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通过南京三江口旋挖钻孔灌注桩静载荷试验与轴力测试,分析了旋挖钻孔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试桩为摩擦型桩,其竖向承载力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提供,且侧摩阻力明显大于按桩基规范所确定的数值。同时,对试桩的抗拔力和水平承载能力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2.
泥皮是旋挖灌注桩施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进行旋挖灌注桩承载力分析时应认真考虑泥皮对桩侧摩阻力的不利影响。通过对典型项目端承摩擦旋挖灌注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Q–S曲线及s–lgt曲线分析,得出泥皮对旋挖灌注桩桩侧摩阻力降低范围值,并对旋挖灌注桩作为端承摩擦桩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太湖湖沼相沉积土地区某在建轨道交通工程的4根试桩现场静荷载和桩身应力测试试验,研究该地区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竖向荷载下的侧、端阻力发挥特点,并利用一维杆系结构有限单元法与剪切位移法相耦合的混合法分析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单桩沉降。研究结果表明: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单桩受竖向荷载时,侧、端摩阻力发挥呈现从上到下逐步发挥的特点,且侧、端阻力非同步发挥,相互影响;侧摩阻力发挥极限值所需桩土相对位移为4~7 mm;应用可考虑桩周介质的非均质性、边界上剪切滑移非线性等复杂性质的有限元法和剪切位移法相耦合的混合法,可成功预测分析单桩沉降。  相似文献   

4.
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通过现场试验及监测对比了普通灌注桩和桩端后注浆灌注桩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桩身轴力和桩侧阻力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桩基(竖向)静荷载试验对各试验桩进行了承载力检测。结果表明,位于该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干作业钻孔灌注桩在后注浆后承载力明显提高,桩身中性点位置下降,同时提供了桩端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估算时桩侧阻力增大系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贵州地区某高层中桩基础为工程依据,采用旋挖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对其中4根桩采用自平衡方法进行荷载试验,探讨中风化石灰岩旋挖钻钻机干法成孔灌注桩注浆后的竖向承载特性。结果表明,桩端桩侧注浆使旋挖钻钻机干法成孔灌注桩承载力,及摩阻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依据某工程在后注浆和非注浆两种条件下的3组6根钻孔灌注试验桩,采用锚桩法静载试验和振弦式钢筋测力计法,对钻孔灌注桩进行了破坏性试验,确定了两种条件下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桩侧土极限侧阻力和桩端土极限端阻力。通过对钻孔灌注桩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在后注浆成桩条件下,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提高了55.0%;在非注浆试验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时,后注浆试验桩的沉降量减少了34.6%~63.9%;桩侧土极限侧阻力除细砂层提高了95.6%~105.1%外,其他地层提高了48.5%~63.3%,桩端土极限端阻力提高了18.0%。研究成果为该区域工程桩设计提供了准确、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钻孔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特开展了多层地基土中钻孔灌注桩现场静载荷试验研究。试验通过在桩身内部埋设钢筋应力计,研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多层地基土中钻孔灌注桩的荷载-沉降曲线特征和极限承载力大小,分析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展变化规律,为今后类似工程钻孔灌注桩的设计和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场载荷试验是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常用方法之一,基于现场试桩静载试验和桩身轴力测试试验,分析了后注浆超长灌注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量减小,且随荷载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超长灌注桩表现出摩擦桩特性,荷载-沉降曲线没有明显破坏点,其竖向荷载主要靠侧摩阻力进行传递;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非同步发挥并且相互影响。根据实测数据对计算单桩承载力的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系数进行修正,修正后为类似桩基础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沈晓梅  高飞 《建筑结构》2006,36(4):34-36,67
桩端后注浆是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软土地区某超高层建筑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试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通过对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以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桩端后注浆对基桩承载性状的影响情况,深入探讨了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后注浆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性状,并提出了单桩承载力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小直径钻孔灌注桩的一般特性、分析了日前设计计算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埋设测量元件的小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现场静载荷试验,探讨了竖向受荷时的桩荷载传递机制及刚性载荷板下的桩、上荷载分担情况。