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电动机是电力的最大量使用设备(约占全部电量的50%),电机的合理配置和高效运行对电力资源的优化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是两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对电力能源的效益最优化配置,是实现节能和环保的合理手段,新技术在电机系统中的综合应用为DSM的成功实践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电网DSM技术举措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能源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对电力运行起到重要作用,而各项节电项目的推广和应用又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湖南省电网现状,利用经济最优原理,建立了适当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成本效益分析模型。通过引入具体算例,从社会、用户参与者、发起者(电力公司)和监督者的利益出发,分别对绿色照明、空调节电和变频调速技术这三项节电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得出了电力部门应采取的经济激励措施。在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力和能量消耗,节电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伍谟煊 《江西电力》2013,37(4):77-80,94
本文针对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Life Cycle Asset Management)的设计思想和管理原则,将全生命周期成本(LCC)理论引入电力成本和效益分析研究,构建了基于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LCC)的框架和计算模型,以产品在全寿命周期内质量最可靠、技术最优、成本最低为目的,实现了对电力设备大修技改的科学、合理、客观的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4.
电力市场环境下蓄能电站的运行效益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电网峰谷差的增大,具有“调峰填谷”双重作用的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蓄能电站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的优化运行具有特殊性,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了电力市场环境下蓄能电站的运行效益定量评估模型。模型基于概率生产模拟,以蓄能电站静动态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同时考虑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多种经济和技术约束条件。通过对算例的计算和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对于蓄能电站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的运行调度和效益评估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1南方电网公司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践通常认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取得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多重效益,实现政府、用电客户与电力企业的三方共赢。南方电网公司通过自己的实  相似文献   

6.
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能源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对电力运行起到重要作用,而各项节电项目的推广和应用又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湖南省电网现状,利用经济最优原理,建立了适当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成本效益分析模型.通过引入具体算例,从社会、用户参与者、发起者(电力公司)和监督者的利益出发,分别对绿色照明、空调节电和变频调速技术这三项节电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得出了电力部门应采取的经济激励措施.在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力和能量消耗,节电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需求侧管理应用于企业照明节电的意义和节电的方法,并以企业照明实际数据说明,采用需求侧管理对电力用户、电力企业及全社会三方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最优潮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力市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电力系统最优潮流分析在解决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新问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从电力市场入手,论述了最优潮流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意义,着重介绍了最优潮流模型、算法及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辉  陈波波  赵文会  廖昆 《电力建设》2019,40(6):95-104
碳交易的实施将增大电力企业的减排压力,“三弃”现象也将增加清洁能源跨省区消纳的需求,两者双重作用将深刻改变发电企业的市场博弈行为。基于此,综合考虑碳配额约束和清洁能源消纳受阻情况,文章提出了一种低碳激励型出清方式,并探究了跨省区电力交易主体的最优竞标策略。首先,搭建了碳交易与发电权交易协同下的市场架构,厘清了两者之间的协同影响。其次,货币化清洁能源发电的碳减排效益,基于经济效用和碳减排效益最大化建立了交易中心低碳激励型出清模型;基于利润最大化构建异质发电商竞价决策模型。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清模型和竞标决策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清模型可促进清洁能源的跨省区消纳,所构建博弈模型能够使各发电商取得最优利润,市场达到均衡,最终实现出清目标的联合优化。  相似文献   

10.
建立公平、高效、合理的增量效益分配机制是促进多利益主体水库群开展联合优化调度的关键。基于上述原则,提出基于讨价还价理论的增量效益分配模型。采用一阶最优性条件推导模型最优解,发现最优效益分配方案满足主体效用函数拟微增率相等的条件。与基于比例分配法、Shapley模型的分配方案比较,结果表明:(1)讨价还价模型分配方案与各主体的效益分配区间和子联盟约束力有关。若子联盟效益贡献低,约束力小,主体增量效益与其效益分配区间正相关;若子联盟效益贡献高,约束力大,子联盟内成员的分配效益将优先保证。(2)各分配方案的差异源于公平性定义方式的差别。(3)讨价还价模型分配的增量效益方案趋均化程度最高,保障了弱势主体既得利益。  相似文献   

