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同时承受疲劳破坏与内压破坏的旋转主轴,首先假定主轴轴管名义壁厚,然后确定承受内压时的计算壁厚,按照矢量差关系计算出主轴在承受弯、扭矩作用下的计算壁厚,并以此计算壁厚和弯、扭矩合成的当量弯矩为依据得出计算应力,进而与一定材料、一定温度下的主轴许用疲劳强度做比较,最终确定假定壁厚的合适性,完成旋转主轴承受一定内压时的强度校核计算。  相似文献   

2.
《化学工程》2016,(10):19-22
通过分析板上液层非等高情况下塔顶附加挠度的影响因素,利用自编的程序得到板式塔设备参数与塔顶附加挠度的关系曲线。对比最大挠度与许用挠度,当最大挠度接近许用挠度时,塔顶附加挠度不可忽略。研究塔顶附加挠度的影响因素表明,随着板上介质密度ρL、介质液面高度hL和塔板数n的增加,塔顶附加挠度增加;随着塔板直径D和塔壁厚度δe的增加,塔体刚度增加,塔顶附加挠度减小。板式塔参数对长径比较大高塔的塔顶附加挠度影响大于长径比较小的低塔,对低塔的影响可以忽略。降低风载荷作用下塔顶附加挠度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塔壁的厚度。  相似文献   

3.
天线杆、电灯杆以及烟囱等类的玻璃钢/复合材料管状塔桅结构形式已有出现,本文只就强度计算方面作一些阐述。 这类结构物基本上是下部为支承着的细长圆筒体或截锥筒体,中间或有一道或多道抗风缆索如天线杆常有多道缆索,烟囱有一、二道缆索,广场照明灯杆则由于受条件约束和美观要求,不宜使用缆索,它是固支于地上的悬臂梁。它们所承受的荷载主要是风载,间或在顶部还有其他荷载。 玻璃钢/复合材料与其他惯用材料的不同点之一是其性能具有可设计性,既可以设计成平面准各向同性的材料,也可以设计成一向强度极高而第二向强度几近于零的极度各向异性材料。因此在设计玻璃钢塔桅结构物时,不能象对金属材料一样只从主要荷载设计壁厚,也不能象厚壁钢筋混凝土杆件一样只确定纵向钢筋量,而应在设计好纵向纤维用量的同时,还要设计好周向纤维量。  相似文献   

4.
期21114即昭胎31 36 1 7 1118汉盯29器35盯器401922邵17始17韶15设计计算 利用PVRC新垫片常数计算法兰连接最佳螺栓力 型槽绕带式厚壁圆筒的轴向应力分析 圆柱壳环焊缝区段的强度及稳定性 内压椭圆筒壁厚的简化计算法 ,薄挠性管板的分析 框架中带裙座塔的强度及挠度计算 螺旋提开器提开量公式的探讨 渣桨泵同地串联在输送高浓度浆体中的应用 二元拉格朗日插值方法在钢制压力容器软件包中的应用 祛兰接头计算(DIN2505一1986草案)(译文) 对外压锥形封头设计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正交各向异性玻璃钢厚壁圆筒受内压作用时筒壁应力的计算 高塔设…  相似文献   

5.
将玻璃钢闸门抽象为一矩形层合板,具有多种约束(两侧边铰支、顶边自由及底边夹钳约束),运用强度理论和刚度条件计算横向液压承载能力,对于讨论复合材料层合板具有普遍意义。我们先用解析法解,着重解决对于层合板在自由边缘建立由弹性挠曲面方程表达的边界条件;并用能量法解进行对照,相互验证,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例如用两种方法计算闸门的最大挠度,偏差不大于3.3%)。 对于层合板(玻璃钢闸门)较薄的情况,刚度起决定作用,给定铺层比,不论改变原设计厚度或作新的设计,我们认为用能量法的挠曲方程选择板厚较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6.
<正> 一、引言 自五十年代以来,外压容器壁厚的设计,许多国家均采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锅炉与压力容器规范》。我国制定的《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以下简称《设计规定》)基本上也采用这种方法,不同的只是根据我国材料的性能对外压园筒和球壳壁厚的计算图作了相应的修改。 这种外压球壳稳定性计算是以小挠度理论为基础的,由小挠度弹性稳定理论得到的球壳临界压力经典公式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玻璃钢通风管的形式、壁厚计算、强度校核等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8.
玻璃钢储罐生产应重视厚度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玻璃钢储罐用量逐年增加,但其产品质量并没有同步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储罐壁厚不足和内外表面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原因在于设备制造企业对相关标准的忽视和对玻璃钢储罐厚度设计计算的不重视。强调了玻璃钢储罐厚度设计计算的重要性,并论述了其设计计算方法,以期对提高玻璃钢储罐产品质量及消除事故隐患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依据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的载荷分布理论、强度理论,进行液槽受力状态及强度分析,提出按平板受压计算所需强度及壁板厚度,按梁的弯曲计算所需强度及壁板厚度,以此探讨矩形常压液体贮槽的优化强度设计方法.通过分析,推导出一些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设计计算可获得矩形液槽侧板在给定挠度范围内的最佳板厚,从而在满足使用条件下,使液槽材料用量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到重介浅槽分选机排料轮的许用疲劳应力和许用挠度,以排料轮的许用疲劳应力和许用挠度为目标函数,以肋板的厚度尺寸为设计变量,利用CAE技术对浅槽排料轮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使重介浅槽分选机排料轮质量减小14%。  相似文献   

