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蒜中硫代亚磺酸酯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硫代亚磺酸酯是大蒜中的活性成分,由大蒜中非蛋白质氨基酸———蒜氨酸(alliin)经内源酶蒜氨酸酶(alliinase,蒜氨酸裂合酶,EC4.4.1.4)的酶解作用而生成.作者采用溶剂法以温和的条件提取大蒜中硫代亚磺酸酯,研究了乙醇提取前的酶解过程以及乙醇提取中各因素对硫代亚磺酸酯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得到醇提硫代亚磺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硫代亚磺酸酯参与大蒜绿变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蒜采取三种不同贮藏温度处理,对大蒜中硫代亚磺酸酯含量和蒜泥滤液吸光值进行了多点监测,研究硫代亚磺酸酯与大蒜绿变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蒜绿变能力同硫代亚磺酸酯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由此推测硫代亚磺酸酯是参与大蒜绿变反应重要物质,其含量决定了大蒜的绿变能力。同时研究乙酸浸泡期间大蒜硫代亚磺酸酯含量的变化,分析硫代亚磺酸酯与大蒜绿变程度之间的关系。试验得出,硫代亚磺酸酯含量与大蒜绿变程度的呈线性负相关关系,推测在大蒜中前体物质——蒜氨酸含量一定的条件下,绿色素形成的越多,作为反应中间体的硫代亚磺酸酯参与转化越多,最终表现在它的含量随大蒜绿变程度增加而降低。这就进一步说明硫代亚磺酸酯参与了大蒜绿变反应。大蒜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第15d之后蒜素含量有很好的升高趋势,这为提高大蒜中蒜素含量的研究建立了理论依据,为其提取加工提供了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蒜提取物中硫代亚磺酸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供了一种利用L-半胱氨酸和DTNB检测新鲜大蒜及大蒜提取物中硫代亚磺酸酯的分光光度法,通过对Lawson法的进一步改良,不仅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而且可应用于大蒜乙醇提取物中硫代亚磺酸酯的定量测定,也同样适用于其它大蒜提取物中总硫代亚磺酸酯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大蒜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分别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微波真空干燥与真空干燥联合干燥法对大蒜进行干燥 ,研究了各种干燥方法对大蒜中硫代亚磺酸酯保留率和品质的影响 ,采用响应面分析得到微波真空干燥和真空干燥联合干燥法干燥大蒜最佳工艺 :3 76 1W、 3min ,3 3 4 3W、3min ,2 1 7 3W、9min ,1 3 9 1W、3min ,硫代亚磺酸酯保留率 90 2 %。  相似文献   

5.
李瑜  许时婴 《食品科技》2006,31(12):188-191
主要对采用微波真空与真空联合干燥法得到的高硫代亚磺酸酯含量大蒜粉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以茶多酚做对照,采用4种体外模型分别研究了蒜粉对·OH、·O-2、DPPH·等自由基以及N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蒜粉中硫代亚磺酸酯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其浓度与清除率之间呈显著的量效关系,且硫代亚磺酸酯比茶多酚具有更强的清除NO-2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乙醇溶液提取大蒜中的硫代亚磺酸酯,研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硫代亚磺酸酯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为64.89%,提取温度为19.06℃,提取时间为1.48 h,料液比为1∶4.48(g∶mL),硫代亚磺酸酯含量可达4.17 mmol/100 g。对硫代亚磺酸酯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硫代亚磺酸酯稳定性下降,提取液在贮存过程中,随着硫代亚磺酸酯含量的降低,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与二烯丙基三硫醚(DATS)的含量会上升。  相似文献   

7.
不同干燥方法对干燥大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冷冻干燥和微波真空与真空联合干燥2种干燥方法对干燥大蒜中硫代亚磺酸酯保留率和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富集,分析新鲜大蒜、冷冻干燥大蒜、微波真空与真空联合干燥大蒜的风味物质,经气-质联用法(GC-MS)检测,对2种不同干燥方法所得干燥大蒜的风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微波真空与真空联合干燥得到的大蒜产品可以达到和冷冻干燥相似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藠头各部位硫代亚磺酸酯的含量,并研究保存时间及温度对藠头各部位中硫代亚磺酸酯保留的影响。结果表明,藠头各部位均含有较高的硫代亚磺酸酯,但在粉碎之后含量随时间增长迅速降低,并未见明显的储存温度对硫代亚磺酸酯保留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蒜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闫淼淼  许真  徐蝉  郭得平 《食品科学》2010,31(5):312-318
综述近年来大蒜功能成分方面的研究进展。大蒜功能成分主要分为挥发性化合物和非挥发性化合物两大类,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硫代亚磺酸酯类及其他脂溶性有机硫化物,非挥发性功能物质主要包括水溶性有机硫化物、类固醇皂苷、皂苷配基、类黄酮类、酚类等。同时,介绍大蒜功能成分的生成途径和蒜氨酸酶的作用、大蒜的药理作用和食用大蒜的可能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大蒜的天然抗氧化、抗细菌性、抗病毒和抗真菌性,可作为一种全面的疾病预防方法,例如用作治疗唇疱疹、痤疮。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专家建议每天摄入新鲜大蒜的量是2~4克,最好是粉碎后短时间爆香,这样可以释放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酶。粉碎后的大蒜还可以释放硫代亚磺酸酯,而其他的加工方法则完全无法释放。千万不要用微波炉加工大蒜,据研究,这会损害它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