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和应用为工程技术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尝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砂砾石材料的系统性本构模型,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提出对有一定高度的同性材料按不同围压进行分区,并结合神经网络本构模型进行计算的方法;对神经网络在本构模型上应用的特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陈平  朱家奇  王庆祥 《水力发电》2022,(6):90-95+104
结合金沙江拉哇特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分别采用邓肯E-B模型和河海统一广义塑性模型,考虑堆石料流变的遗传特性,进行大坝三维有限元分析,并在坝料相同试验结果的条件下对比研究两种不同本构模型下堆石体和面板应力变形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模型计算的堆石体应力变形规律相似,沉降差异不大,但河海统一广义塑性模型计算的堆石体水平位移及面板挠度均小于邓肯E-B模型;混凝土面板的位移分布差别较大,由于邓肯E-B模型不能考虑堆石料的剪胀性,计算满蓄期面板的变形远大于统一广义塑性模型结果;两种模型在满蓄期计算得到的应力较为接近,与统一广义塑性模型相比,邓肯E-B模型计算得到的堆石体第三主应力较小,面板压应力数值偏大,拉应力区域较大。不同本构模型的计算结果均说明拉哇特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变形与应力在安全范围内,现行设计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3.
本构模型对边坡稳定有限元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基本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自带的Mohr-Coulomb塑性模型、Drucker-Prager模型以及Duncan-Chang非线性弹性模型,分析了不同本构模型对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得到的安全系数与传统的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但极限平衡法的结果略偏小.  相似文献   

4.
膨胀岩本构关系及其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膨胀岩的本构关系及其参数,选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乡段泥灰岩和黏土岩 2 种代表性的膨胀岩,进行了三轴饱和固结排水剪切试验。通过邓肯非线性弹性模型,即 E- μ模型与 E-B 模型,对膨胀岩本构关系进行参数计算及曲线拟合对比,评价不同本构模型在膨胀岩本构关系研究中的优劣及适用性;并对新乡膨胀岩提出科学的本构参数推荐值,为该地区膨胀岩渠坡或类似的膨胀岩工程施工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土木和水利工程问题中,求解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本构模型是否合理。由于变形机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致使岩土本构模型研究长盛不衰。文章阐明了岩土本构模型研究的理论和工程意义;介绍了传统的弹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近期新兴的广义塑性力学理论、微观结构性模型、内时模型、分级模型等;并展望了岩土本构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本构关系是混凝土结构研究的基础。分析不同的混凝土本构模型对RC柱非线性分析的影响,通过选用不同的本构模型对RC柱所得理论分析结果与相应试验值的比较,表明选用不同的混凝土本构模型对RC柱非线性分析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ADINA软件的二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为用户自定义材料提供了便利条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开发合适的材料模型,如可以更改ADINA中材料的本构关系或破坏准则,使其更符合工程实际.对岩土工程数值计算中常用的邓肯-张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并用于实际工程的计算,验证了ADINA自定义材料二次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土工织物加筋堤坝复合有限元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永辉  施建勇  马文斌 《水利学报》2003,34(1):0028-0033
本文首先对作用在文献[1]所得到的一个加筋复合土体本构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并将其编制成有限元程序,分析了一个具有实测资料的加筋路堤工程实例,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检验了程序以及这个加筋复合体本构模型的可靠性。然后对某简化堤坝工程进行了沉降和稳定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这个加筋复合体模型以及有限元程序能够合理地反映加筋效果。  相似文献   

9.
接触面模型在高面板堆石坝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卢廷浩  鲍伏波 《红水河》2000,19(4):12-15
讨论了接触面Goodman单元模型和Desai薄层单元模型的特点,介绍和分析了笔者提出的接触面薄层单元耦合本构模型。应用无厚度Goodman单元模型和笔者提出的薄层单元耦合本构模型分别对某高面板堆石坝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显示,二者是有差异的,面板应力变形的差异更为明显,接触面模型和参数更为直接影响面板应力变形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Hardfill 材料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砂砾料中掺入少量胶凝材料得到了一种新的低强度筑坝材料——Hardfill材料,其力学性能介于碾压混凝土和土石料之间,应力-应变关系具有明显的弹塑性性质和应变软化等特性.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数学分析,提出了能够反映Hardfill材料应变软化特性、参数物理意义较为明确的六参数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并给出了详细的参数确定过程.将该本构模型应用于坝高100m的Oyuk坝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非线性本构模型计算所得坝体应力和变形分布规律与线弹性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因坝体应力水平较低,材料基本处于线弹性状态,非线性计算所得应力值与线弹性结果相差不大;而在坝趾等应力水平较高的部位,非线性计算所得应力集中值明显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