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地基处理不当、基础设计不合理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基础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改善建筑物地基的承载力,分析面向工程地基深层加固效果,本文以某高层建筑物为例,分析该建筑物地基加固过程,采用数值模拟法分析加固效果,并预测出该建筑物在未来两年的沉降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地质状况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不同;基础加固中合理的持力层并不能发挥决定性作用;地基加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等。  相似文献   

2.
陈有强 《云南建材》2011,(15):284-285
地基处理是按照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或改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保证地基稳定,减少建筑物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地基加固常用的两种处理技术与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高填方地基的沉降变形进行分析,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减小了建筑物的沉降,说明高压旋喷桩可以在高填方地基处理中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建筑物的地基,应保证强度和稳定,不能有危及建筑物安全与使用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当天然地基无法满足这两个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已有建筑物的地基发生事故,或建筑物加层时,也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5.
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长距离建筑物移位时,地基加固设计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和工程造价。如何获得既满足沉降控制标准又能达到经济效益最优的地基加固方案,成为该类工程的主要技术问题。依托龙溪塔移位工程,分析了软土地基上移位工程的控制标准,并采用E.Winkler弹性地基梁法对复合地基加固后的轨道梁的沉降变形进行验算。从控制地基及轨道梁沉降变形的技术经济角度考虑,通过调整桩间距和桩长两个参数对原复合地基加固方案进行了优化。龙溪塔的成功移位表明,在按承载力设计的基础上,采用沉降控制的优化设计可行,优化后的加固方案较原方案节约了42%的经济成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同类工程地基加固设计及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主要探讨了淤泥软土地基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加固方法,并对某火电厂食堂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建筑结构裂损进行了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7.
顶承静压桩式托换在地基加固和建筑物纠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润生 《工业建筑》2006,36(Z1):829-831
在复杂地质构造、水文和地形地貌条件下修建大型建筑物,容易出现较大地基差异沉降和建筑物倾斜,怎样预防这种现象的出现,出现后怎样纠正是业内同仁普遍关心的事情。通过对某学院餐饮中心发生较大地基差异沉降及建筑物倾斜情况的分析,采取了合理的加固处理措施,并对所采取的地基加固和纠偏措施进行了较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8.
施皑容 《广东建材》2011,27(3):45-46
对建于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出现的地基承载力不足(超沉)、倾斜(不均匀沉降)等问题,采用静压灌浆法进行加固处理是常用方法之一。但实践证明,单一采用静压灌浆法加固已建建筑物地基,往往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前述静压灌浆加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灌浆加固特有的优越性能,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我们研究提出了加固处理已建建筑物地基的新方法—围封灌浆加固法。  相似文献   

9.
某桩基工程由于种种原因产生大量不均匀沉降,造成上部结构严重倾斜,必须实施纠倾和加固才能正常使用。针对建筑物实际情况,施工时采用了高压射水法进行建筑物纠倾,同时采用综合法加固地基,经过一年多的倾斜和沉降监测结果表明:高压射水法进行纠倾能有效改变不均匀沉降且经济合理,综合法加固能稳定房屋的沉降,控制新的不均匀沉降,加固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王军海 《山西建筑》2001,27(2):33-38
针对注浆法在黄土地区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中容易产生较大附加没降的现状,充分研究了“DSP”桩的加固机理。结合其在山西省建材局红沟宿舍楼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探讨了“DSP”桩对黄土地区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的适用性。从沉降观测及地基检验结果看,它有效控制住了建筑物的进一步下沉,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鉴定与加固在续建工程中的应用,对房屋开裂、构件材料强度及钢筋配置、房屋倾斜测量和沉降情况进行了调查与检测,并对框架结构验算结果作了总结,最后就结构加固方案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汤华颖 《山西建筑》2012,38(13):101-102
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分析了某建筑地基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以及造成的结构损伤,针对其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特点提出了地基基础及结构的加固设计方案,并对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建筑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桩土共同作用原理在某采用粉喷桩地基的住宅楼基础加固中的应用,考虑了桩土共同作用后,较单纯采用桩基础节约了相当的桩数,同时又比只采用浅基础减小了沉降。  相似文献   

14.
兰建龙 《山西建筑》2014,(18):110-111
阐述了后浇带的概念及设置原则,并结合工程项目,对后浇带施工中的超前止水构造、钢筋加强措施、模板支设、预留期间保护措施、混凝土浇筑五个重点工序进行了论述,实践证明:采用该技术解决了超长、不规则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确保了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某住宅楼倾斜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建筑物产生倾斜原因的基础上,采用调整建筑物荷载重心和斜孔纠偏技术对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偏。即将沉降较大一侧的一层地面下土体挖除,改为架空地面;在沉降较小的一侧加荷调整建筑物荷载重心。然后在建筑物沉降较小的一侧成斜向孔,进行应力解除,使其闭合产生沉降,迫使倾斜建筑物逐步回倾。  相似文献   

16.
林金星 《山西建筑》2011,37(36):58-60
针对某变电站投入使用后,场地发生大面积不同程度沉降的现象,经过分析后认为主要原因是淤泥下卧层岩面坡度较大,淤泥层的固结沉降造成场地不同程度的沉降、水平位移,最后采用钢管桩对场地构筑物进行了加固,解决了场地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了研究高层工业厂房的异常振动成因与加固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和现场振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高层工业厂房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高层工业厂房加固前的有限元分析和现场振动测试。针对高层工业厂房作业舒适程度要求严格、采光要求高、加固空间受限等要求,为解决机器设备与高层工业厂房的共振问题,提出了采用短肢剪力墙加固的现场加固方案,并进行了加固前后有限元分析结果和现场振动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机器设备安装在工业厂房的高层后,机器设备与厂房共振是造成高层工业厂房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加固后高层工业厂房的强度和刚度得到明显提高,高层工业厂房长度方向固有频率由2.45 Hz提高至5.87 Hz,高层工业厂房宽度方向固有频率由2.94 Hz提高至7.83 Hz,与机器设备沿高层工业厂房水平方向频率不在共振区间,高层工业厂房的加速度和速度振动特性得到改善,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振动测试结果和加固方法可为高层工业厂房的设计和加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龙厦铁路象山隧道岩溶突水,导致某水泥厂大面积地面塌陷,厂区建(构)筑物发生开裂和不均匀沉降,其中一期、二期烧成窑头墙体及地面出现起拱及裂缝。经研究决定采用高压旋喷桩结合低压注浆方案进行加固。即采用高压旋喷桩对窑头篦冷机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区域地基土则采用低压注浆进行加固,取得了较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9.
舒宏博  卜勇  李红霞 《工业建筑》2013,43(6):141-145
某医院住院部为3层砖混结构,建于1976年,乙类建筑。由于地基浸水不均匀下沉,上部墙体开裂,且原结构抗震构造措施设置不到位,抗震性能低。针对建筑物的现状,采用静压桩、增设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等措施,稳定结构基础,并加强对上部结构的约束,使建筑整体性、抗震性显著提高,取得良好的抗震加固效果,保证在后续使用年限20年内结构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0.
李华威 《山西建筑》2011,37(24):39-40
根据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经验,对建筑的改造与加固的意义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指出了建筑改造与加固的重要性以及优越性,并结合工程实例,从抗震加固设计、框支柱加固和剪力墙开洞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注意事项和解决问题的措施,以提高建筑改造加固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