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远大于桩端阻力,桩土荷载分担比例随施加荷载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深厚软土地区的某个超高层建筑大直径钻孔桩静载试验,实测每级荷载作用下的桩身应力、桩顶沉降量及桩端沉降量等参数,分析了软土中持力层为卵石的超长桩的承载性状和荷载传递机理,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是个异步过程;桩侧摩阻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弱化现象;靠近桩端的桩侧摩阻力不仅有弱化现象,还有强化现象;桩端注浆效果越好的桩,单位体积承载力越大。为了充分发挥桩身下部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并减少桩侧阻力弱化现象,桩基设计时可适当提高桩身砼设计强度,增大桩身刚度,减少桩身压缩量,或者在持力层条件合适下采用桩底高压注浆技术。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广州开发区医院住院楼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静载试验及处理情况。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管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底学降和桩身变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大直径超长灌注桩荷载传递机理的自平衡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航道主墩(D13)基础采用直径2.8m、长120m的钻孔灌注桩。其中两根试桩采用四回路U形管压浆工艺进行桩端压浆,并在压浆前后分别应用自平衡测试法进行静载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采集整理,从荷载-沉降关系、桩侧摩阻力分布及其与桩土间相对位移关系、桩端阻力发挥等方面,分析了该类超长桩荷载传递机理的某些特征和承载特性。结果表明,桩端压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改善超长桩荷载传递性能,大幅提高该类桩承载性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深基础形式。为研究其竖向承载特性,在国内首次采用自平衡法对黄土地区某桥梁的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了现场静载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了地下连续墙基础的竖向承载力、侧摩阻力及端阻力的发挥特性。试验和分析结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群桩基础荷载传递特性的现场测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对试验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单桩和群桩、群桩中桩数(桩距)以及端承条件不同(纯摩擦与端承摩擦)等影响因素下,不同方案所得到的桩侧阻力、桩端阻力随荷载水平、位移变化的分布特点和发挥性状,讨论了北京地区群桩基础中桩土承台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削弱”和“增强”作用性状和作用机理,并由此归纳总结了北京地区群桩基础侧阻力、端阻力的分布特点和模式。成果不仅对北京地区群桩基础应力分布计算所需的参数提供了实测数据,同时也对其它地区的桩基设计和研究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孟续峰 《山西建筑》2009,35(36):121-122
根据静载荷试验原理,通过在桩身中埋置测量元器件来测定应力应变值,经过计算确定桩侧极限摩阻力qsik,并结合工程实例,对照工勘报告中提供的qsik,qpk,分析了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静载荷试验测定桩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在实际工作应用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fiber optic sensor (DFOS) technology to measure the strain of a continuous flight auger (CFA) test pile with a central reinforcement bar bundle, during a static load test carried out in London. Being distributed in nature, DFOS gives muc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ile performance a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point sensors, such as identifying cross-sectional irregularities or other anomalies. The strain profiles recorded along the depth of the piles from the DFO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pile deformation (contraction), shaft friction, and tip resistance under various loads. Based on this pile load test, a finite element (F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a one-dimensional nonlinear load-transfer model. Calibrated by the shaft friction and tip resistance derived from the monitored data, the FE model was able to simulate the pile and soil performance during the load testing with good accuracy. The effect of the reinforcement cage and central reinforcement bar bundle were investigat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addition of a reinforcement cage would reduce the pile settlement by up to 20%.  相似文献   

18.
徐新跃  徐策 《工业建筑》2005,35(Z1):497-500
结合现场嵌岩桩试桩资料,对嵌岩桩的竖向承载机理、嵌岩深度、端阻力、桩侧阻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嵌岩灌注桩的承载特性、荷载传递机理、不同桩长的桩在不同荷载水平下的受力性状及桩长压缩规律,得出对嵌岩灌注桩的设计、施工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