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种精细硫磺的制造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笑海 《中氮肥》1995,(1):19-20
介绍以石蜡为溶剂将粉末硫磺(50μm)深加工成精细硫磺(3μm)的试验,介绍了溶剂的选择,加热与冷却温度的控制,并推荐了原料配比,硫磺,有机溶剂=1:5(wt)。  相似文献   

2.
新型生物降解塑料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新型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PLA),聚羟基烷基酸酯(PH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目前这3种生物降解塑料发展较快,且均将在近几年内得到进一步扩产,此外还简要介绍了聚硫酯、聚羟丁酸酯(PHB)等刚研制出的生物降解塑料,诠释了生物降解塑料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橡胶行业冷凝水回收欠佳问题,介绍了4种回收方法;(1)传统开式冷凝水箱或水池;(2)欧美的气动泵装置;(3)日本的分流吸射加压泵;(4)密闭式冷凝水回收装置,并对其作了初步分析,重点介绍了第4种;阐述了其工作原理,例举了其使用效果,证明密闭式回收系统节能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应大力推广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有机硒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一些研究进展,介绍了:(1)硒烷基化反应;(2)硒氧化合物的顺式消除反应,(3)烯丙基硒氧化物的重排反应在合成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药物和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继军 《川化》1997,(1):13-19
介绍了3(5)-甲基吡唑的性质,制备方法,后加工产品和用途。并着重介绍了3(5)-甲基吡唑及衍生物用作氮肥硝化抑制剂,酸性气体吸收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以废涤纶丝为主要原料,用酯交换法生产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DOTP),使用了一种新催化剂,大大缩短反应时间,并介绍了DOTP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纳米纤维(Nano-fiber,简写成NF)这种新兴的高技术纤维的发展作了简要介绍。当前,NF包括无机NF和有机NF两类,其发展现状及生产方法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对无机NF中的碳NF(CNF)和有机NF中的苯并咪唑NF(PBINF)的生产和发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DPP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红外光谱(IR)及测定环氢值法研究了双戊烯-苯酚环氧树脂(DPP环氧树脂)和两种胺(DDE,MDA)的固化反应,介绍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增塑剂对人体危害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万聪 《增塑剂》2003,(1):29-38
本文介绍了国外对邻苯二甲酸酯,特别是DINP,DEHP对人体(尤其是是对儿童)健康危害性的最新的各种意见。并介绍了国外正在用无毒增塑剂(如柠檬酸酯)或用无毒聚合物(如茂金属聚烯烃聚合物)代替PVC制造儿童玩具及医用塑料制品。  相似文献   

10.
艾萍  朱伟明 《化学试剂》1996,18(2):105-106
介绍了新显色剂1,3,9-三(4-安替比林偶氮)嘌呤二酮(TAAPD)的合成及其结构的鉴定,详细研究了试剂在酸性条件下与Pd(Ⅱ)的显色反应,并用以测定实际样品的Pd(Ⅱ)。  相似文献   

11.
元宝枫水提取液的絮凝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阳离子淀粉絮凝剂对元宝枫水提取液的絮凝作用;比较了不同工艺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阳离子淀粉絮凝剂,澄清时间由醇沉法的48 h缩短为6 h;在阳离子淀粉质量浓度为150 mg/L、絮凝温度为60℃、提取液pH为6.0时,澄清液透光率、总黄酮质量分数分别达90.6%、23.2%。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氯化钙的干燥特性,进行了干燥方式的选型。对氯化钙流化床干燥系统进行了设计计算,在设计中采用了部分气体循环等有针对性的技术。运行结果表明干燥方法合理先进、设计可靠、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乙酰苯胺合成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梁柏宏 《应用化工》2007,36(3):298-301
以苯胺和冰醋酸为原料,环己烷为脱水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正交实验法,探讨了乙酰苯胺合成的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原料苯胺与冰醋酸的用量体积比为1∶2.5时,即:苯胺10 mL,冰醋酸25 mL,环己烷10 mL,对甲苯磺酸0.5 g,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90 min,乙酰苯胺的平均收率达96%。  相似文献   