11.
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动态地整合用户侧资源,平衡电力供应缺口,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在智能电网的基本框架下,借鉴已进行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发达国家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可行性及相应措施。综合考虑社会、电力用户、电网公司、发电厂各方的利益,建立了合理的需求侧管理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有限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满足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通过一个具体的算例,证明了需求侧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力和电量的消耗,节电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With the wholesale electric power market opened in April 2005, deregulation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n Japan has faced a new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n the new environment, Independent Power Producer (IPP), Power Producer and Supplier (PPS), Load Service Entity (LSE), and electric utility can trade electric energy through both bilateral contracts and single‐price auction at the electricity market. In general, the market clearing price (MCP) is largely changed by the amount of total load demand in the market. The influence may cause a price spike, and consequently the volatility of MCP will make LSEs and their customers face a risk of higher revenue and cost. DSM is attractive as a means of load leveling, and has an effect on decreasing MCP at peak load period. Introduc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s (ES) is one DSM in order to change demand profile at the customer side. In the case that customers decrease their own demand due to increased MCP, a bidding strategy of generating companies may be changed. As a result, MCP is changed through such complex mechanism.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evaluate MCP by multi‐agent. It is considered that customer‐side ES has an effect on MCP fluctuation. Through numerical examples,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influence on MCP by controlling customer‐side ES corresponding to variation of MCP. © 2009 Wiley Periodicals, Inc. Electr Eng Jpn, 167(3): 36–45, 2009;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 DOI 10.1002/eej.20658  相似文献   

13.
需方用电管理的电价策略与效益评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需方用电管理(DSM)是一种在用户有效参与下充分利用电力资源的系统工程,供电部门借助各种刺激手段,鼓励用户采取有效措施和节能技术,影响电力需求,改善电力负荷曲线,从而降低发电和输电成本,为适应电力市场的需要,全面掌握需方用电管理的各种有效手段及其效益评估方法。综合分析并总结了实施需方用电管理的各种电价策略,给出并详细论述了实施DSM给系统所带来的效益评估模型和方法,指出实施需求侧管理将对供用电双方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对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带来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电力市场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机制初探   总被引:38,自引:14,他引:24  
近年的加州电力市场危机、2003年北美大停电和相继发生的停电事故以及2004年夏天我国的严重电力短缺,反映出将解除管制的重点放在发电侧引入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上是不健全的,也说明了需求侧管理(DSM)是保证电力工业长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作者简述了DSM的起源、内容和沿革,强调在当前电力改革的环境下DSM需要新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实施机制和相应的技术支持系统.介绍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历时10多年的DSM计划的内容和取得的成果;详细介绍了需求侧竞价的内容、作用、实施方式及实施范例.最后针对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现状,对DSM的实施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芬兰电力系统基本情况和能源需求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芬兰近几年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包括正在实施的需求侧管理计划、基于负荷控制的动态智能计量、直接负荷控制试验、区域供热网络中的需求侧管理、需求侧能效管理、需求侧管理研发框架等。  相似文献   

16.
陈澍 《黑龙江电力》2001,23(6):420-423
针对哈尔滨供电公司供电损耗较大的问题,论述了需求侧管理DSM在电能计量管理中的应用,结合城市电网的改造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了更换,加强了电能计量的管理,提高了供电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叶慧萍 《供用电》2008,25(5):70-73
改变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粗放式管理,以推动需求侧管理工作新的进展.介绍了中由供电局与广东电网公司联动开发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与决策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实现供电企业管理决策、大用户节能差异化服务、需求侧错峰管理等功能;具体介绍了应用此管理决策系统后取得的成效.该系统部分功能在国内外创新,2008年3月通过广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8.
考虑需求侧管理的电力规划模型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电力规划中考虑需求侧管理方案从而实现成本最小化是近些年来世界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我国需求侧管理以及供应侧资源的概况,以综合能源成本为准则,对需求侧以及供应侧的各种资源进行筛选,得出总成本最小的电力资源组合,并以我国某省的实际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证明该方法得出的规划方案成本小于传统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