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6,(12)
泥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泥塑中的色彩文化体现了华夏先民的民俗生活、艺术创作和审美情趣,是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而形成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文章在探索民间色彩文化的基础上,以天津"泥人张"和北京泥塑为例,阐述民间五色观的色彩理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建筑讲究色彩之美,闽南系古建筑彩画独具特色。本文介绍了闽南传统建筑中的彩画工艺,分析了闽南系彩画的构成方式、包巾与金箔的运用及彩画的绘制工序。  相似文献   

3.
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中的主要特征,彩画的技艺更是历史悠久,其建筑艺术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建筑色彩与彩画起源于材料防护和建筑审美双重因素。中国劳动人民很早从实践中认识到,赤、青、黄三种颜色是三种原色,用这三种原色互相调配可以产生各种间色和复合色,当时称为"五色":青、赤、黄、白、黑。是在三原色中加入两个中性色而得。还掌握了红绿、青黄、赤白、赤黑、绿紫的配  相似文献   

4.
《建筑知识》2014,(9):41-41
中国古建筑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审美情趣影响,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研究中国古建筑装饰,对于古建筑的保护、维修以及合理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建筑装饰的一些装饰特点进行探讨,并对一些形成原因以及制作工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清代是我国古建筑彩画发展过程中最为辉煌的时代,寓意清晰、等级分明、画法规范是清代官式彩画的特点。清代官式彩画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氏彩画、宝珠吉祥彩画几大类,雍和宫牌楼彩画是旋子彩画的代表。以清代雍和宫牌楼彩画为例,浅析牌楼的构造和彩画的构图、图案,雍和宫牌楼彩画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其价值,以及牌楼彩画在纹饰、构图、色彩等方面深受儒释道文化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传统图案在皖北古建筑彩绘中有着极为广泛地运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设计者的智慧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和发扬。皖北古建筑彩绘让建筑本身更加具有鲜明的情趣性、审美性和哲学性,是美感的完全展现,是生命力的迸发。文章通过对皖北古建筑彩绘中的传统图案进行研究,并为时代化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图案在皖北古建筑彩绘中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邯郸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传统村落中古建筑的形式、风格、色彩彰显了其古城个性,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村落风貌。为了保护传统村落古建筑色彩,引起人们对建筑色彩保护的重视,本文以固义村为例,对其古建筑色彩现状、成因进行了深刻分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绘制出古建筑推荐色谱图,最后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得到微环境参数对古建园林彩画色彩衰变量化影响规律,以颐和园为样本,选取颐和园典型彩画作为研究对象,并开发微环境参数监测系统,对彩画所处微环境信息进行全年实时监测,得到温湿度、风速及照度数据。同时,选取颐和园典型彩画进行周期性测试,提取彩画色坐标及亮度参数,并根据所采集的色彩信息计算出色彩的主波长及兴奋纯度,并拟合主波长、兴奋纯度、亮度随时间的衰变曲线。通过将微环境测试数据与色彩衰变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温度、湿度、风速对彩画色彩影响较小,光照是造成彩画色彩衰变的主要因素,而且光照对彩画色相、亮度、兴奋纯度3个参数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颜色受光照影响变化程度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蒋广全 《古建园林技术》2013,(4):3-9,16,F0002
一、颜材料成分及其沿革 我国古建筑彩画所运用的颜色,是青、黄、赤、白、黑五色俱全的,在鲜艳色彩的对比调和方面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特点,在建筑上施色彩,最初是为了实用,为了适应木结构上防腐防蠹的实际需要,普遍地用矿物原料的丹或朱,以及黑漆桐油等涂料敷饰在木结构上;后来逐渐和美学上的要求统一起来,变得复杂丰富,成为中国建筑装饰艺术中特有的一种方法。清代晚期以前,彩画所用的颜材料绝大部分为国产,  相似文献   

10.
故宫最典型的彩画彩画是在古建筑木构表面涂绘彩色图案,用以美化建筑,内容题材丰富,但等级限制很严。太和殿室内彩画,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时做的,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体的金龙和婆彩画,虽经二百八十多年,彩画上的石青、石绿,桃红等颜色仍然鲜艳依旧,枋...  相似文献   