14.
以丁基橡胶(IIR)为原料,采用“溶解-乳化”法制备了稳定性较好的IIR胶乳,考察了乳化剂种类、乳化剂组成、pH值、油水质量比、浓缩工艺等对乳化效果和IIR胶乳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IIR胶乳制备的乳化剂配方及制备工艺如下:乳化剂为油酸钾和Triton X-100,二者质量比为4/1;当体系pH值为10,油水质量比为4/5时,得到的IIR乳液稳定性最佳,胶乳产率最高;采用膏化工艺进行胶乳浓缩,以藻酸钠为膏化剂,占胶乳中橡胶质量分数为0.6%时浓缩效果最好;并采用离心分离工艺缩短浓缩时间,当转速为1 500 r/min,离心时间为20 min时,可获得总固物质量分数约为55%的IIR胶乳,胶乳产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氨碳化-钙转化连续法制备碳酸钙工艺为考察对象,利用单因素条件实验考察了停留时间、结晶温度、固液质量比和搅拌转速对二水硫酸钙转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实现了实验设计的优化,建立了响应值与影响因子之间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并得到最优影响因子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因素影响的关系为停留时间>结晶温度>固液质量比>搅拌转速;停留时间与结晶温度的交互影响显著,其余项两两交互影响不显著;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2=98.17%且P值极显著,实验值与预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32%;最优影响因子的水平为停留时间为170 min、结 晶温度为316.65 K、固液质量比为0.050、搅拌转速为315 r/min,此时理论钙转化率可达到99.72%、实验值为99.61%。  相似文献   

16.
对固相生物合成的L PAC(左旋麻黄素前体 )提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H型大孔吸附树脂从生物合成的反应产物中提取L PAC最佳。当样品液pH为 6左右、过柱流速为0 2~ 0 3BV/min、柱直径与树脂高度比为 1 5∶11,用质量分数为 70 %丙酮水溶液洗脱 ,该大孔吸附树脂对L PAC的动态吸附量为 6 1 6 9mg/g。洗脱的丙酮水溶液经减压浓缩 ,获油状L PAC粗品 ,其质量浓度不低于 0 2 4g/mL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研究了光甘草定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探讨了芯壁质量比、增溶剂使用量、乳液均质时间和搅拌速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芯壁比为2∶1,增溶剂为0.5%,均质时间为10 min,搅拌速度为750 r/min。通过本工艺制备得到的光甘草定微胶囊包裹率可达40%,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3.91μm),将其喷雾干燥后得到光甘草定微胶囊粉末为淡黄色,无刺激气味,可溶于丙二醇等有机溶剂。包裹后的光甘草定微胶囊,减淡了原有的棕黑颜色和刺鼻气味,可很好地用作化妆品美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8.
王勤 《浙江化工》2005,36(12):13-14
水杨酸在固体酸的催化下,被硝酸选择性硝化,合成5-硝基水杨酸,再经催化加氢合成马沙拉嗪,总产率接近80%,纯度达到99.0%以上.并且工艺条件易于控制,污染少,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共混法制备了环氧/石墨复合材料,用SEM表征表面形貌,探讨了石墨填充量、石墨表面改性等对复合材料介电性的影响。发现石墨能通过渗流效应提高环氧树脂的常数,表面改性剂对石墨的介电性能有明显影响。制备得到一种介电常数达164、介电损耗为0.14、体积电阻率为1.5×10~10Ω·cm的高介常低介损复合材料,为工业化生产低成本高储能密度电容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用自制氨钙催化剂合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氧化乙烯(PEO),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环氧乙烷用量、溶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认为聚氧化乙烯均聚物。实验结果表明,环氧乙烷74 g、溶剂2.5 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7 h时,收率达99.1%,相对分子质量为33.1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