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聚羧酸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目前市场上3种较具代表性的聚羧酸外加剂,针对12个不同厂家品种的水泥样品,进行水泥净浆流动度和有关混凝土性能试验,比较聚羧酸外加剂与不同水泥的相容性;同时,在水泥不同熟化时间和不同温度状态条件下,对掺用聚羧酸外加剂的水泥净浆和混凝土性能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聚羧酸外加剂在拌制水泥浆尤其是混凝土的性能表现,受所用水泥品质和使用时水泥的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2.
测试了石粉种类、掺入方式、掺量对水泥浆体流动度和干燥收缩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石粉内掺,水泥浆体流动度随掺量增加,石粉外掺,水泥浆体流动度随掺量线性下降,固体颗粒减水剂匹配量是掺石粉水泥浆体流动度的关键因素;石粉减少了水泥浆体的28 d干燥收缩,但石粉外掺的情形下应留意1 d干燥收缩的剧增。  相似文献   

3.
为配合《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工作,1980~1982年我们对后张预应力孔道灌浆进行了专题试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一、水泥浆材性试验 1.流动度试验第一批水泥浆材性试验时,对水泥浆的稠度试验采用砂浆稠度仪测定,试验过程中,发现当所测定的稠度为12cm左右时,稠度仪的圆锥体有明显浮动现象,所测定的结果很不准确,后改用流动度测定器测定水泥浆流动度(图1),并与砂浆稠度仪侧定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矿物掺和料及其掺量,对水泥浆体的流变性及与外加剂的相容性有不同的影响.通过水泥浆体的扩展度和黏度2个指标来研究矿物掺和料对水泥浆体的流变性及与外加剂的相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掺量时,矿物掺和料对改善浆体流变性和相容性效果最好,且不同的矿物掺和料的最佳掺量区别较大.硅灰的最佳掺量为5%~10%;普通矿粉的最佳掺量为10%;2种超细矿粉和粉煤灰的最佳掺量为20%~30%.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作为重要矿物掺合料,其对水泥与外加剂相适性有着一定影响。本次试验采用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中净浆流动度试验方法,通过在不同组合的外加剂下掺入不同量粉煤灰,观察净浆流动状态、测量流动度及其经时损失量,以此为切入点探究粉煤灰对水泥与外加剂相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对水泥浆体流动度的影响规律,测试了水泥颗粒的粒径分布、水泥浆体的流变参数和水泥颗粒对减水剂的吸附率,分析了PAM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微量的PAM可使水泥浆体的流动度显著下降;PAM促进了水泥浆体絮凝、提升了水泥浆体的黏度是造成水泥浆体流动度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这种外加剂使水泥浆或混凝土在管道中流动时以较低的动力消耗达到较好的湍流效果,因此又称湍流诱导剂(即降低摩擦阻力,使混凝土更容易流动——译者注)。它的使用配比如下:100份水泥,35~65份水以及萘磺酸锂或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和流动度损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外加剂在水泥土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掺加混凝土外加剂的水泥土试件进行凝结时间试验、流动度试验,测定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土凝结时间及和易性的影响。通过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土试件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的混凝土外加剂能显著增加水泥土的凝结时间及和易性,且基本对强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泥净浆流动度与混凝土流变性能相关性较差,难以准确表征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问题,研究了不同外加剂种类及不同掺量下水泥净浆流动度、胶砂流动度与混凝土流变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胶砂流动度与混凝土流变性相关性较好。因此,利用砂浆流动度可以更准确的表征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注浆用水泥浆体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注浆加固公路路基用的水泥浆体从稳定性、流动度、粘滞度、凝结时间、析水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可增加浆体的稳定性,外加剂水玻璃可增国浆体的稳定性及结石率,同时对浆体的流动性有降低作用,而外加剂氯化钙则对浆体的流动性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钟文乐  陈蓓  蒋凤昌  朱威 《混凝土》2011,(10):22-24,27
