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土工基础》2017,(2):201-205
通过野外勘查和地质钻探等手段对嘉陵江上游燕子河流域滑坡灾害进行了系统调查。从滑坡的分布、形态、结构及物质组成等方面研究滑坡灾害发育特征,并对典型滑坡(孙家院三社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分别计算了天然暴雨及地震等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查明了滑坡灾害的分布特征、边坡形态、结构与物质组成。计算表明,暴雨条件下,滑坡不稳定,具有下滑的可能性。调查结果为该区滑坡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震 《中州建设》2004,(8):20-20
7月某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致使积水淹没汽车、路面突然塌陷、多处房屋倒塌等,造成了北京城市交通大面积堵塞和部分地区瘫痪。一场暴雨竟然造成如此大的灾害,北京到底怎么啦?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山区丘陵地带山洪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每年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经成为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自然灾害灾种,是广大村镇防灾建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山洪灾害多因暴雨引发。高强度的暴雨,结合地质地貌等下垫面条件,在山区快速汇集形成洪流,沿着山沟  相似文献   

4.
翁媛媛  温日琨  杨玲 《风景园林》2023,30(6):105-113
【目的】近年中国多个大中城市突发极端暴雨灾害并导致严重内涝,探究城市暴雨水淹灾害的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模拟评估,以探讨城市对暴雨水淹灾害的承载能力。【方法】以杭州主城区为例,利用Arc GIS 10.2重分类中的手动分类法,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杭州主城区暴雨水淹灾害与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度、非渗透表面丰度、天然水体保持率和距河流距离6个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通过地理加权回归预测6个影响因子作用下杭州主城区水淹灾害的空间分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杭州主城区水淹灾害与城市空间的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度、距河流距离呈负相关关系,与非渗透表面丰度呈正相关关系。杭州主城区暴雨水淹灾害的6个影响因子按影响程度排序为:植被覆盖度>坡度>高程>距河流距离>非渗透表面丰度>天然水体保持率。所有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均增强了单因子对水淹灾害的影响,并呈现出两两相互增强或非线性增强的关系。从空间分布上看,杭州主城区暴雨水淹灾害呈现多核心分布状态,整体上主城区中部主要为高风险和次高风险区域,其余区域主要为中风险、次低风险和低风险区域。【结论】结合模拟成果和实践应用发现,当城市空间的高程...  相似文献   

5.
引言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主导着21世纪灾害格局。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极端灾害事件越来越频繁,如澳大利亚连绵数月的森林火灾、蔓延东非和中亚地区的蝗灾、中国河南暴雨洪涝灾害等。2022年更是接连发生了如汤加海底火山喷发,夏季东亚、欧洲和美国同步高温热浪,巴基斯坦特大洪灾等(图1)。目前如何有效提高社区韧性、减轻灾害风险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给城市居民带来的危害,解决突发暴雨下城市预警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预案不及时、警备不力等问题,针对居民防灾避险快速决策开展城市内涝灾害警情模拟、诊断及控制研究:1选择代表性暴雨内涝频发城市,利用现有数据资料,基于情景假设模拟城市暴雨灾害;2通过引入径向基函数网络建立灾害分析工具,构建警情诊断模型,利用可拓集合理论解决警情与警兆非线性映射问题,研究城市内涝灾害系统警情诊断中可控程度定量化的问题。以北京某大学校区为研究对象,研制了灾害仿真系统模拟暴雨情境下城市内涝灾害状态,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城市雨洪灾害管理中,对我国提高突发性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应急减灾能力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等极端天气频现,国内多地城市发生内涝灾害,对社会管理、城市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为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首先从形成暴雨内涝的原因分析入手,然后对破解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极端气候致使暴雨频发,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涝灾害.深圳市近年来也频繁遭遇暴雨内涝灾害,严重威胁城市安全.针对内涝顽疾,国务院、住建部相继发文,要求加强雨水排放管理,提高城镇内涝防治水平.如何准确预测城市内涝灾害风险,保障城市排水防涝安全,成为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国内相比,国外...  相似文献   

9.
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近年来台风、暴雨、高温热浪和雾霾等影响较大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越来越多,且强度越来越大,防灾减灾也因此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极端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环境、农业等次生灾害、安全事故越来越多.如果监测不到位、预报不准确、防范不及时、应对不科学,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  相似文献   

10.
曾兴冰 《中国消防》2010,(12):19-21
<正>2010年6月18日,特大暴雨再次袭击福建省南平市,当晚,南平市城区延福门河流水位达73.51米,超警戒水位7.51米,闽江流域发生30年不遇特大洪灾,山体滑坡、交通中断、房屋被毁、人员伤亡等重大险情频频发生。灾害面前,南平市消防官兵放弃节假日休整,全警投入到抗洪救灾战斗中。  相似文献   