11.
一、玻璃钢贮罐壁厚计算贮罐壁有薄壁平板、圆板、圆锥和球形薄壳五种类型。壁厚计算式及玻璃钢安全系数分别叙述如后。荷载取均布荷载。公式中采用如下符号:  相似文献   

12.
绪言热电厂高温换热管的强度设计按“发电用技术基准”进行,高温段管材的许用应力由十万小时持久强度决定,壁厚计算公式为中径公式。中径公式中把材料的单向持久强度视作受内压的管子持久强度。当材料持久强度,使用温度、压力、使用后的管径、壁厚变化情况已知时,可按中径公式推算出长期使用后的剩余寿命。然而要掌握高温换热管的长期使用条件,特别是使用温度是困难的。因此,为了推算长期使用后换热管的剩余寿命就必须通过使用前后的持久强度来表明使用期间的寿命损耗情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工况越来越复杂,压力管道呈现出高温、高压、大口径、大壁厚的特点,这就对安全设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压力管道而言,强度设计计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管道壁厚的确定对管道设计安全至关重要。不同的管道类型,其强度计算方法也不同,普通薄壁管道、高压管道、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这三类管道的壁厚计算不尽相同。鉴于此,专门针对这三类管道,以理论计算结合实际运用,对其强度计算进行有效分析,确定合理的管道壁厚,以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美国改进的B31G准则对腐蚀备用管道剩余强度进行了计算,腐蚀管道的最大安全压力为14.14 MPa,腐蚀管道的爆破压力18.63MPa,最大腐蚀深度为8.636 mm,最小允许剩余壁厚1.364 mm。根据改进的B31G准则最大腐蚀深度应修正为8 mm,最小允许剩余壁厚2 mm。腐蚀管道剩余寿命计算采用局部腐蚀计算模型,最大允许缺陷深度H_(max)=6.1 mm,最小允许剩余壁厚为5.49 mm,管道设计压力为7.0 MPa腐蚀管道的剩余寿命为4.84年。若设计压力降至5.0 MPa和3.0 MPa时,在现场堆放年限为6.91和7.5年就完全报废。根据最大腐蚀深度将管道降级为实际壁厚8.3 mm来使用,则计算出降级使用后的管道使用年限为15.8年。  相似文献   

15.
针对U型夹套封口锥的结构特点,采用我国现行标准《机械搅拌设备》(HG20569-94)及《钢制压力容器》(GB150-98)对其强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封口锥的壁厚往往大于夹套壁厚,用夹套壁厚代替封口锥壁厚是不安全的,同时也发现,《机械搅拌设备》的计算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16.
就压滤机主要受力构件的强度计算,做了几点探讨,主要体现在许用挠度的取值和深梁的计算上,旨在为基层提供较实用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炼油装置加热炉炉管壁厚计算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种加热炉炉管壁厚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先将炉管材料许用应力曲线进行拟合,然后将得到的关系式输入Excel表格,借助表格的计算、引用等功能,可以高效、快捷地进行炉管的壁厚计算和热应力校核等,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玻璃钢排烟内筒铺层设计特点,设计出3种结构单元,并提出由结构单元强度计算玻璃钢排烟内筒铺层强度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由该方法计算得到数值与实测值间的误差小于10%,符合ASTM D5364—2008标准,表明由结构单元强度预测铺层强度是可行的,对玻璃钢排烟内筒铺层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艳  马宁 《广州化工》2012,40(20):117-119
立式圆柱形储罐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应用广泛,其抗震性能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准确地掌握储罐的自振特性(频率和振型)是储罐抗震设计的前提。本文利用有限元法对,以2000 m3和10000 m3储罐为例,对不同高径比储罐在空罐及不同液位下的自振特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中一般激发出罐体n=1的梁式振动频率;储罐变壁厚时的振型和频率相比等壁厚情况有所不同,变壁厚更能反应储罐真实的自振特点;储罐装液后,自振频率降低,振型所在的频率范围也比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计算受外压球形容器时,按《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利用外压圆筒和球壳壁厚计算图4-2~4-9(p.20~27)用试差求近法分七个步骤进行计算。这种试差求近图表法(以下简称图表法)求一个壁厚数值一般得计算3~4次,至少要2次以上,由于图表的误差,求得值还不一定很精确。凸形封头(包括椭圆形和碟形)的壁厚计算,除用图表法外还规定同时必须用凹面受内压进行计算,采用的设计压力为设计外压的1.25倍。其实按内压计算的壁厚,通常情况下,总是小于图表法的,所以,等于按图表法一种方法计算。国外,也有按外压壳体稳定,直接用比较简单的公式一次计算得结果的,但与图表法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