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1篇
建筑科学   85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麦芽糊精和丁二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不同取代度(DS)和重均分子质量(Mw)的糊精丁二酸酯,并利用水化热、强度测试及XRD、TG-DSC、SEM等表征方法研究了原糊精和糊精丁二酸酯对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糊精丁二酸酯比原糊精对水化放热速率峰值的降低效果明显,并且随着DS及Mw的增大,对水化放热速率峰值的降低效果增强。掺原糊精及糊精丁二酸酯均会引起水泥砂浆早期强度的降低,但不影响最终强度的发展。微观测试结果与水化热及强度测试结果一致,掺原糊精及糊精丁二酸酯仅减缓了水泥的早期水化,但不影响后期水化产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羧酸类接枝共聚物外加剂吸附作用机理和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理论着手,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掺量低、饱和点高、减水率高、增强效果好的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超塑化剂.当超塑化剂掺量为02%时,减水率达到30%;掺量为0.4%时,减水率高达40%,增大掺量,减水率可以进一步提高.无论是早期或中后期强度增长都比较稳定,在该外加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30%,每立方混凝土仅采用390 kg的低水泥用量就可实现C80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分子结构的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对水泥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掺入外加剂的水泥净浆的初始流动度和流动度损失,以及测量PCA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主链的PCA初始流动度和流动度保持性能最好;相同主链结构长度,不同侧链比例的PCA对流动度影响存在最佳支链比例,(b)型主链当x/y=3时,流动度最大,(d)型主链当x/y/z=65/20/15时,流动度最大.-O=C-OM是影响吸附的关键基团,吸附率大小取决于该基团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5.
采用等温量热仪、热分析、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3种聚羧酸系超塑化剂(PCs)对硅酸三钙(C3S)水化行为的影响;采用总有机碳测定了不同分子结构的PCs在C3S颗粒上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PCs的掺入大大增加了C3S的诱导期;减缓了C3S的早期水化,但对水化后期发展有利,其中主链为马来酸酐的PC1对C3S水化3 d的减缓作用最强;共聚物大部分残留在孔隙液中,其所含的羧酸根含量与对C3S的减缓作用呈线性关系;对C3S诱导期的增加可能是改变了氢氧化钙的临界饱和度。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外加剂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是混凝土减水剂、引气剂、增粘剂、抗裂防渗添加剂、调凝剂等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方向,以期引导更多的化学和材料工作者投入到混凝土外加利的研究中来,促进混凝土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含不同磷酸基个数的有机磷酸盐缓凝剂,并将其结构、缓凝性能及抗黏土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混凝土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出的磷酸盐缓凝剂能延缓水泥水化,缓凝作用好,与聚羧酸减水剂(PCE)复配后,提高了聚羧酸减水剂(PCE)的保坍性能。同时磷酸基缓凝剂还具有很好的抗黏土性能,吸附性能测试表明,所合成的磷酸盐缓凝剂能减少蒙脱土对减水剂的吸附。  相似文献   
8.
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对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开展研究,在考虑流体表面张力和表面浸润性的情况下,对流体屈服应力和流动度之间的关系开展了较文献中现有结果更为严格的理论分析,获得了一组新的公式,完善了Roussel等人的理论工作。在此基础上,定量计算了表面张力和浸润性、截锥圆模容积、浆体密度对屈服应力和流动度之间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使用功能化的共单体4-乙烯基吡啶(4VP)与苯乙烯共聚,合成了聚(苯乙烯-共-4-乙烯基吡啶)(P(St-4VP))粒子。在NH_4OH/乙醇碱性介质中,溶胶-凝胶法生成的SiO_2纳米粒子包覆在P(St-4VP)粒子表面,得到SiO_2包覆P(St-4VP)纳米复合粒子。随4VP组分增加,所制备的P(St-4VP)/SiO_2纳米复合粒子的壳层表面变得粗糙。P(St-4VP)粒子数随PVP用量增加而增加,因此纳米复合粒子的平均尺寸随PVP用量增加而下降,同时随PVP用量增加形成较平滑的SiO_2壳层。NH_4OH和正硅酸乙酯(TEOS)用量增加,复合粒子的SiO_2壳层表面粗糙程度提高。此外,复合粒子的SiO_2壳层厚度随TEOS用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现状及研究方向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简述了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国际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目前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的主要合成方法和作用机理,并提出了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今后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