试验研究了无砂多孔混凝土水泥浆体流动度与浆体配合比关系,并经过试配得出无砂多孔混凝土适于采用的浆体流动度范围.研究了浆体流动度、骨胶比对多孔混凝土孔隙率和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并发现随骨胶比增大,多孔混凝土强度降低.分析了浆体与骨料对多孔混凝土性能的综合作用.提出了无砂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凝结时间和流动度等宏观测试为基础,结合水化热、热分析(TG-DTG)和X射线衍射(XRD)等微观测试,研究了硼酸、柠檬酸和葡萄糖酸钠对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3种缓凝剂对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的缓凝作用和流动性均有积极的影响,硼酸主要通过阻碍水泥熟料溶解来延缓砂浆的凝结,柠檬酸和葡萄糖酸钠主要通过对水泥熟料溶出的Ca^2+、Al^3+等离子的络合和吸附作用来阻碍AFt晶体的形成,从而起到对砂浆的缓凝作用;3种缓凝剂通过影响AFt晶体的微观形貌和分布,对水泥石的力学性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对水泥浆体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水泥浆体中分别掺入2种含不同数量官能团共聚的羧酸系超塑化剂,比较了它们对新拌水泥浆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幅度地增加羧基数量并小幅度地增加磺酸基数量,就相当于增加了吸附点的数量,也就是增加了水泥颗粒表面对超塑化剂的吸附能力,从而使得液相中超塑化剂量减少,分散能力减弱;较大幅度地减少羟基数量,可相对加速水泥的水化过程,从而加速水泥颗粒对超塑化剂的吸附;羧基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所造成的正面作用(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缓凝作用增加)小于负面作用(吸附点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以自制的聚醚接枝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共聚物作为高效减水剂,研究了该减水剂对水泥石结构的影响,讨论了减水剂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动性、水泥砂浆减水率、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度损失以及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与市售的萘系减水剂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对水泥净浆、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有较好的减水作用,能显著提高上述材料的流动性和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15.
水泥净浆絮凝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研究了掺加超塑化剂前后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变化,并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相应的水泥絮凝结构,讨论了微观絮凝结构与宏观流动度的联系.得出结论,水泥的絮凝结构中确实包裹了大量的自由水,严重影响了水泥的流动性.同时还应用分形理论得出水泥絮团属于典型的分形结构,其分形维数为1.846 8.  相似文献   

16.
煤矸石颗粒表面热活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煅烧程度煤矸石对水泥浆体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并通过SEM形貌观察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煅烧完全的煤矸石和未煅烧煤矸石结构差异显著,前者疏松多孔,后者较为致密;随着煅烧时间的延长(10~120 min),煤矸石颗粒吸水率逐渐增大,煤矸石水泥浆体流动性逐渐降低;煅烧煤矸石水泥浆体强度与未煅烧煤矸石水泥浆体强度相比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煤矸石煅烧时间的延长对于煤矸石水泥浆体强度的提高似乎没有太大作用,甚至略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钢纤维增强磷酸镁水泥砂浆的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钢纤维对磷酸镁水泥砂浆流动性、强度、收缩性能及耐磨性能的影响,分析钢纤维增强磷酸镁水泥砂浆的水化及钢纤维作用机理,并探讨该材料在工程应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可显著提高磷酸镁水泥砂浆的强度,降低砂浆的收缩率及提高砂浆的耐磨性能;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不超过1%时,不会明显降低磷酸镁水泥砂浆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8.
以木炭模拟研究了残余碳对掺萘系减水剂水泥浆体流变性的影响,测试了水泥颗粒对萘系减水剂的吸附量以及浆体的流动度、Marsh时间、饱和掺量、表观黏度及剪切应力,同时观察了浆体絮凝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残余碳含量的增加,萘系减水剂的表观吸附量逐渐增大;掺萘系减水剂水泥浆体的流动性随着残余碳含量的增加而下降,表现为浆体流动度下降、Marsh时间增大、饱和掺量增大、分散性下降、浆体絮凝结构数量及强度增大、剪切应力及表观黏度增大;浆体流动性与萘系减水剂的表观吸附量存在反向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水泥浆体中的总碱含量和可溶碱含量.通过掺加K2CO3溶液(改变水泥浆体中可溶碱的含量),同时调整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掺量,观察水泥浆体的流动度和流动度经时损失变化,以确定水泥浆体中可溶碱含量对水泥/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掺量和水泥中的可溶碱含量共同决定了水泥浆体的流动度.水泥中所含可溶碱含量低于最佳可溶碱含量.当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掺量小于其饱和掺量时,掺加适量的可溶碱有助于提高水泥浆体的流动度,减小水泥浆体流动度经时损失;当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掺量大于其饱和掺量时,则基本上可以不考虑可溶碱含量对水泥浆体流动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