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塔里木油田油套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失效事故和油套管订货技术标准进行分析,认为依据油套管使用工况确定订货技术标准,严格订货技术标准有利于减少油套管失效事故,统一技术标准是油田和油套管生产厂家共同的责任,统一技术标准不仅有利于油田降低采购成本,有利于油田管理和减少库存,也有利于大多数生产厂家和油套管国产化。在油套管订货技术标准中,应当对油套管的尺寸精度、材料性能、抗粘扣性能、密封性能等提出具体要求。最后介绍了塔里木油田在第三套井身结构中套管技术要求及标准化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2.
N80 LCSG套管上、卸扣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某油田使用的139.7mm×7.72mm N80 LCSG套管发生了粘扣事故,为搞清套管粘扣原因和套管本身抗粘扣性能,对套管的材料性能和螺纹参数等进行了检测,并用套管实物进行了上、卸扣试验。结果表明,该批套管粘扣主要原因是套管本身存在粘扣质量问题,而不是油田现场操作不当所致。对上、卸扣后套管螺纹的粘扣形貌和规律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套管抗粘扣性能差的主要原因是内、外螺纹匹配不合理及表面处理质量差所致。  相似文献   

3.
某油井在下套管过程中发生了一起ф139.7 mm×7.72 mm J55长圆螺纹套管粘扣事故,为查清套管粘扣原因,结合油田套管下井上扣实际情况制定试验方案,采用全尺寸套管试样进行了上、卸扣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各种上扣控制参量对套管粘扣性能的影响。依据试验结果推断,油田发生套管粘扣的原因既与使用操作有关,也与套管本身的质量有关。经过对油田下套管过程和实验室上、卸扣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油田中在使用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套管粘扣形貌和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了套管本身的抗粘扣特性,发现了套管在螺纹加工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油田现场粘扣钻杆接头粘扣形貌进行分析和钻杆接头上部扣试验,对某油田钻杆螺纹接头粘扣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批钻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粘扣,既与接头本身抗粘扣性能差有关,也与使用操作不当有关,钻杆接头在安装时存在偏斜对扣、没有引扣、高速上扣等问题。最后通过对现有标准和钻具使用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评价钻具螺纹接头抗粘扣性能的上卸扣次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强度套管断裂原因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和失效分析,认为套管材料钢级越高,需要匹配的韧性也越高,高强度(屈服强度≥140ksi,即965MPa)套管断裂原因主要与材料强度和韧性不匹配有关。要从根本上解决高强度套管断裂问题,首先应当对高强度套管断裂原因进行失效分析和研究,找出其断裂原因;然后依据失效分析和研究成果制定严格的订货技术标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落实订货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6.
某水平井发生接箍工厂端圆螺纹套管滑脱,下部套管柱落井而未能打捞出。针对该起套管接头滑脱事故,通过宏观分析、尺寸检测、螺纹参数测量、材料理化性能检验、实物试验、力学分析等方法对滑脱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箍紧密距参数不合格和套管抗粘扣性能差是套管接头发生脱扣失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某井φ177.8mm×10.36mm 110特殊螺纹接头套管脱扣和粘扣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套管是在严重粘扣之后才发生脱扣的,套管严重粘扣主要与下井操作不当有关。在套管起吊过程中没有螺纹保护器保护的套管接头螺纹、扭矩台肩和密封面容易被损伤,不使用对扣器直接对扣容易导致偏斜对扣;不引扣而直接开动套管钳高速上扣很容易导致粘扣和错扣;一旦严重粘扣和错扣,套管接头连接强度就会大幅度下降,最终导致套管在上提过程中发生脱扣事故。  相似文献   

8.
对DN2-6井套管压力升高原因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对起出的油管接头逐根进行检查,发现1根油管穿孔、多根油管粘扣,并对油管粘扣原因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套管压力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油管穿孔所致;油管粘扣的原因主要是由对扣操作不当所致;粘扣会降低油管接头的密封能力,但该井粘扣的油管接头并没有发生泄漏,其原因是在油管穿孔泄漏之后,油管柱所受的内压很小,没有达到粘扣油管接头的泄漏抗力。  相似文献   

9.
YD705井在钻水泥塞过程中套管失效,依据测井资料和钻塞现象对套管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钻井过程中,采用动力钳高速引扣使得套管粘扣或错扣,其接箍处承受异常环向拉伸应力,套管在此处脱扣,最终套管失效。  相似文献   

