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CIO 做好定位是很关键的。首先,CIO 要明确企业自身的战略定位,是降低成本、拓宽销售,还是加强内部管理?然后根据战略定位,对照企业自身的核心业务进行梳理,找准企业自身的问题所在,制定信息化应用的规划。规划不仅仅是面对当前的,更应该具有战略指导性。一方面要应对当前的危机,另一方面要建立防范危机的机制。同时,根据信息化应用的规划,判断现有系统的应用效能:哪些系统吻合了企业的战略,哪些应用不突出。在此基础上,制定或完善信息化的规划。总之,CIO 应该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决策层的管理意图通过系统翻译出来,而不仅仅着眼于系统本身,不然只能说明这个 CIO 还需要修炼。  相似文献   

2.
<正> 江一诚接任国华科技公司助理CIO时,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一方面是企业在政府的提倡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纷纷要实施CIO体制;另一方面是企业对CIO到底是干什么的以及应该干什么还不甚了解。而此时第一批上了CIO的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也到了可以稍微做一点总结和反思的时候了。从国内的情况看,非常不理想,而国外也强不到哪里  相似文献   

3.
《软件世界》2009,(2):25-27
信息化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洗礼,已渐趋理性。在这个岁末年初之时,来年的IT预算必然是各个企业的CIO们要慎重考虑和商讨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持续成长,更是对CIO自身的职业生涯以及个人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这个谁也不知将要持续多久的经济危机中,企业的每一分钱都很重要,都要力争“用到刀刃上”。  相似文献   

4.
对一个信息化项目来说,CIO应该是代表企业这个主体的,是否成功,CIO的发言权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5.
朱娜 《软件世界》2003,(11):94-96
技术和管理是CIO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孰重孰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对这个问题,CIO 们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主要有三种观点:技术和管理应该平分秋色、偏重管理、三 分技术,七分管理。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周刊》2005,(29):63-63
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信息总监)作为信息化的直接领导者,其素质、地位和职责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化或政府信息化的成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将需要大量的CIO人才。CIO应当是具备技术背景、业务常识和管理头脑的复合型人才,应该从战略层面上考虑组织的变革和发展。不管是IT出身,还是业务出身,CIO都应该有一个跨学科的、系统的教育和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信息化应该对应用系统建设有一个统一的、合理的、可靠的规划。作为这个蓝图的制定者,CIO首先需要具备系统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IT部门在企业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拥有什么样的地位。这个问题在如今中国很多企业当中都有着不同且有些微妙的答案。在《CIO INSIGHT/信息方略》将信息化建设优秀团队奖设立为一年一度的中美CIO峰会的新增评选奖项之后,我们的编辑、记者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当面拜访,与很多企业的CIO沟通他们对这个奖项的看法。从反馈结果来看,几乎百分之百的CIO都认为设立这个奖项是有价值的,但是,对于自己的团队是否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一些CIO的回答却在真实中透露着无奈,而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IT工作者的不易。在企业内部,我们IT部门是绝对不可能看做‘优秀团队’的,因为在企业里,最优秀的团队理所当然地应该是那些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的部门和人员。  相似文献   