11.
郭楠  冯艳 《城市建筑》2013,(8):196-196
中国古建筑以色彩富丽著称,源于油漆工艺与彩画工艺的底和面的搭配。油漆工艺为古建筑着上简明的彩色外衣,形成大块色彩基调。建筑彩画则是装饰在梁枋等木件表面的美术,小范围内堆叠丰富纹案。  相似文献   

12.
陈家桅杆是川西传统民居代表,门窗装饰融合了川西民居风格和宅主个人审美情趣,具有独特艺术意境和文化意蕴。该文以陈家桅杆门窗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门窗艺术来源、艺术特点进行探讨,分析其蕴含的意境及文化,对研究川西古建筑装饰文化、乡土民俗风情、审美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期对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历代帝王庙保护修缮工程的油饰彩画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的古建筑文物修复工程,很少做油饰彩画设计,即便做也多是简单的文字说明或少数几张指导性插图,我们所在历代帝王庙这次全面保护修缮工程中,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精神,对油饰彩画工程部分坚持做全面设计,为文物修复工程的油饰彩画设计创出一条新路。在各种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中,特别是较重要、规模较大、做法较复杂的油饰彩画工程,只有有了设计,各方面的工作才可以操作,这对于有效地保护好古建筑文物价值,再现古建筑原有风貌,全面有继承弘扬古建筑文化传统,工程实行严格科学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监督工程质量等,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由著名古建筑彩画专家蒋广全先生撰写的《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一书,日前已基本完稿,不久将交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作者在几十年从事古建筑彩画施工、管理、教学、设计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总结、整理、提高,花十余年工夫写成的一部古建筑实用彩画技术力作。全书文字约20万字,插图820幅,内容共分九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种类、沿革,和46·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及相关类别彩画的等级、种类、纹饰、构图、色彩及主要工艺操作程序、要求等相关技术细节,还介绍了古建筑彩画保护修缮方面的知识,是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众多传统建筑结构形式中,木结构建筑是发展时间最长的建筑形式之一.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历史辉煌灿烂,其色彩应用种类丰富.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用色源于对木材的保护和装饰,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木结构建筑逐渐体现出“低调素雅”和“丰富多彩”两种截然不同的主体色彩.在历史悠久和幅员辽阔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用色体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和地域差异.进行这些研究对于古建筑保护和仿古建筑设计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葛肃敏 《砖瓦》2022,(3):98-100
土家族古建筑一直是我国传统民居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型.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等地带,土家族古建筑可以说是星罗棋布,构成了当地一道十分靓丽的风景线,一直被誉为巴楚文化的一个象征.土家族古建筑空间的美学色彩,也是长期以来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土家族古建筑空间的美学色彩开展研究,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土家族文化当...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18)
色彩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特殊符号体系,构成了我国平面设计的重要表现元素。儒家的五色世界、道家的黑白体系、佛家的美术色彩都是我国传统审美意识、文化精神以及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平面设计色彩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笔者结合自身专业,对平面设计中传统美术色彩的应用展开研究,以期对我国平面设计教学和行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古建筑宫殿式彩画中,龙凤是广泛应用的题材。彩画上的龙凤,在设计绘制中,都应注意表现手法的统一性和灵活性。要依据所需绘制的部位和木构件大小而定,力求协调均衡。龙凤图案采用线条和平涂色彩的手法来表现形和态。一般采用沥粉贴金或五彩描绘做法。对于一些新建的“古式”建筑物施用彩画时,也应在传统的彩画工艺技法基础上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3)
颜色词作为汉语词汇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不仅在日常的语言表达中离不开它们,而且它们的文化内涵更是丰富。通过学习颜色词,能够在增强外国留学生对于汉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建筑色卡》和孟塞尔色彩体系为基本研究工具,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并且对比分析了湖南地区汉族、土家族和侗族三个民族典型礼制建筑色彩基本状况。指出建筑材质是礼制建筑色彩主体色和辅助色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土家族、侗族礼制建筑的点缀色依然遵循本民族传统文化色彩习俗,汉族则受湖湘文化影响深远;民族审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三个民族礼制建筑色彩的应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应传承各民族传统色彩用色特点,科学开展礼制建筑的修缮、维护和新建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