11.
城市暴雨积水过程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历时4年的小区试验、理论推演和方法分析对比,基于GIS技术的支持提出了暴雨调蓄水力学物理模型。该模型可模拟暴雨期间的地面最大积水深度、积水时间及积水深度变化过程等,可为城市型水灾害防治管理、内涝灾害风险分析、水灾预警和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已涌现出百多种城市暴雨模型用于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以有效建设排水系统、减少内涝灾害,实现暴雨雨水的管理。文中系统地讲述了城市暴雨模型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方法,例举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城市暴雨模型的主要特征,并介绍了国内情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暴雨、台风、内涝、滑坡、泥石流……,城市灾害全局频发,触目惊心。灾害管理竟为城市发展的短板,话题愈加沉重。城市发展必以公共安全为基础和前提,浅显的道理需要惨痛的代价去证明,此为何故?城镇化快速推进,高楼拔地而起,立交桥四处耸立,宽马路不断延伸,GDP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城市灾害却如影随形,毫不客气地暴露着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短板。  相似文献   

14.
以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为例,基于分形理论,分析、研究了其暴雨洪水灾害的特征,并提出了一些非工程性的和工程性的防治对策,从而合理地预防预报暴雨洪水灾害,达到防御洪灾和降低灾害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王峤  臧鑫宇  曾坚 《风景园林》2018,25(6):24-29
系统总结了城市暴雨灾害的特征和诱因,建立了高密度中心城区暴雨防灾规划体系,根据中心城区特征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理念的土地效能优化、基于绿道理论的绿地空间规划、基于低影响理论的暴雨调节系统、结合地下空间开发的暴雨管网建设等常态暴雨防灾策略,探索了基于灾时应急思维的暴雨防灾策略以及法律规范、技术条件、财政投入等暴雨防灾支撑策略,力图有效指导中心城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建设一方面改善了人的生活品质,但另一方面加剧了城市内涝灾害的威胁。大量城市建筑致使地表的持水、内涝灾害加剧,降水超过市政管网的设计流量时,便会发生内涝灾害,严重威胁到城市建筑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气象预警系统能够为城市的洪涝灾害提供预警,减轻内涝灾害对城市建筑和人员生命的威胁。介绍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的技术特点、总体设计、关键技术以及针对无线通信模块的技术改进,以期为保护暴雨条件下保护城市建筑和市民的生命安全,并为国内同行提供基础技术借鉴和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下空间灾害防控是建设防灾型城市的基础。通过分析河南罕见暴雨诱发地下空间内涝特点,研究城市地下空间致灾因素,提出了相关防控体系构想。首先总结河南特大暴雨和灾情特征,从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及城市地下空间排水防涝系统等方面探讨罕见汛期城市地下空间的主要致灾因素;随后从极端天气下地下空间致灾风险评估、灾害防控规划及灾后城市恢复规划等方面提出特大暴雨下城市地下空间灾害防控体系构建方略;最后针对城市地下空间面临的复杂多样性挑战,从生态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科学地下空间防控体系构建及完善地下空间灾害应急救援措施方面阐述构建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蓝枫 《城乡建设》2013,(1):19-22
灾害原生与次生 主持人:您认为应该如何认识低温雨雪冰冻造成的原生与次生灾害? 肖显静: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可造成原生灾害和次生灾害.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更多的是"天灾",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存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次生衍生灾害等所造成的损失,常常更甚于直接的原生灾害.如,冰雪融化及降雨,可能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此可能引发矿难、井难等事故灾难;灾民倒房会进一步增加,而且倒房的民众多是困难户,因此又可能引发民生灾难;大量使用融雪剂,产生大面积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重大基础设施受损、交通运输被破坏,会对百姓生活、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17)
<正>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暴雪、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大风、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寒潮等造成的灾害。气候复杂多变,尤其是近年来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各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具有发生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寒潮、连阴雨、雨(雾)淞、雷暴等十多种,一年四季都可能有灾害发生。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  相似文献   

20.
胡坚  喻一萍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9):106-108
根据镇江市的地面积水点、排水管道水位、雨量自动监测和天气预报数据,应用SWMM5.0软件建立了城区排水管网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它可对不同强度的降雨是否产生城市内涝灾害进行模拟,预测特定地点在降雨之后的积水状况,预警暴雨灾害,发布沥涝预警信息,及时为城市暴雨事故抢险和雨季交通管理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