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椹又名桑枣、桑果、桑实、椹子、乌椹等,果肉多汁,滋味甘美,是水果中的珍品。桑椹中含有丰富的糖、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多种维量元素等,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保健功能。中医认为:桑椹味甘,性寒,具有生津止渴,补肝益肾,滋阴补血,明日安神,利关节,去风湿,解酒  相似文献   

2.
《中国保健食品》2008,(4):74-74
桑果学名桑椹,桑树果实.嫩时色青,味酸,成熟时紫黑、多汁,味道甘美.属深色水果.含有丰富的天然的紫色素,其主要功能特点:强肾、补肝、养阴、安神、益智,”可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二千多年前,  相似文献   

3.
桑果也称桑椹,是桑科植物桑的果实。桑果体形细小,呈球形,且密集成串。桑果肉质多汁,味道酸甜,可以鲜吃,也可加工成蜜饯、果汁等。晒干后的桑果可入药,有滋阴补血、补肝益肾、乌须发、治便秘等功效。笔者今以新鲜桑果为原料,烹制出几款菜肴,它们既是美食,也是食疗佳品。椒盐桑果原料:鲜桑果300克面粉30克干淀粉70克吉士粉50克泡打粉5克精炼油1000克(约耗50克)椒盐味碟1个制法:1、桑果去蒂洗净;面粉、干淀粉、吉士粉、泡打粉放入碗中和匀,加入清水及少许精炼油,调匀即成脆皮糊。2、净锅上火,注入精炼油…  相似文献   

4.
桑椹色素是从桑椹果实提取而得天然有色物质,具有多种功能,其作为天然色素在食品工业具有良好应用前景。该文简介桑椹色素组成及性质,并对桑椹色素提取工艺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桑椹     
《中国保健食品》2008,(5):73-73
桑椹,为桑科落叶乔术桑树上结的一种聚合果,又叫桑果,桑甚。 营养丰富的水果 桑椹,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上结的一种聚合果,又叫桑果、桑葚,嫩时色青,味酸;成熟时色紫红,质油润,味甜汁多,酸甜适口,队个大、肉厚、色紫黑、糖分足者为佳。  相似文献   

6.
桑椹,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桑椹又叫桑果,桑枣,桑果是一种极富营养价值的水果,也是国际上第三代水果的研究项目。品种风味众多,成熟的桑椹质油润,酸甜可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概述 桑椹,又名桑果,为聚花果,是开发功能性食品的药食两用原料。桑椹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黄酮类及多酚类等多种功能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防癌等功效。祖国医学认为,桑椹性味甘寒,人心、肝、肾经,有滋阴补血作用,能治疗阴虚精少、失眠等症,适量食用还可补肝益肾、促进胃液分泌、刺激肠蠕动及缓解燥热。  相似文献   

8.
桑椹又称桑枣、桑果,具有多重医用效果,与其相关的食药用产品受到了业界的广泛重视。为此,本文深入分析了桑椹的生理活性成分、药用价值及药理作用,并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以期为桑椹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桑椹酸甜爽口,营养丰富,享有“民间圣果”之美称。《本草纲目》记载:“桑果,味酸、甘。单食,止消渴,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饿,安魂定神,令人聪明,发黑不老……”,经现代科学分析,桑椹营养丰富,富含16种氨基酸、V_(B1)、V_(B2)、V_C、V_E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矿物质含量较高。专家验证,桑椹具有多种保健功能:1、增强身体免疫功能。2、促进造血红细胞的生长,能有效防止贫血。3、增强脾脏功能,可防止动脉及骨骼关节硬化。4、防止白细胞减少所引起的症状。特别是桑椹内含RES成分,可抑制体内癌细胞生长及血液细胞中栓塞的形成,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桑椹除作为水果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果汁、桑椹酒、果酱等多种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0.
桑椹花青素是从桑椹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天然色素,属黄酮类化合物,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该文对桑椹花青素的组成、生理作用、提取方法、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提高稳定性的方法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桑椹花青素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桑椹花青素及其他天然色素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为开发新型桑椹花青素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株桑椹果酒酵母的分离筛选及耐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源于成熟桑椹果实、桑叶以及桑果园的土壤的酵母进行筛选,以TTC显色法及产气初筛、大瓶复筛以及放大试验对菌株进行优选,得到一株优良的酵母菌株,发酵结果表明,该酵母菌起酵快,7d发酵即可产酒11.7%Vol。对其进行各种耐性测定,证明其能耐受高糖、高酒精度、高二氧化硫浓度,适合在桑椹果汁pH中进行正常产酒发酵,综合各种性能表明,该菌能取代葡萄酒酵母进行桑椹果酒的酿造。  相似文献   