10.
对塔里木油田非API油、套管的失效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油、套管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失效原因,并针对每种失效形式提出了一定的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套管压力升高主要是因油管接头泄漏所致,而油管接头泄漏主要是因为其气密封性能不能满足油田实际工况条件,套管挤毁失效主要与套管磨损地层蠕变有关,套管断裂和开裂既与套管材质有关,也与套管磨损有关;通过制定严格的油、套管订货技术标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塔里木油田非API油、套管失效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DN2-12井经过两次酸化作业之后,其不锈钢油管接头发生了严重的粘扣和腐蚀。对该井的两次酸化测试作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经过酸化作业起出后的油管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大多数油管粘扣,部分油管腐蚀。通过对油管粘扣形貌和分布规律进行宏观分析和统计分析,认为油管粘扣的主要原因是对扣和引扣操作不当所致;通过模拟腐蚀试验和对油管腐蚀形貌进行分析,认为油管接头部位存在腐蚀集中,而腐蚀集中与接头结构设计和加工精度有关;另油管腐蚀还与酸化液中的腐蚀介质和天然气中的CO2含量有关,也与油管结构和受力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对φ339.7 mm×12.19 mm P110 BC套管下井全过程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研究,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套管在下井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套管安全入井.通过对套管上扣质量进行卸扣检查和分析,认为不使用对扣器直接偏斜对扣,以及不使用引扣钳直接用动力套管钳快速引扣,容易发生粘扣和错扣,很难保证上扣质量.背钳挟持位置不当会...  相似文献   

13.
Thread galling is one of the main failure forms for oil tubing and casing connections, and it leads to deterioration of seal performance and connection strength of oil tubing and casing directly. A series of full-scale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samples of API J55 steel grade non-upset tubing threaded connections. The temperature and stress field distributions of the tubing threaded connection were measured dynamically under the action of different make-up and break-out torque and velocity. Major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distribu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stress fields of tubing connections, were studied and their effects on thread galling failure were summarized with friction-wear theory. The FEA models of tubing threaded connections are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numerical results with the full-scale tests. The validated models are afterwards used to perform parametric studies on the connection behaviour.  相似文献   

14.
对某井在稠油开采、反注稀油过程中发生的油管挤毁和断裂事故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挤毁油管和同批新油管取样进行材质分析、尺寸测量和挤毁试验,认为油管材质和尺寸均符合标准要求。对挤毁油管外表面形状检查结果表明,油管挤毁之前没有机械损伤,油管挤毁与机械损伤无关。通过推理分析,认为油管首先发生挤毁,然后才发生断裂。通过力学分析和计算,认为油管挤毁和断裂的原因是其所受的外力超过了油管的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15.
某电站高调门阀后热电偶套管在正常运行中多次发生断裂,使用最短的只有3个月。对断裂套管进行了断口宏、微观分析,并对失效套管固有频率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套管断裂是微动疲劳和整体疲劳相互作用的结果,过热蒸汽在套管背面流动变化引发的周期性压力波动是产生微动疲劳和整体疲劳的主要因素,套管固有频率处于蒸汽作用在套管上压力谱的频率范围内,加剧了热电偶套管的微动疲劳和整体疲劳。  相似文献   

16.
In the present work, failure analysis of an automatic coupler in railway carriages which failed in service and caused derailment, was carried out. An evaluation of the failed coupler was undertaken to assess its integrity, including visual examination, photo documentation, fractography, chemical analysis, hardness measurement, tensile and charpy impact testing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show that some casting defects (e.g. mis-run, cold lap, hot crack and inclusion) resulted in po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s-runs were also responsible for fatigue crack nucleation from two different locations. Beach marks can be observed on the fracture surfac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fracture mechanics, the load of final fracture was not higher than the standard value. In other words, the fracture was not due to employing improper mechanical loads but mostly because of casting defects.  相似文献   

17.
换热因素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压缩机运行范围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运行对压缩机运行范围的影响,由于换热特性和热泵系统热力特性的限制,在低温运行条件下,冷凝温度将不超过65℃;而提高压缩机蒸发温度上限的措施,仍然不能免除在夏季运行采取防止蒸发温度过高的措施.在技术措施正确的前提下,空调压缩机可以满足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应用要求.本文指出,我国标准中规定20℃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额定运行进风温度是不合理的,客观上对行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受标准的影响和系统设计的技术措施不当,并非压缩机性能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