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们通过合作、讨论的方法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为学生讲解习题的时候,可以将原有的题目进行留白处理,将其变为更加开放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素养。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倡导自主、协作、探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分组学习受到了认可和应用,并日渐流行。然而,在当前课改实践中,却经常存在着“有组织,无纪律”的小组学习现象。小组合作往往是“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要么演变为个别学生的“一言堂”,要么最终小组成员“我行我素”,“各奔东西”。这样的分组学习是否有效,一线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智慧,来实现分组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呢?  相似文献   

20.
以前,我们进行钳工实习教学时,采取的是和其他实习科目一样的课堂授课形式:教师先说明任务,然后示范一遍,之后让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检查、指导,最后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总结。由于每个班的学生比较多(40~50人),训练器材少,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与积极主动性,最后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师生双方都不满意。于是我们想:有没有和一般的上课不一样的方法,能让学生学得好,教师又好教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