9.
“一个成功的信息化系统应该是企业的,是每个使用者的,而不是CIO自己的。摆平心态,对于每一个CIO而言非常重要。”田通用自己的经历阐释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0.
夏友平 《软件世界》2003,(10):84-85
年轻的王现余是杭州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CIO。在1997年以前,王现余从来还没有想过自己会扮演CIO这个角色。从南京邮电大学被“骗”到东方通信,从事不对口的财务工作后,去年年初,大家都还在以为认真诚恳的王现余会朝着CFO的方向发展。王现余却让自己成为一个CIO。 这中间的过程还真有点戏剧性。王现余成为一个CIO似乎感觉有点是冥冥中的注定。但是王现余自己更清楚,这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28):27-27,29
给CIO赋权是最好的培养 理想状态下,CIO在企业中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参与组织决策、主持组织信息化变革和管理组织信息资源。但是由于国内许多企业规模和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对于不同的企业,应该定制不同的CIO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CIO的层次     
邱燕娜 《软件世界》2003,(10):86-86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这个信息时代的新官衔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但是,究竟什么是CIO?恐怕是很多处在CIO这个职位的人也说不清楚。所谓的C什么O,都是个官。可是偏偏很多CIO都没感觉到自己是官。 那么,CIO到底该是什么呢?作为一个一直都在关注CIO的生存状态的杂志,软件世界试图让读者对CIO有一个更加明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CIO视力测试     
刘艳 《互联网周刊》2002,(13):39-41
CIO对企业信息化未来的规划,对信息系统投资的建议,在很大程度上牵动着IT市场的神经。2002年,CIO们是否拥有对企业发展前景的信心?他们会怎样规划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会在IT投资上做一些什么样的动作?文章中展现出来的“测试”结果,虽然还难以称之为CIO信息化“视力”的全面展示,但不管怎样,CIO们所表现出的态度正是这个市场状态的某种表征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信息化在医院中的应用依然停留在业务、管理的工具层面,主要在流程优化等方面发挥作用。而这种对于业务和管理的辅助作用,说明信息化应用还停留在工具层面。在医院领域信息化扮演的角色还需要转变,未来要产生影响业务的效果。在医院里,CIO应该有三种身份。首先他应该是能够站在决策层面的角色。CIO必须了解医院发展的方向,在这个发展进  相似文献   

15.
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和最低的风险实施企业信息化,是每一个CIO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毕竟,CIO需要对企业决策负起更多的责任,而远不止系统选型那么简单。尤其是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CIO更需要琢磨怎样才能“少花钱,多办事”,降低信息化投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装备信息技术的确只是开始,但有序、合理地装备信息技术却也是目前我国大多数CIO要处理的主要IT难题。任何成功都有理由,任何失败也都会有原因。IT技术与企业商务之间交汇的那一点,需要无数的细节来支撑。由此,中石化、内蒙古电力、英迈中国……一个个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坦率地说,这些故事既难言曲折,也说不上新奇,但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大量发生,普遍存在。它们对于国内的CIO应该是非常熟悉——那就是他们每天的工作。我们相信,作为企业制度的一项变革,对CIO这一职位的说明将不会来自商业教科书的谆谆教导,而可能也只应该来自CIO们克服难题,努力以“技术驱动商务”的具体而繁复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两年,对CIO的讨论越来越多。有人按照1:1算法,说中国大中型企业等缺几十万、几百万CIO,让人感觉到一个CIO的春天不日就到来。阶层首先是以岗位方式存在的,企业对岗位的设置是由于职能的需要;而职能的表达又源自对利益的追求,利益的体现依赖于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信息化之于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似乎没有什么方向,这里面似乎还要加以论释才行。澳大利亚是一项的CIO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CIO们热衷于自己的工作,几乎没有转行做其他工作的意愿。问及CIO们下一个职业角色是什么,57%的被访者希望能够得到另一个CIO职位,只有14%的人希望…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传统企业中信息主管一直都存在,只是远没有国外企业中的CIO们那般大权在握。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传统企业中的信息主管更象是一个信息技术的执行者,而不是一个管理决策者。而国外的CIO们多半都高居副总裁,在企业中举足轻重。在多次对传统企业的采访中都能体会到信息主管们对于目前在企业中得到的承认度表示不甚满意。从某种角度来说,企业对CIO的认可度体现了这个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CIO不应该只是一个官衔,它更应该是一个有重要地位的管理者。因为信息主管的职责就是企业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19.
《CIO知识体系指南》这本书的成立,实际上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CIO都应该是知识分子。其实CIO也可能不是——或不完全是——知识分子。“不是”的原因很多,样式也很多,大家也许看见过,这种人未必就不能称之为CIO,也未必不能胜任。这个认识是很关键的,所以必须首先指出。从知识的视角来研究CIO,毕竟只是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今年你智能了吗?这是当代CIO们之间的一句流行语。其实,翻阅一下有关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历史资料,便可知商业智能在中国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如今看来也并非是一个新概念了。然而就在其经历了近十年的历练之后,就在国内企业家们还未能真正玩转它的时候,商业智能却在不知不觉中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