12.
牵手南瓜汁 上等保健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椹,酸甜可口、营养上乘,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成了中国皇帝的御用补品。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视桑椹为防病、保健佳品。桑椹又名桑实、桑果,其味甘、性寒,具有生津止渴、乌须黑发、安神养心、滋阳补血、利关节、去风湿、解酒之功效。  相似文献   

13.
桑椹果酒酵母筛选及发酵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桑椹成熟果实、桑叶以及桑果园的土壤采样,进行桑椹果酒专用酵母的筛选,得到一株在性能上优于对照菌葡萄酒干酵母的酵母菌Y11。该菌起酵快,从第2天开始糖度大幅度下降,酒精度快速上升,发酵第4天酒精体积分数即可达到10%以上。发酵过程pH值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发酵结束后高级醇量符合要求。综合发酵性能及感官评定,表明该菌能代替葡萄酒干酵母用于桑椹果酒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桑椹,别名桑果、桑粒、桑实、桑枣等,是一种椭圆形小浆果,为“东方自然神木”——桑树的果实。它每年4~6月成熟,果肉饱含汁液,气清香,味甜酸,果色一般有乌、紫、白、红几种。桑椹既可生吃,也可榨汁饮,或晒干后制成干粉食,还可用来酿酒和制汽水、果酱、糖浆等,食之酸甜可口,风味别致。桑椹营养丰富,据分析,果肉含葡萄糖、果糖、多种维生素(A、B1、B2、C、PP)和矿物质(钙、磷、铁等),还有桑椹油、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鞣酸及果胶等成分。黑紫色桑椹中铁质及植物色素含量最丰富,故妇女产后或血虚体弱者尤宜食用。可见…  相似文献   

15.
桑椹为桑树的果穗,《素问》中称文武实。有些地区称桑枣、桑粒、桑果。四至七月成熟、我省气候温和,成熟期较早,在三月至五月已全部成熟,桑椹有乌色和白色两种。乌桑椹成熟后红紫色,由30~60个瘦果聚合在一起,成为穗状肉质果实,又有聚合果之称。桑椹果肉多汁,含有丰富的糖和萍果酸及各种维生素,吃起来酸甜适口,其营养和保健价值并不亚于其他水果。维生素和尼克酸含量都高于萍果许多倍。桑椹在祖国医学中,一向  相似文献   

16.
桑椹果酒专用酵母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成熟桑椹果实、桑叶以及桑果园土壤的酵母进行桑椹果酒专用酵母的筛选.以TTC显色法、产气初筛、大瓶复筛以及放大试验优选菌株,最终得到一株优良酵母菌株.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该酵母菌起酵快,发酵7d即可产酒11.7%(体积分数),能取代对照菌种进行桑椹果酒的发酵.通过形态观察、API生理生化试验、18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对该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到的酵母菌株呈椭球状,在产孢平板上有子囊孢子产生,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无假菌丝产生.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与酿酒酵母属的Saccharomyces sp.WW-W23最为接近,相似性达到97%,故命名为桑果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ang-guo).  相似文献   

17.
一株桑椹果酒酵母的分离筛选及耐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来源于成熟桑椹果实、桑叶以及桑果园的土壤的酵母进行筛选,以TTC显色法及产气初筛、大瓶复筛以及放大试验对菌株进行优选,得到一株优良的酵母菌株,发酵结果表明,该酵母菌起酵快,7 d发酵即可产酒11.7%Vol.对其进行各种耐性测定,证明其能耐受高糖、高酒精度、高二氧化硫浓度,适合在桑椹果汁pH中进行正常产酒发酵,综合各种性能表明,该菌能取代葡萄酒酵母进行桑椹果酒的酿造.  相似文献   

18.
桑果醋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桑椹果直接抽提汁液并加以浓缩制成桑椹浓缩汁,再配以醋液及蜂蜜等辅料,通过调配处理制得桑果醋。对其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配方,生产出的成品具有营养丰富、功能性好、风味独特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桑果汁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桑椹榨汁后的桑果浆为原料,经调配、均质、杀菌等处 理,研制桑果浑汁饮料,对桑果浑汁饮料的果浆含量、糖 酸比、稳定剂的选用、均质条件及杀菌条件对产品稳定性 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果浆含量35%,加糖 量12%,糖酸比40:1时桑果汁风味最佳;以0.10%黄原胶 与0.15%酸性CMC复合稳定剂对产品的稳定效果最好: 调配液在40℃下均质10min,可显著提高产品稳定性:采 用121℃,10s高温瞬时杀菌效果最好,对成品风味和稳定 性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以新鲜桑椹、番茄以及胡萝卜为原料生产多维复合低糖果酱的生产工艺和适宜配方。该多维复合低糖果酱内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均衡,风味独特,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